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小学数学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来源:UC论文网2019-05-04 11:09

摘要:

  至今我也上了很多节公开课、示范课和比赛课,但我深知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上要有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数学思维的活动,可是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堂仍缺少这样的数学思维的活动,即使有些数学活动,也是只见“活动”不见“数学”的简单活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是数学思维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过程得不到...

  至今我也上了很多节公开课、示范课和比赛课,但我深知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上要有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数学思维的活动,可是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堂仍缺少这样的数学思维的活动,即使有些数学活动,也是只见“活动”不见“数学”的简单活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是数学思维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过程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样就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味”。


  回顾那么多节课,较成功的还是2009年参加马鞍山市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在当涂县实验学校多媒体教室上的《圆柱的认识》这一节课,因为那节课上出了浓浓的“数学味”。下面结合那节课谈一谈。


  导入新课阶段,我运用从教育资源上下载的课件入手,让学生先观察蛋糕、圆柱形茶叶筒,从而抽象出图形——圆柱,因为生活中没有圆柱,只有圆柱形的物体,认识它必从实物开始,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呈现课件、抽象成形的过程中,我把课件上原有的刺耳的刹车声、射击声等一一删除,以便让学生静静地观察,效果不错。由于是比赛课,上同一课题的另一位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但没删,反而将音量开得很大,我听都觉得震耳欲聋,可想而知学生能仔细观察吗?事后我也请教了一些资深老师,他们肯定了我的做法,因为观察是数学特有的思维活动之一,它是从整体与宏观上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去仔细看,这时如有干扰因素会影响活动的效果,就这样下去课堂看上去很“花”,可是离数学却越来越远了,倒有几分像配乐表演了。


  新课探究阶段,首先我拿出自己准备的二十多个八宝粥罐,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滚等环节来了解圆柱的组成,以及每个面的特点。我知道要上好这个环节让学生都有可供观察、操作与实验的圆柱实物十分必要,我想到了八宝粥罐。由于比赛课准备只有半天时间,教具要老师自己准备,由于找不到那么多八宝粥罐,饮料罐上下底又不便于操作,我就去超市买了两箱八宝粥回来,用盆倒下,才准备了那么多罐子,我们全家接连几天都吃的是八宝粥。在学生充分感知、形成初步印象时,让学生说圆柱有几个面,它们什么形状,是平面还是曲面。最后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借助课件进行小结加深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试想如果只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的眼睛随着老师的鼠标去认识这些知识,或许学生也能了解,可是这样就把学生实践操作的活动机会给剥夺了,这样的课看上去很省劲,其实与参观浏览无区别,谈不上印象深刻,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


  认识圆柱的组成后,我又引导学生探究圆柱的特征。先认识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再认识圆柱的高,最后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后的形状。认识两个底面时开始让学生去观察,接着问:猜猜看它们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努力验证猜想。数学课堂不反对猜想,但拒绝漫无目的的瞎猜。假如不观察就让学生猜,甚至出现分歧后举手表决,就有悖数学的本质了,变成了缺乏“数学味”的游戏了。认识高时学生沿侧面画出几条不同的高,通过测量发现相等,就得出结论,我并没有立即肯定,因为这只是不完全归纳,接着我启发:有没有其他的高了,它们也相等吗?稍后有学生思考后说,在圆柱的侧面像这样的高可画无数条,它们长度相等。学生的思维由不完全归纳变为了完全归纳,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我又启发:只有圆柱的侧面上有高吗,内部呢?学生沉默,小声讨论后汇报,学生的思维又由外及内,再次得到提升,从而知道上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且长度相等。这样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使这一环节饱含“数学味”。认识侧面展开的形状是我有次回归生活,从茶叶筒的商标纸出发,通过实验操作了解沿侧面的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高,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打下基础。同时顺势提问:如果沿侧面上的一条斜线剪开会是什么形状?问题抛出学生跃跃欲试,很快结果得到验证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练习巩固阶段,我结合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设计了练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从他们一张张满足的脸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成功,看到了以学生为本,朴实无华但充满“数学味”的课堂的生命力。


  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只有在课的内容上多动脑筋,充分为学生设计数学活动,让他们去观察,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而不应该注重形式上的花哨与课堂的热闹,这样才会教师教得真实,学生学得扎实,才会有朴实精彩的课堂。数学课上才能出现有别于其他学科,具有自身特点的“数学味”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还数学课堂的本真吧,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数学思考的方法。


  作者: 陈祥平(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丹阳中心学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