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正文

学校管理初探

来源:UC论文网2019-05-14 09:16

摘要:

  近几年在和年轻人的交往中,有一个词汇――“纠结”,使用频率特别高。纠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清、道不白、但还放不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有没有纠结呢?比如在教师的管理中,制度和人性化孰重孰轻;在课堂教学中,求稳和求变如何能形成共识;在国家利益―提高公民素质和家长利益―升学之间,能否寻找到学校教育的快乐;在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和现实的安全高压威胁之间,到底怎样选择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没有哪种选择是绝对的...

  近几年在和年轻人的交往中,有一个词汇――“纠结”,使用频率特别高。纠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清、道不白、但还放不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有没有纠结呢?比如在教师的管理中,制度和人性化孰重孰轻;在课堂教学中,求稳和求变如何能形成共识;在国家利益―提高公民素质和家长利益―升学之间,能否寻找到学校教育的快乐;在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和现实的安全高压威胁之间,到底怎样选择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没有哪种选择是绝对的正确,也没有哪种选择是绝对的错误,做得好就是把矛盾的双方协调得好。所以,从实践视角下谈学校管理,我更想从三个角度去思考,基于问题解决我们需要研究什么?基于素质提高我们需要学习什么?基于学校追求卓越,我们的管理应该做什么?


  首先谈基于问题解决,我们需要研究什么?


  最近,我们社会上喜欢用“底线”。守住道德底线,不能再滑坡;坚守制度底线,不能再腐败。对学校管理来说,底线就是师生是安全的,教学是正常运行的,成绩是能说得过去的,这才能生存。否则就会安全不保,更何谈质量?


  守住底线很重要,但如果把守住底线作为追求的目标,那底线恐怕是守不住的。只有追求更高的定位,才能有机会保住底线;如果我们的目标就是底线,那我们就只能经常在底线下徘徊。纠结往往就在于我们想有所追求又怕付出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基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当然应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管理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问题有没有预警系统,有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有没有改进的措施方法。


  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伐木者应聘到一家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的木材厂,他很珍惜,下决心好好干。第一天,他砍了18棵树,得到了老板的表扬,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只砍了15棵。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只砍了10棵。他自觉惭愧向老板道歉,说自己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有功夫磨斧子!”其实,感觉砍树吃力的时候,就该想到去磨斧子。同样,当我们做教育管理觉得吃力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要充电,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学生难管,教师难当,交情难办,校长难干。磨斧子,就是去学习,主动地找方法。有一本书,谈到杰出父母时说只要做好三件事:1.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2.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3.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其实教育好孩子就是最有远见、最幸福、最成功的选择。我们要办好一所学校是不是也要做好三件事呢?1.和谐的干群关系、友善的师生关系;2.敬业、进取的工作作风;3.研究学习的群体状态。


  既然我们找到了办好一所学校的方向,那我们就应该研究怎样才能有好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怎样才能让教师有进取的动力,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靠经济,财力有限;靠制度,约束力有限。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靠文化的力量,靠内涵的发展。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已经非常严重,厌学已经成为成人社会厌世的前奏。199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回原处,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对我们的学校管理有什么启示呢?给学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最重要问题。当学生离开这所学校时,或者几十年后,还能寻找到在课堂、在校园的故事,这就是教育的成功。


  现在我们也常说名学校、名老师,怎样才能算得上名学校、名老师呢?一所名学校必须是具备1.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说在这个区域内大多数人知道;2.有一定的信誉度,所谓的升学率高,学生在这所学校有所收获;3.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是指在教育的行业里,无论是管理、课改,还是学校文化、课题研究工作都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这才算得上名校。也有人用学生和家长向往、社会和上级认可、同行和他人可学的三句话来说名校,也是非常贴切的。什么是名师?我看就是三高:1.学生评价高;2.同伴认可度高;3.社会知名度高。学生的评价是原点、是基础,离开了学生,离开了课堂,就会失去价值。


  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从心灵深处去思考。我们每天喊“以人为本”是不行的。有这样两个案例:有几个孩子上了公交车,各自主动地往投币机里放了一元钱,但车行了一段路,司机说:“每人需要2元钱,你们有一个人需要下车。无奈两个三年级的孩子下车往回走,满头大汗走了2个多小时,误了中午吃饭时间,让家长着急。


  一所学校的管理很严格,门卫要求外单位车辆和三轮车、小商贩的车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有一天,一位女同学的腿骨折了,父母蹬上三轮车送孩子上学。按制度要求车子不得进入校园,但被站在大门口的校长同意进入校园。


  这两个案例表现了不同的做事原则,前者的司机没弄明白制度是人设的,反过来也是要为人服务的;而后者校长的行为却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这是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


  今天,我们茶余饭后总是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指向制度,又把一切制度的问题都指向文化,而一切文化的问题又都指向宗教。怎么看呢?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而中国人进到庙里是为了贿赂。我私下做过调查,当人们默默地向神祈祷时,基本上是三种愿望,一是让儿女好,二是让自己升官,三是家里平安,你们说对不对?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不是说没有信仰的形式,而是缺少文化内涵,过于物质化。比如说尊师重教,我们是否会有这种感觉:大会上喊得重要,落实上并不重要;文件里写得重要,百姓的认识并不重要。尊师重教,就是每年教师节的时候开个大会,领导讲讲话,个别老师发发言,部分老师受表彰、全体职工发点钱吗?不是。尊师重教最需要的是文化的内涵,只有内涵才是最长久的。我小的时候,在农村老家,正月初一早上的第一锅饺子捞出来后谁先吃?先端一碗到自己家族的牌位前献一献,大家一起磕个头。大人会再让孩子端一碗饺子送到老师家里。这种形式能不尊师吗?不重教吗?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大学多了,大师少了;校园里的楼高了,教授的学术水平低了。还有一种说法:大学里,处长一礼堂,科长一操场。我们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来、潜下心来搞学术研究?一个社会,一旦追求过于功利的话,就会形成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我们学校附近有个大型国有企业,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省市领导到一些老劳模家里去送温暖。有一年我听到一个笑话,因为不愿意让上级领导爬四层楼,专门把一位七十多岁的劳模从四层临时搬到了一层,这样的“送温暖”就只有了形式,而没有了内涵,送温暖还有多大的意义?第二点:基于素质提高,我们需要学习什么?


  教育质量要提高,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现在很多老师把教学理解成讲课,因此,也就把“教”理解成“讲”,把“学”理解成“听讲”。何为教学?顾名思义,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什么呢?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美国埃德加?戴尔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初次学习两周以后,会因为不同的教学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他使用“学习金字塔”来说明,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听讲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讨论50%,实践75%,教授给他人90%。可以看出前四个是被动学习,后三个是主动学习。如果考虑教学效果,就必须采取主动学习方式,即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的方式进行学习。因为被动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一个学习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知,就没有感动,就没有感悟。


  要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自己看书,教师就必须先体验。体验就是学习。教师有先天的体验优势,如研究更专业,不像学生那样要学许多功课;所接触的资料更齐全、更系统,不想学生拥有的资料支离破碎;经济更宽裕,不像学生没有收入来源。教师需要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反思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我举一个例子,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上,有同学提问老师:蛛丝马迹是什么意思?老师回答:就是马蹄子走过的脚印。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过去有一种小昆虫叫灶马,喜欢到做饭的灶台上,走过的印迹像蜘蛛丝,所以叫蛛丝马迹,用来形容做过事情之后总会留有一些痕迹。还有一次,一位同学问老师,量词里为什么会有“一张”、“一头“……呢?这位老师的回答很简单,其实都一样。真正都一样吗?“张”表示的是平面展开的物体;“头”,与古代人把羊、牛、猪用于祭祀有关系,这是我们汉字造字的原因。作为老师不读书、不思考,没有低下头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就会出教学中的问题,出人的培养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达标课、公开课、示范课,有的学校还按着教师的年龄分为成长杯、敬业杯、升华杯。说到底就是让每个教师有机会展示自我,有机会与别人交流。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正确的态度。去年我们学校的教研室组织教师讲公开课,要求45周岁以下的参加,一位女老师找教研主任,说自己的身份证是45周岁以下,但户口本是45周岁,所以,就不用讲了。为什么不愿意让别人听自己的课呢?是缺乏底气、缺乏自信。你穿一件新衣服,是不是喜欢让别人欣赏一番、评论一番、赞美一番。一个教师的课堂好不好,不是封闭起来,不是自我感觉,而是要走向开放、走向学生,与同行平等交流,让实践去做出评判。不敢去亮出自己、不愿意与别人共同研究的课,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得上好课。


  今年的《读者》杂志上有一篇印度人写的文章,题目是《不阅读的中国人》。大概内容是他从巴黎到上海的航班上看到大多数西方人都在静静地看书,而中国人大多数在大声说话或者玩游戏。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常态生活习惯,可惜的是在社会的功利和浮躁下,很多老师已经难以静下心务实地读书。问问身边的老师读过几本经典书籍,读过几本教育理论书籍,恐怕连我们做教育的都很吃惊。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就会拿着课文讲,就会在学生的作文上写个“阅”字,改几个字词句,你很难看见他写的东西。东汉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强调优秀的人不羡慕浮华,不徒其表;有修养的人注重实际,崇尚实干。对教师来说,务实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西方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从今天开始,每个人每天尽量地把胳膊前后甩300下”,并问:“大家能做到吗?”当时学生们都笑了,认为“这么简单的要求,都能做到。”一年后,苏格拉底问这件事,全班只有柏拉图一人坚持做到了。陶行知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


  “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爱学、善学的老师才能影响和培养出勤学、懂学的学生。


  对老师来说,读书的积极作用怎么强调也不过分。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国家图书馆并发表讲话,他说:“读书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2012年11月9日的《解放日报》刊登了于丹一篇论读书的文章,她认为读书要读心:“当一切的阅读和修养归于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就同时拥有了整个世界。”如果我们的教师能用这样的态度看待阅读,就会更加坦然、自信。成尚荣先生说过:“教育阅读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节律和精神高地。”阅读能使教师摆脱生命的漩涡,唤醒并开发内心生长的力量;阅读使教师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决定着他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真诚、深刻和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书籍的润泽下,教师才能真正地拓宽视野,厚实底气,提升素养,才会有灵动的课堂。


  第三、基于追求学校卓越,我们的管理应该做什么?


  学校管理说到底就是让与学校相关的资源和所有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释放正能量。校长必须敏锐地发现“发展的窗口”,通过发展课改,强化管理,打造特色等方式,或“错位发展”,或“弯道超越”,或“项目突破”而异军突起。在谈到追求卓越,走创新发展之路时,胡金波厅长说到:“时刻不忘,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是自己的第一要务;时刻不忘,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卓越、社会公认’的名校是自己的第一追求。”由此可见,校长应当在做优质量、做响品牌、做好文化上下功夫,在管理上形成自己超前的思维、独特的思路,要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要善于利用内部、外部的优势适时变革,做敢试先行的探索者,要用好“四官”,多用眼去看,拓宽视野;多用耳去听,在不同声音中选择出悦耳的东西;多用心去想,让每一项决策都符合规律;多用嘴去说,讲什么话,对谁讲话,怎么讲话,把握有度。


  有一篇文章描述学校管理时,用了三句话:着力“走得对”,努力“走得快”,给力“走得稳”。我想,着力“走得对”,就是要把握好方向,在选择路径时要有顶层的设计,也要有底层的基础,做到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才能使弱校、边缘校由“边缘”变“前沿”,由“后卫”变“前锋”,由“跟跑”变“领跑”。努力“走得快”,就是选择最好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真正办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给力“走得稳”,就是要不断地寻求“不一样的精彩”,脚踏实地地做好教育的每一件事情。《90%的玄机》告诉我们:5个90%相乘等于59%。这要求执行过程不能打折扣,唯有每个环节都优秀,才能做到整体优。


  在教师管理中,有一个词叫“职业怠倦”,意思是说教书时间长了会停滞不前、不思进取、教艺退化。这使我想到“第二曲线理论”,管理学理论认为,组织像生命有机体一样,存在生命周期,并呈现为一条曲线――诞生,成长,成熟,经历摇摆之后必然也会走向衰退,这被称为曲线逻辑。英国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提出“第二曲线理论”:当不断地追求效率却变得越来越没有效率的时候,持续地按一种路径“追求卓越”的曲线,恰恰是一条“追求平庸”的曲线。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有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在于第一条曲线下行之前开始一条新的增长曲线。“第二曲线理论”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策略应对,教师发展这条曲线同样有起始期、成长期、下滑期、衰落期。要摆脱组织的生命周期,要避免所有故事的共同结局,必须留意这条曲线是否快到顶点,在开始下滑之前适时地转向,努力延续一条新的成长曲线。这样,才能使不同状态的教师都得到发展。


  从实践的视角看学校管理更要注重实践性,因为“怎么做”比“说什么”重要。问题的解决和素质的提高是追求卓越的基础。习近平最近提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教育实践这块土地上我们理应成为守土的优秀之人。什么是优秀的人?我认为,思考+感悟+行动=优秀的人。愿优秀的团队创造出优秀的业绩。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