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来源:UC论文网2019-04-30 09:30

摘要: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大多图文并茂、文质兼美,这对于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应该是浅显易懂、容易接受的。然而联系当前的教学现状,其情形却并不容乐观。表现为过分强调教师单纯说教,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这门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呢?  一、再现生活情境,激起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大多图文并茂、文质兼美,这对于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应该是浅显易懂、容易接受的。然而联系当前的教学现状,其情形却并不容乐观。表现为过分强调教师单纯说教,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这门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呢?


  一、再现生活情境,激起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非常重要。只有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的热情。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地球在哭泣”一课时,笔者和学生先理出了地球上由于人口过多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住房问题、资源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等等,之后顺势问学生:“就你身边看到或听到的事例中,哪些现象足以说明现在社会上还存在这些问题?”学生一听,问题和生活有了联系,于是跃跃欲试,纷纷讲述自己的发现。可笔者觉得这还不够,于是进一步启发诱导:“就环境治理这方面,你觉得这几年政府为整治大气污染出台了哪些举措?”问题一出,学生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了起来。有的说,光洒水车一天就出动好多辆;有的说,自从大气污染整治后,街上再也听不到鞭炮声了……可见,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节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设置多样化的情境表演


  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而且能轻易达到让学生明白事理的目的,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巧编童谣


  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较为适用。如,在教学完“假期安全真重要”后,笔者就出示了这样一首儿歌:“暑假过好每一天,安全第一挂嘴边。不下河,不遛弯,马路中间不能窜。不玩火,不玩电,不能用手触电扇。勤洗手,勤洗脸,预防疾病不传染。变质食物不能沾,冷饮不要吃太贪。电视不能超时看,保护视力是关键。”


  3.开展实践性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采访式。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回顾小学生活”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采访:假定今天就是你们毕业的日子,此时此刻面对记者的镜头,你最想对学校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这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变得宽松而活跃。


  (2)体验式。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感受诚信”一课时,在前几节课的铺垫下,学生已感受到了诚信的重要性。这节课笔者先是通过列表形式让学生说出在交往的人中谁是你最信任的人,要求说出具体的事例,然后反思自己的言行,检讨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诚信者。这样的形式,不仅拉近了现场感,使学生有话可说,而且在体验中提高了道德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


  (3)调查式。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家乡特产知多少”时,笔者先布置学生回家进行调查,很多同学在父母的帮助下都说到了他们家乡的特产,如“马儿坝的西瓜洪祥的蒜,海藏寺的大麻赛扣线”;还有地方名优小吃“三套车”等等。整堂课,学生们说得不亦乐乎,课堂不再是简单的教师传授。


  鲁洁教授说过:“道德存在于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