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丝路文化研究与教学设计

来源:UC论文网2020-07-27 08:28

摘要:

  【摘要】一带一路开展以来,沿线各国对丝路文化越来越认同,丝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學丝路学院留学生学习丝路文化的信息收集、归纳、整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丝路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哪些,丝路文化教学设计等问题,进一步传播丝路文化。  【关键词】丝路文化;一带一路;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引言  (1)研究背景。一带一路开展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积极推广丝路文化已成为其传播的重要抓手...

  【摘要】一带一路开展以来,沿线各国对丝路文化越来越认同,丝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學丝路学院留学生学习丝路文化的信息收集、归纳、整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丝路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哪些,丝路文化教学设计等问题,进一步传播丝路文化。


  【关键词】丝路文化;一带一路;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引言


  (1)研究背景。一带一路开展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积极推广丝路文化已成为其传播的重要抓手。丝路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因此对丝路文化的研究会为丝路文化提出更完善的传播方案,促进丝路文化走进沿线各个国家。


  (2)研究意义。本文将文化传播同教学设计进行了结合,可以为留学生带来更加全方位的教学。将目光锁定在丝路文化上,为留学生带去更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教学。


  (3)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①研究内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丝路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传播丝路文化内涵?通过对丝路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关系的探讨,不断加深对外汉语教师对丝路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②研究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汉语本体知识教学和丝路文化教学如何融合的问题,力图让汉语学习者在习得的同时,加深对丝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传播丝路文化。③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法:将文化、传播、教学三者相结合,涉及教育学、传播学、以及经济学相关知识。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丝路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获取最直接有效的信息,为研究结论提供实证资料。


  (4)研究现状。关于丝路文化,前人做了很多研究。如邓雅娜、黄晓颖(2018)提出要树立合作、开放的思想观念,如开展对外汉语留学教育等。南楠(2018)提出有关课程设置的问题,汉语课应分班教学,文化课应侧重实践,在文化课程中多开展文化活动,如太极拳,使学生参与中国文化,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陆俭明(2016)提出,要让语言为“一带一路”建设铺路搭桥,“一带一路”汉语教学要重视商务语言教学,将培养商务汉语人才作为沿线各国语言教学的目标之一。李欣在(2017)提出,汉语传播的关键在于汉语人才的培养,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汉语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独特性,既要满足“一带一路”战略需求,又要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符合汉语习得的科学规律。黄方方(2017)提出汉语教育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获得语言能力,更应该通过学习汉语而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进而促进所在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减少误会,避免冲突,和谐共融。


  从以往专注于商务汉语人才的培养到今天“汉语+”教学理念的转变,“一带一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逐步走向完善。但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多侧重于丝路文化教学的意义,并未提出一个完善可行的教学设计。本论文将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丝路文化教学设计,试探“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汉语课堂语言文化教学的最佳融合点,从而让学生理解丝路文化,传播丝路文化,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长足发展。


  1.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丝路文化传播


  1.1一带一路


  (1)一带一路背景。“一带一路”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需要语言的推动,要实现语言相通,这对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来说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


  (2)一带一路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如火如荼的开展下,汉语也从国门推了全世界。许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起了合作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在2018年9月迎来了第一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1.2丝路文化


  (1)古丝绸之路及跨文化交流。①古丝绸之路。自唐朝与西域交往以来,古丝绸之路至今已经有近2000年历史,是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交往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促进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趋于稳定的重要出口。②跨文化交流形式。古代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方式是一系列因素和条件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即使节、宗教活动、商贸活动、民族交流、书籍等。如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喜爱汗血宝马,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寻求良马。


  (2)新丝路文化传播.①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月刊《丝绸》上。直到2000年1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名为《新丝绸之路”写辉煌》的新闻,该术语才进入学术研究领域。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之后,丝路申遗也顺利推进,新丝绸之路的文化意涵开始被人们所重视。②传播渠道。在传播和发展丝绸之路文化过程中,高效合理地运用新媒体开发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应用的客户端,使大众更加了解丝绸之路。


  2.丝路文化传播调查与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为例


  2.1丝路学院概况


  2018年5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约近100名硕士留学生入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


  2.2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问卷调查问题设置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且提供英文的翻译,并根据结果和外国留学生进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8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73份。


  2.3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在有效的73份问卷里,包括女性28人、男性45人。有43位法国留学生、3位印尼留学生、2位土耳其、加纳和俄罗斯留学生,其他都是一些来自丝路沿线国家的学生。调查问卷的对象汉语水平不均匀,且低水平的人数占绝大比例,39.7%的人是零基础的学生,35.6%的人HSK1级,HSK2级到HSK3级,HSK4级到5级的人数各有9人,5级的有2人。平均年龄在24岁,大部分学习了三个月左右的汉语,还有5位留学生学习了三年,学习年份最长的是八年,总的来说,大部分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都不很长,因此基础可能不是很扎实。


  68.29%的学生对丝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100%的留学生对于学习丝路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关于在课堂上学习丝路文化,45.21%的人选择“教过一点”,28.77%的人认为“很少”,说明丝路学院目前的教学涉及部分丝路文化的知识。在课堂上介绍过的丝路文化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是儒家思想,高达68.49%,其次是丝绸47.95%,依次往下是茶文化和佛像,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上课的教学内容还是文化活动中,儒家思想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有一位留学生还补充到,在课堂上时间过短,老师无法告诉学生许多详细的东西,仅仅在讲座上提到过海上丝绸之路。关于熟悉度,并列排行第一的是“郑和下西洋”和“嘉峪关长城”,其次是“马可波罗游记”,这类的丝路文化都有共同的一个特点:知名度高。“郑和下西洋”和“马克波罗游记”都是历史悠久的最具中西交流代表型的故事,“嘉峪关长城”也是中国的著名建筑更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点。


  43.86%的留学生认为课上学习丝路文化对汉语学习是有帮助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留学生认为帮助不大,但丝路文化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不提高对丝路文化的重视,可能无法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理解。


  在学习方式上,大部分留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课堂学习,46.58%的人选择了和朋友一起学习,其次43.84%的人选择了课外培训,依次往下是网络和自学以及无所谓。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的留学生大部分汉语水平都不是很高,并且对于丝路文化的了解都不够多,但对学习丝路文化有着一定的热情和兴趣,认为课堂上缺少一定的丝路文化的教学,希望课堂型和讨论型的教学,喜欢系统型且合作型的学习方式。


  (2)个别访谈结果分析。访谈对象A基本情况:男生,来自法国,学习汉语3年,HSK4级


  该留学生表示,在来中国前已经了解一部分丝路文化,比如“郑和下西洋”。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丝路文化的内容较少,主要学习过“茶文化”等,希望能在中国汉语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相关丝路文化知识。


  访谈对象B基本情况:男生,28岁,HSK3级,来自哥斯达黎加,


  他表示,来华之前对丝路文化有了解,但是知道得并不多,如丝绸、航海家哥伦布和马可波罗游记。课堂学习主要以国家政治、国际关系、交通等话题为主,此外还有小部分涉及孔子和儒家思想文化的知识。因此,他表示不清楚一些相关的丝路文化的概念和内容,希望今后能够多多了解。


  访谈对象C基本情况:女生,HSK1级,来自非洲加纳,学习汉语7个月。


  她表示,了解一些丝路文化对学习汉语有很大帮助。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建立一个丝路文化俱乐部,探讨丝路文化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意义。


  访谈对象D基本情况:男生,30岁,来自伊朗,学习汉语7个月。


  他提到,对丝路文化仅限于制作瓷器,伊朗受到丝路文化的影响较小,学习汉语比较困难。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提供双语字幕,和课堂教材进行配套讲解,这将会受到留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访谈发现,课堂上涉及丝路文化的知识较少,仅有很少留学生部分了解相关历史故事。他们对丝路文化知识很感兴趣,也愿意多学习了解一些。不仅是在课堂上,也愿意在课下学习,如小组学习、朋友讨论、看纪录片等,也有留学生提出可行性建议,如建立丝路文化汉语角、丝路文化讲座和俱乐部等。


  (3)留学生对丝路文化的评价与需求。研究发现,大部分留学生认为,了解丝路文化对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汉语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并展现极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一部分留学生认为,学习丝路文化对汉语学习帮助的作用有限,这也说明了由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尚处于一个较为的薄弱环节,部分留学生并未充分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关“丝路文化”学习更多的是从兴趣角度教学,从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未深刻探索其后内涵。留学生在对“丝路文化”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尚未意识到文化学习与语言技能学习、交际能力培养的正确关系,这也使树立学生对丝路文化学习的正确态度,清楚认识到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们日后教学任务之一。不少留学生表示,对目前丝路学院对外汉语课堂的文化教学满意度一般,希望适当增加国内对外汉语课堂文化教学的比例。


  总的来说,大部分留学生认为“丝路文化”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有一定的幫助,在汉语教学课程中进行相关“丝路文化”教学有一定的必要性。留学生更倾向于以开展课外知识培训和拓展或者成立丝路文化俱乐部,来作为了解丝路文化的重要途径。


  3.关于丝路文化传播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3.1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从业人员丝路文化传播能力


  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汉语教学中,如何对丝路文化进行有效教学,可以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从业人员丝路文化传播能力入手。过去的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汉语本体知识的教学和教学方式的学习,而现在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播文化,也需要纳入学习的重点范围。


  3.2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内容


  留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和“马可波罗游记”很感兴趣,可设计有关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教学,如话题式教学,从“丝路”的取名缘起,即起源于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探究其出游背后值得铭记和传承的“丝路精神”,可以使用专题讲座的方式,让学生选择性加入到了解丝路文化的行列中,还可以从路线和交流的物品上,进行教学展示,展示一些物品的流传,如出使路线图。


  3.3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和《汉语桥》等传媒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丝路文化传播也可以借鉴现有的文化传播经验,做好丝路文化传播,也可将视频链接到专门介绍丝路文化的书籍中,突出丝路文化因素,让留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学习丝路文化。


  3.4开展课外文化实践活动


  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中华文化。大到文化展览、传统文艺演出等,小到手工制品,如剪纸、绘画脸谱。可以组织汉语文化角、太极、功夫演出、古代经典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剧场表演等,也可以适当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周,诵读经典、背诵古诗词比赛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