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正文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来源:UC论文网2019-05-14 10:42

摘要: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就积累将来获得职业成功所必备的素质和思维方式等,帮助获得职业成功。本文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客观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遵循的原则和教学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职业成功;人才培养方案;质性研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以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往往基于岗位需求...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就积累将来获得职业成功所必备的素质和思维方式等,帮助获得职业成功。本文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客观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遵循的原则和教学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职业成功;人才培养方案;质性研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以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往往基于岗位需求和岗位分析,一般的做法是,确定专业在企业中的典型工作岗位,明确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归纳出工作领域,再结合工作领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方法强调了各个岗位所需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获得职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制约了学生就业后实现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从助推学生获得职业成功这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去审视、分析并构建培养方案,就可以弥补原来的培养方案设计在这方面的不足。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就积累将来获得职业成功所必备的素质和思维方式等,帮助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生涯中快速识别并把握机会,打通职业上升通道,获得职业成功。


  一、文献回顾


  Judgeetal.(1995)从主体评价的角度,将职业成功分为主观成功与客观成功两种类型。Hall&Chandler(2005)把主观成功看成是个体对其职业的理解和评价。周文霞(2008)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提出了职业成功的三维模型:外部报酬、内在满足及和谐平衡,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职业成功观问卷。关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韩肃、周洁(2013)提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主要包括以注重社会需求和行业企业就业工作岗位为导向,分解人才培养内容,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姜义平(2012)从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出发,提出将加盟创业项目贯穿于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全过程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流程。施玉梅(2012)也从创业角度出发研究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以上研究的着力点均着力于人才的适用性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够,而本研究则主要从学生职业成功的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质性研究过程和指标构建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将实地调查和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开放编码,将记录中重复性较高的加以关注,对不相关的行为删除,形成初步的开放编码。然后将相关行为归入一个类别,形成开放编码,通过对不同类别之间直接关系的理解,把各个类别关联起来,初步形成相关命题。然后继续分析资料,寻找其他的分类,结束后缩减分类,将可以合并为高一级分类的进行合并,形成更高一级的构念,经过这个阶段的研究,归纳出10个主轴编码。质性研究的结果表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的过程中,职业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身心素质,这两者都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做好并且有所发展的基本保证。在运营、营销、人员管理和信息管理各项专业能力中,人员管理的能力相对较为重要,信息管理在这个信息时代中的作用也凸显了出来,尤其是当下的大数据时代中,数据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的员工的职业生涯。同时,相对于各项专业能力,被调查者认为通用职业能力在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的过程中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超过了任何一项专业能力。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具体到课程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设计上提出如下建议:


  1.专业和通用基础课程为起点:这些课程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也有助于学生身体、心理、修养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起到基础作用,能够保证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学习和理解更多的知识。


  2.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推进专业领域认识深度:这些课程的内容都集中在专业领域,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容量、提高专业素养,进而也决定了学生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领域将来的认识深度和高度和在行业内的职业发展前景。


  3.通过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提高专业素养和文化、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专业之外的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4.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支撑技能培养:在这个体系的安排上,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刚入学时,安排社会认识实习或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个行业的基本运作特点、分工体系和布局等专业特点,获得的这种感性的认识培养对专业的基本认知并建立起专业概念。中年级阶段,针对某项专业能力而展开的纯实训的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高年级阶段,通过顶岗实习来深化前面阶段的学习成果。最后,通过毕业设计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企业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一个自主的再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对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的训练将使学生的素质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郑琳(1975-),女,汉族,山东济南,济南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