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

来源:UC论文网2019-04-25 10:45

摘要:

  【摘要】初中体育教育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交融了教师的情感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教育观念等各方面的元素。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创新、共同进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字】初中体育;情感品质;师生关系;教育观念转变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

  【摘要】初中体育教育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交融了教师的情感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教育观念等各方面的元素。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创新、共同进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字】初中体育;情感品质;师生关系;教育观念转变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因此,体育教学变得重要,对体育的教育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下面浅议一下初中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情感品质


  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可见,情感对于维系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有多么的重要。


  1、宽容品质。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的性质复杂多变,上课时学生又活泼好动,教师难于组织,学生犯纪律的时候,要求教师要宽容,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错误不直面抨击,也不应该加以指责,要冷静的对待学生。教师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友好相处的心理,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


  2、热爱之情。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可见,爱的情感在教育中显得很重要。首先,是教师对于体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互结合的,教师要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品质,能够对教育事业忧着执着的追求,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其次,是对于学生真挚的爱护。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感染力,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期待之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心中往往就会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本有能力完成的动作丧失信心,自认为做不下来,而不愿继续努力。这时候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是必要的,对于学生期待的眼神,会使得学生产生信心,教师的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4、愉悦之情。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思维敏捷,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语言丰富有情感。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权威,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里,聆听他们的心声,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一思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淳淳善诱,晓之以理,使学生真心佩服。从而与学生能更好的合作,共同进步。只有教师放得开,学生才能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与学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地位的不同,但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教育,,关心和爱护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够建立起信任,师生之间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在一种感情融洽、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总之,体育教师要注重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己,对学生,对教学,对工作都是有利的。


  三、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用运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尽量营造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氛围,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的快乐元素,选择快乐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不要把体育课上成训练课,而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在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上下工夫。


  2、认识观的转变。体育的功能具有很多因素,例如健身、医疗保健、健美、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它的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给学生注入社会知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等,让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3、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一般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能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而在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则不够重视,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受到思想素质教育,做到寓思想素质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搞好思想素质教育,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独运匠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受到教育。这便是体育课中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