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体育教学略谈

来源:UC论文网2019-04-28 10:51

摘要:

  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新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将初中(七、八、九年级)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这是对传统的初中体育的根本性变革。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们应如何上好体育课呢?  一、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相当大的作用。符合学生年龄...

  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新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将初中(七、八、九年级)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这是对传统的初中体育的根本性变革。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们应如何上好体育课呢?


  一、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相当大的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能每节棵都上球类这些内容。现代体育要求的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上着手。可以在一节课中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如,篮球与田径、足球与武术、学生熟悉的内容与新授内容、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合理搭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在情境创设上,要着力于体育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酝酿和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轻松学习情绪。要以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同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表扬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3、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因为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影响可以通过家访以及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提高家庭成员和学生自己对体育的认识,从而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方面着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育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早上或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生带到广场跑跑步,做一些游戏或打太极拳等一些强身健体的活动。营造好社会的体育氛围,努力把整个社会的体育氛围搞好。同时,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布置教学场地、器材,以安全、整洁、布置合理、有序的良好教学环境来迎接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途径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们要把握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利用高校学生的身心优势,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锻炼项目和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与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