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初中作文教学六法

来源:UC论文网2019-05-05 10:42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作文这一环节的学习成了学生最为头疼也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初中语文教师有着非常大的责任,要把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提上来,必须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形成有效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确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写作是一个创作过程,学生写作亦如是。亲历过下水文的老师都知道,写作并非是将我们反复告诫过学生的文法、结构、技巧加以简单组合就可以...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作文这一环节的学习成了学生最为头疼也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初中语文教师有着非常大的责任,要把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提上来,必须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形成有效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确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写作是一个创作过程,学生写作亦如是。亲历过下水文的老师都知道,写作并非是将我们反复告诫过学生的文法、结构、技巧加以简单组合就可以的,究其根本,正如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一篇佳作的诞生必须是动之情,发于心,胸中涌动之后结出得硕果,叩动人的心弦,有可写之物,可抒之情,下笔才能洋洋洒洒,不至于举步维艰。让学生心动情动,继而有动笔的冲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应看到,初中生正处在懵懂与成熟交织的阶段,这个过程恰是一个人感性思维高度发达,并日臻走向理性的重要的过渡阶段,既有奇特又大胆的想象,同时又有略显幼稚的双眼感受到的生命、生活、美。所以根据这一特殊的背景,作文教学的宏观目标,我将其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真情抒写生命的乐章。二是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努力让其灵动的思绪飞扬,不断创新。这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一致,也与《课程标准》中对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的写作要求相一致。


  2.激发兴趣,解决不愿写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我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自愿写作文。


  2.1抓两头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学生和后进生两个方面,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对尖子生多下工夫、多指导,鼓励拔尖,用尖子生领路。对后进生,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多指导,鼓励进步,从而激起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


  2.2以发表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发表欲强的心理,认真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对优秀作文讲评之后就搞一个专栏刊登出来,还定期把学生作文编印成一个小册子让大家学习借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还把一些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媒体等。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或同学的作文获奖或发表,都非常高兴和激动,从而激发起了写好作文的兴趣。


  3.作文命题的策略。


  我认为布置好作文命题要做到:一是这个命题是符合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且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才会有话而说,才会写出真情实感来。二是作文应当提前布置,应当留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最好让学生去观察事物,步入大自然或走入社会去亲身体验。比如,让学生写《猫》,那么应当提前布置,让他们去观察猫,去了解猫,包括它的外形、习性、特点等,到写时才会得心应手。


  4.触动学生的心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作文实际上就是与自己“心”的交流,自己和他人思想情感的交流。它是运用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事表达出来,以此来满足交流的需要。传统的作文教学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个生命体,没有把他们投进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也没有让他们融入充满矛盾的社会。他们的脑海是灰色的,他们不会情思涌动,也不会诉诸笔端,他们把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写作当做苦不堪言的差使。作文若缺少了情感,即便镏金,终究是一具木乃伊。《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段文字明确指出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应时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挖掘其内心深处的真实世界,把触动心灵的情感激发出来。特级教师于永正上过一堂名为《考试》的作文课。课上,于老师先请同学谈谈对考试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接着于老师安排学生进行一场5分钟的考试。在考试前,老师强调考试时要细心,要认真。试卷共有9题,于老师故意把本次考试的有关说明放在后面:只做一、二题。结果只有一位学生看清。也正因为如此,同学们心灵受到震动,写出了精彩的文章。看来,要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并非难事,关键是触动他们的写作心灵,让他们有事可写,有情而抒。


  5.加强知识积累,丰富写作材料。


  我们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在正常的教学中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会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捕捉事物的特点,并做好记录,养成写随笔或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进而为自己写作积累素材。


  6.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倡导书写独特感受。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生有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才能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按照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7.作文批改要注重指导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技能、适当的表达方式。要指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材料、构思、列提纲、起草、提炼主题、文从字顺地表达、编辑修改、润色加工的过程中学会写作。”因此,用学生的作文进行具体的作文指导是批改作文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如果说作文评讲是对学生作文“面”上的引路,那么对某一学生作文的具体批改则是“点”上的辅导。两者虽然都不可偏废,但我更看重个体的作文批改,因为它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比如,我曾经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一路有你。有位学生作文中的“你”指“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文中从头到尾没有将“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你”挂起钩来,以致不知这“你”到底指什么?文中还举了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例子,这也未尝不可,但是没有能跟“信念”联系起来。以保尔·柯察金为例,因为远离主题,竟有点让人如堕五里雾中的感觉。像这样问题多多的文章仅仅靠面上的评讲是不可能具体详尽的,只有通过老师的精批细改(最好是面批)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纠正。一次作文,题目是:藏在心里的感动。有个学生写到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一个可歌可泣的事例,但写到心里感动的时候,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了。我在批改时这样作眉批:这里是文章的重点,前面的叙述只是铺垫,正好借前面的记叙写出你心里藏着的感动,应该抒情,可以议论,浓墨重彩才对。作者: 雷新梅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