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UC论文网2020-09-15 10:18

摘要:

  摘要: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在这几千年中中国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都说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是中国得以进步的源泉。上世纪80年代中,我国领导人提出了有关教育体制改革计划,计划中指出了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便得以体现。在我国,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质,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因此,...

  摘要: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在这几千年中中国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都说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是中国得以进步的源泉。上世纪80年代中,我国领导人提出了有关教育体制改革计划,计划中指出了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便得以体现。在我国,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质,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因此,德育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渗透迫在眉睫。


  关键词:素质教育;现当代文学;德育渗透


  引言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与我们党的发展规划十分契合。在21世纪通过的有关决议明确指出我们要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任务。更加着重的强调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这件事上我们要不能马虎,不会敷衍。


  一、德育渗透的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再加上中国共产党对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支持,素质教育被迅速准确地与文学教学相融合。通过强有力的手段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中国在原有教育教学中的弊端。素质教育不但要求学生们学习课本知识,还会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育与检测。其实德育渗透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希望个体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试想一下,一个连基本道德素质都没有的国家,如何才能保证国家可以平稳安全正常的运行?所以,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让个体更好地享受生活,更加可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极大的贡献,只有德育教育的全面实施社会才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恰恰由于这个道理,我国一直将德育融合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看得十分重要。在全民教育中青少年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与我们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


  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就十分注重德育,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讲到“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后路禄,三危也。”老子的《道德经》,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古代文献之一,这些都直接的体现出了德育工作在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崇高地位。


  二、德育工作渗透所面临的困难


  德育在我国现代文学教学中渗透的想法固然美好,但是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高等院校在德育教学实践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虽然我国高等院校在德育工作中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国政府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但是德育工作的实际实施效果却不十分显著。理想的效果与实践的结果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可以说是惨败而归。因此,德育工作就成為了困扰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大难题。


  追其根本下来,德育工作在高校实践的困难很大程度取决于小中学片面式教育的漏洞。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每天在学校都消耗大把的时间去刷题,每天似乎除了埋头苦学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承认,才能光明正大的去做。其实小中学学生们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来自于学校,家庭的教育也尤为重要。但是更多的家长家长们本着见多识广的原则,凡是可以在市面上买到的书籍、题目、试卷通通都不会放过,学生们一天繁忙的在校学习之后,也不敢有一丝丝的放松。有的家长甚至还会通过一些“偏方”去寻找各种奇奇怪怪,非主流教学的习题,还有的会在考试前找所谓的专家押题。我承认在中国应试教育下,这些方法确实可以为学生提高考试分数,但也仅限于此。这些“倾尽全力”的帮助看似是为孩子付出更大的责任和努力,会让孩子们失去的更多。


  三、德育渗透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措施


  1.德育工作需要从小抓起。


  既然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德育渗透的困难,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的教育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着重从这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该先从家庭教育入手。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所处的环境,会极大程度的影响这个人的品德、性格以及以后的人生轨迹。因此,当每个家庭正式迎接一个新的生命到来的那一时刻,父母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细节入手,让孩子们知道道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父母可以疼爱孩子,但是绝对不可以溺爱,如果因为小时候所犯的一件小的错事而没有接受惩罚,从而导致长大之后,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那将悔之不及。但是青少年们在学校的时间要远多于家庭,所以学校的教育也应该首当其冲。国家应该加大立法强度,将德育融入教学运用的名正言顺;学校也应该在开展文化课的同时,应该适量的增加一些德育课程。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承担着与父母同样的责任,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更不能私自占用学生的课余活动以及集体活动时间,当然可以适当的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公益劳动。


  2.德育工作的漏洞需要及时补救。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当然也不乏有些学生,即使童年得到了良好的教导,但却禁不住社会各方面的诱惑而走上歧路。对于这类人而言,他们明显对高尚的道德不具备敬仰之心。其实不论是德育还是教育,它的本身如同宗教信仰一般,是让人从心底里信服、敬仰它,而如何让德育成为每个人的信仰。人们之所以信仰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亲身经历,我们总是对于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深信不疑,尤其是在遇到困难与麻烦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的信仰可以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人,严守道德的崇高底线,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让处于逆境的人看到希望。只有让每个遇到困难时的人,看到崇高的道德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帮助自己的时候,道德才可以成为每个人的信仰。这个时候即使没有外界环境的强加干预。我相信道德的底线也不会降低,而德育的最终目的也已经达成。


  结语


  短短的百年间,中国从任人欺负、战乱不断到如今的改革开放,在世界中得以立足,源于我们每个人不断的努力,而祖国的飞速发展更离不开崇高的道德。因此德育在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渗透是大势所趋,也是必不可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将道德作为自己终身的信仰,为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