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正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探讨

来源:UC论文网2019-08-27 08:19

摘要: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大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门课程存在着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类型和形式陈旧以及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主要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面向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探讨分层次、分类型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运用的意义,尝试构造广东海洋大学该门课程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大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门课程存在着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类型和形式陈旧以及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主要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面向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探讨分层次、分类型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运用的意义,尝试构造广东海洋大学该门课程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分层次、分类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6-0067-02


  “形势与政策”课是教育部要求大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面向大学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课程。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是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和学习领悟党与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途径,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平台。目前,“形势与政策”课中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面对新时代教学的发展对该课程在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方面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广东海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广东海洋大学必修课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其自身特点,目前该课程主要通过开卷考试或者论文提交形式进行考核,从而造成学生考试压力不大重视程度下降,甚至出现抄袭的情况,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教育部下文的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因各个高校自身情況设置模式有很大不同,有些归口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些归口教务处甚至下放到各个院系管理,这就造成交叉管理从而造成职责分工的混乱;在教材方面由于没有统一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基本理论和教学要点没有明确规定,从而造成传授过程和教学内容不一致;在教师队伍方面,由于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压力较大,思政课专业教师远远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目前大部分院校由辅导员等教师兼任上课,在教学时就存在教学水平不一,教学目标和内容随意等问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由于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少自己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达不到课程预期效果。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认知方式和自我价值更独立,当传授内容和自己的判断不一致时往往会存在质疑和不接受等情况,从而会出现学不学都一样,考不好也无所谓等厌学情绪,甚至出现旷课等情况,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不坚定的普遍现象,从而使“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大大降低[1]。


  二、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的含义和必要性


  学习动机理论认为,要更加重视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分层次、分类型教学主要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素质和层次进行分类和教育,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进行区分,同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把学习看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2]。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立足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按照年级、专业制定教学目标,有助于让学生充分理解“形式与政策”课的专题内容,增强学生对社会、世界、生活的关注有利于学生发挥自我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和思考能力;有利于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积极调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真正做到广东海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因材施教”,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形势与政策”课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对策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型教学


  要根据大学生专业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不同、知识基础的不同、智力和非智力特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展差异化教学。为实现广东海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对全校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海洋大学本科学生从纵向角度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也不相同。农林类的学生,对于涉及农林方面的形势与政策的专题更感兴趣;文科类学生对理论性的方针政策、国际关系等感兴趣;理工类学生,可能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某一领域比较感兴趣;艺体类学生,更喜欢在实践中理解形式与政策。这几类学生大一到大四知识水平和理解力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学校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形式与政策”课的安排上,分层次、分类型考虑到学生的特点[3]。将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的学生相结合,将教学目标与不同年级的学生相结合,使大学生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肩负国家的使命和自身的职责。


  (二)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要体现分类型、分层次教学的特色,首先由任课教师的授课特点和授课质量以及讲授方法等方面决定。艺体类的学生有的比较活泼不喜欢非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擅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激情,表达能力以及教态较好,具有感染力。同时,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精心备课,组织学生通过相关的艺术体育知识或者通过表演、演讲、故事会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理解专题,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专题学会思考,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增强专题效果。给理工科类的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要求任课教师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政治理论素养过硬,知识储备丰富,授课知识点要清晰,任课教师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在讲课过程中,结合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数据等联系学生专业知识深入讲解专题内容。大一到大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专题内容,切实讲好这门课程。而文科生思维发散,对文科类知识易于理解善于变通及思考,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最好有本专业的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前瞻性思维,最好选派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识渊博的专家,或者相关专业且会上课、上课好的辅导员,给学生上课。授课过程中,教师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调查报告等形式,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形势与政策各个专题有自己的客观看法[4]。(三)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分层次、分类型实践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从内容深浅要求来设计,应该有基本目标、中等目标、较高目标,还应有记忆目标、理解目标、运用目标。其实每一类具体目标对于不同类别、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基本目标,一般来说是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文科类与理工科类就应该有区别,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后,再设计相应的差异化教学内容。差异化教学主要目的是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目前最新的教学理念的共同倾向是在教学方法的作用下教学生自主学习。虽然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摸索出自己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体系,但是在面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强调个性时,一类学生教法的共性特征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文科学生可以多使用讲授法、讨论法,因为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理工科学生可以多使用分析法和案例法,因为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抽象理论;对于艺术类、体育类的学生,可能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更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5]。关于考核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卷面成绩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改变,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掌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评价应注重多元化尤其是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强调评价对象在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理解中的作用。此外,提倡对学生评价面向未来,重视对评价对象的尊重,深化和发展形成教学评价。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将知识、能力和质量评价统一起来。


  “形势与政策”课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的探索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同時,“形势与政策”课分层次、分类型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分类教学对象,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何分层次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差异教学,以及差异化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分级、分层差异化等方面的支撑体系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