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国医学史课程讨论式教学法初探

来源:UC论文网2020-06-17 17:36

摘要:

  摘要: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题目,认真指导,发挥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对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国医学史;课堂讨论法;教学法;中医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8.06.018...

  摘要: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题目,认真指导,发挥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对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国医学史;课堂讨论法;教学法;中医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8.06.018


  中圖分类号:R-09;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6-0062-03


  中国医学史是我国医学院校中较早开设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研究对象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教学对象主要是医学专业的一年级新生,教学目的以引导学生入门、使学生了解中医药学发展历史及规律、启发学生掌握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医的情感为主。


  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上,中国医学史课程授课课时都相对较少,一学期大多是36学时,甚至有的院校仅为18学时,而需要讲述的内容却包含中华五千年医学发展历史,知识量大、知识点多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的矛盾在这门课程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果仍沿用传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7-JKGHYB-0077)


  作者简介:田艳霞,E-mail:Tyx730@126.com


  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面面俱到,泛泛而论,蜻蜓点水,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达不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河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史文献教研室将讨论式教学法引入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中,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1.1讨论题目的设定


  题目的设定对讨论课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研室教师在学期初集体备课时,即从教材中拟定出本学期所要讨论的题目。题目设计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因材施论。中国医学史课程讨论课的题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脱离教材,不能偏离主题,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讨论更好地理解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其次,引起思考。讨论课题目和普通课堂提问的问题不同,课堂提问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讨论课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深入学习。因此,并不是所有书本上的知识点都适宜采用讨论的方式,更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题目的设计要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进一步研究。第三,难易适度。课堂讨论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过程,如果题目过于浅显,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反之,如果题目设计过分高深,脱离学生实际水平,也会使他们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同样失去了讨论的意义[1]。因此在设计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最好论题能处于学生思维的敏感区,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一探究竟的动力和兴趣。


  1.2讨论方式


  我校中国医学史课程一般是大班授课,每班学生多在百人以上,因此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班级,首先要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便讨论课具体实施。然后由教师指定或小组成员选举出一位组长负责小组事务,比如组内协调管理和组织课下学习、搜集资料、课下讨论等。讨论课具体包括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分组辩论)、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或PPT展示)、教师总结4个过程。正式讨论之前,以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论点。我校将讨论式教学分为课堂外和课堂上2种形式,根据所要讨论的主题及学期时间安排,有些讨论题目可以放在课堂之外进行。如第一章“多种医学起源论”就采用了课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学生课外检索文献、查找资料、讨论、思考、探索、争议、辨析、总结,他们通过运用第一章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比较和辨析中,对此论题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也有继续探索的动力。学生带着问题去准备,带着论点进课堂。最终是课上展示环节,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课堂讨论又分为讨论和辩论2种形式,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如“为何中医药理论体系会在秦汉时期初步形成”等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而一些具有争辩性的论题,如“近代中西医发展之路”“如何认识中医科学性”等则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讨论式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分时段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适当引导和答疑解惑,课堂辩论则在最后由教师点评分析。在讨论中问题更清楚,在争辩中理解更明晰,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又可培养学生批判分析、辨证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讨论式教学法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可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讨论课需要学生提前准备,课下收集、总结资料,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中国医学史课程在大多数院校都属于考查课,所以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重视和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其次,大班讨论时,每次学生代表发言都相对集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没有广泛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导致讨论课的教学作用显现不出来。第三,学生思维高度集中,讨论时表面热烈,实际上教学重点、难点不易突出,出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现象。最后,课堂讨论时间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会出现或时间富裕、或时间紧张的情况[2]。由此可见,讨论式教学法并不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认真指导,对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3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讨论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将“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课程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主动探索,深入研究。因此,不能因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3]。


  首先,教师对课堂讨论教学效果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时引导,掌握课堂节奏,使讨论内容详略得当,避免学生在枝节问题上耗费过多时间,督促学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选择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点,耐心引导,要客观公正地评析学生认知上的偏差和矛盾,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辨析,得出正确结论,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难点重点。在争论辨析的时候,教师的指导作用关键是从学生争论的问题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其次,教师对课堂讨论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仁智。在讨论过程中,既要有集中性和方向性,又要有发散性和探究性,力求开发学生的思辨和创造力。教师则要提升讨论主题的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强化教学重点、难点[4]。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目的。


  4小結


  在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论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成为探索问题的主体,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批判和创新精神,进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