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德育教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UC论文网2019-04-30 10:27

摘要:

  素质教育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以全面培养、提高、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师应通过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教书育人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教...

  素质教育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以全面培养、提高、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师应通过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教书育人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教师要让学生接受是非观的教育。这个教育可以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中,让学生深深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将科学文化知识与实际结合运用等等。尤其对刚入校的新生,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如组织辩论会、演讲比赛、参观历史古迹等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每一点一滴小事,如食堂饭食浪费现象、乱扔白色垃圾、乱吐口香糖、乱涂乱画现象、上课睡觉、无度上网等现象,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勤俭节约;热爱学习、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生态平衡等。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生思维能力越强,认识事物就越深刻,越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播,更应重视如何把知识变为一种“生产力”,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因材施教,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提出符合发展的新观点、新理论;引导其超前、科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展现自己的空间,通过启发他们的思维来引导他们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正确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在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促进的德育课教学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升华。


  三、把握机会,适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力因素,更需要具备较好的非智力因素,而团队合作精神就是体现在与人合作中的协调与配合、集体的观念和荣誉感等。教师可以抓住一切机会,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准备,对学生及时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如一次春游活动、一次球类比赛、一场运动会等都是极好的题材。


  四、德育教师应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国企改革、经济调整等一系列的社会现实状况,使当今的学生形成了较狭隘的成才观、择业观、价值观,他们认为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才有光明的前途,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因而表现为意志消沉,做事循规蹈矩,没有创新;对他人、对集体漠不关心,造成性格孤僻,厌倦学习,思想脆弱,不求上进等心理障碍。德育教师应该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教师要训练学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力、辨别力;让他们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还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学习计划,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


  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关爱,填补他们远离家乡的亲情之爱,让他们在切身感受中接受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想成功地开展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更是任重而道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