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模式

来源:UC论文网2020-08-05 09:03

摘要:

  鼓励探索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1],是当今我国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传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2],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强,但涵盖教学内容繁多,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再加上学时有限,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

  鼓励探索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1],是当今我国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传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2],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强,但涵盖教学内容繁多,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再加上学时有限,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强调基础课程整合和与临床课程之间衔接[3]。本课题组对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4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现状调研分析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以高职护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4]。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高职护理2016级1.3班2个班和2017级1.3班2个班级作为实验教改班,2016级2.4班2个班和2017级2.4班2个班级作为传统教学对照班。其中实验班248人,对照班237人。高职护理班学生来源大多数为高中毕业生,文化课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但是没有医学基础,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实验班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1.2研究方法


  1.2.1基础医学课程理论课内容整合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贴近临床护理需求,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基础医学课程理论课课程内容整合:(1)注重4门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将大体结构、微细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机融为一体,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的原则[5],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正常与异常相结合。组织编写适合护理专业的自编教材《基础医学概论》,供实验班学生使用;(2)注重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与临床课内容的衔接,满足后续课程的“必需、够用”。突出临床护理需求的前提下,增删部分教学内容。提炼和整理出适合护理专业的、与临床护理需求密切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内容。


  1.2.2基础医学课程实验课内容整合在理论课内容整合的基础上,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主线进行整合。以护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删减与护理专业关系较小的实验内容;整合学科之间相互承接的实验内容;根据临床护理需要创新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综合实验技能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编写配套实验指导。


  2结果


  根据本课题设计,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课程改革成效问卷调查分析。发放问卷248份,收回248份。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2.1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结果显示(图1),认为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更好的学生占53.2%(132人),比认可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46.8%(116人)略多,但并不占绝对优势。说明新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完善,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时间去适应。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和传统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由于高职护理班学生没有医学基础,4门基础医学课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学习难度较大,这也是部分学生不认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原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期望进一步探讨一种“二者结合教学模式”,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独立学习完各科基础医学课程之后,再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整合的适合护理专业的自编教材《基础医学概论》,让学生进一步把这4科基础医学课程知识系统化。即不增加学习难度,又实现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pagenumber_ebook=89,pagenumber_book=417


  图1学生对教学模式认可度


  2.2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最大亮点


  结果显示(图2),51%的学生(126人)认为实验课内容整合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实验教学是医学基础课程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职护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方式,强化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将这4门基础医学中形态学和机能学实践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加强与临床课程及临床护理实践的联系。增删部分实验课教学内容,满足后续课程及临床需求的“必需、够用”。


  pagenumber_ebook=89,pagenumber_book=417


  图2课程整合模式教学改革的亮点


  2.3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学习难度


  结果显示(图3),只有34%的学生认为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学习难度适中。分析其原因,认为课程整合模式学习难度大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医学基础,“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更偏重于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感觉学习难度加大。这也为本次教改提供了新的突破点。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为其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pagenumber_ebook=89,pagenumber_book=417


  图32种教学模式的难易度


  2.4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与临床学科的衔接


  由问卷调查分析可知,95%(236人)的学生认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与临床学科衔接更好。这4门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有机重组,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开展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内容整合,注重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内容的衔接,将多学科内容的知识综合运用,为学习临床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2.5学生对本次课程改革的认可


  经统计分析,79.4%(197人)的学生认为课程整合教学模式适合现有的学习基础。通过课程整合,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进而去分析、解决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说明本次教改基本达到课题组设计的预期目的。


  3讨论


  3.1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满足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本次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改革初见成效:(1)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减少各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相应减少授课时数,提高教学效果;(2)通过课程整合,实现了形态学和机能学的融合,使学生深入理解人体的形态和机能相适应;(3)通过课程整合,实现了系统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的融合,使学生在人体形态方面从正常到异常有一个全面又整体的认识;(4)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实现了基础学科之间及与临床学科的有机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临床课程的学习及高职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6]。


  3.2课程改革不足及解决方法


  课程改革实施及对学生调查分析中,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也存在问题和不足:(1)课程整合模式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2)课程整合模式更适合对口升学班;(3)不能放弃传统教学模式。课程整合模式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最好在学生学习各门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因为这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