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

来源:UC论文网2020-09-25 09:51

摘要: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由心理咨询转向心理服务,为提升民众心理资本、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发挥重要功能。良好的心态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心理学在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功能上的新路径,既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涵养社会心态、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由心理咨询转向心理服务,为提升民众心理资本、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发挥重要功能。良好的心态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心理学在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功能上的新路径,既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涵养社会心态、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治理;社会心态;心理资本;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3-0102-05


  伴随着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的建设,心理学开启了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也推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征程。民族复兴、国家昌盛、人民幸福,成为中国心理教育事业的新使命。人文关怀、心灵关爱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而家庭和睦、事业兴旺、健康快乐,就成为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就要求打破心理学传统的学科边界,创造性地把心理学向纵深推进,为心理学发展方向赋予新命题。


  一、转变心理学性质,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作为探索人类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心理学,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科学价值,体现其社会功能,在新时代进行了华丽转身,由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逐渐变迁为服务与治理性质。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虽然心理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直到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科学。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而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心理学的发展道路曲折,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探索适合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成为新的任务。


  (一)心理疾患的解决:诊断与治疗


  心理学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心理问题开展,是以心理问题为导向的“解决模式”。其主要任务是诊断与治疗,解决心理疾患,被称为“阴性模式”。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模式”,采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途径,调整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学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心理伤残的诊断与治疗上。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种模式过于“阴”,主要在于“泻”。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患者只占少数,这就大大消减了心理学的强大功能。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方向也发生着重大改变,逐渐走出了咨询室和诊疗室。


  (二)心理健康的维护:预防与教育


  自1998年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以来,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便由对少数人被动治疗逐渐转变为大多数人的自我实现,引导人们向精神的幸福高度去追求,即心理学不仅要修复病损,更要帮助人们了解自我、认识生命、构筑生命的美好,实现人生价值。[2]这一理论主要研究人的发展潜力、生命价值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主张把研究重点放在人本身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上,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而获得美好生活。这种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激发模式”,其主要任务是预防与教育,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幸福生活,被称为“阳性模式”。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种模式似乎又有些偏“阳”,因为它重在“补”。新时代下,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更加符合时代潮流,适应本土发展,这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三)积极心态的建设:服务与治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跨出“咨询室”走向社会大众,从心理治疗走向心灵成长,走向对社会的服务。这种以大众心理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社会治理,提升大众积极社会心态,建设平安中国,被称为“中性模式”。用中医的话来讲,这种“服务模式”就是恰到好处的“中性”了。这种模式拓宽了心理学的应用面,使心理学的科学性真正应用于生活,服务于大众。比如,在社区有“254模式”以及社区心理矫正中心,在学校有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阳光自护”项目,在企业有员工帮扶即企业EAP项目,在妇联有“家庭教育”和“婚前心理辅导”服务,对灾难或心理危机也有相应地干预。由此可见,心理学的应用更具普适性,更符合大众的心理体验和成长,心理学的发展也集中体现在社会心理的“服務”和社会心态的培育上。


  二、厘清心理服务的逻辑起点,落实体系建设的行动


  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核心,也是当下心理学应用发展的方向。


  心态是人的精神状态,是人对自己处境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心态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积极心态是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而这种积极情绪能够保留一段时间就是积极心境,当这种积极心境经常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并长久地稳定下来成为他个性的一部分时,就会变成一个人的积极心理品质。这种品质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中的人、事、物,这样又构成了一个人的积极心态。而这种积极的心态发生在社会的大多数人身上就成为积极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产生于社会个体心理,又以整体的形态存在,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大局。也就是说,社会心态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弥散在整个群体内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是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共识的总和。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由无数个积极的心理空间组成的心理世界,它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积极心态是社会成员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助推器和润滑剂。消极心态则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


  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的隐形基础、社会管理的稳定器、社会建设的推动力,良好的社会心态可以促使民众对社会现实有更为理性的认识,提升民众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社会管理的高效与否取决于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心态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公共精神和道德自觉。因此,建设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起点。


  积极心态,心理学中又把它叫做心理资本,是著名管理学家路桑斯教授借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中的概念创造性提出的心理概念。他认为心理资本就是心理的GDP,提高积极心态就是在提高心理资本。而一个人的心理资本包含了最基本的六种积极情绪:喜悦、感激、兴趣、希望、自豪和爱。为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就落在了两件事上:一是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二是训练积极的心理情绪。这既是提升心理资本即心理GDP的具体工作路径,又是建设良好社会心态的基础和保障,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和重要抓手。[3]26


  三、加强心理资本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


  (一)加强社会民众心理资本建设


  每一个生命都是向上的,每一颗心灵都是向善的,把这两种力量激活,让每一个人都能走在真善美的道路上,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这既是心理学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更是全体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担当。特别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心理学家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怎样才能使人达到最佳状态,培养和开发人的潜能。路桑斯教授提出的“心理资本”概念,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4]


  2000年7月,在积极心理学家皮特森等人的研究下,他们通过拜读大量名人的著作,从中归纳出人类拥有的六大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3]25Seligman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5],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就是由以上六种核心品质组成。可见,心理资本是最典型的核心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情绪,并且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长期保持积极情绪的人更容易形成积极品质,而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更容易获得积极情绪。由此可知,提升心理资本就是要提升人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工作,是培育社会积极心态的必由路径。因此,无论是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还是心理资本的建设,都需要从积极品质训练与积极情绪培育上出发。


  (二)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良好的社会心态来自社会大众较高的心理资本,稳定而丰盈的心理资本能够促使公众对社会现实保持理性认识,提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社会包容能力,从而形成社会稳定的心理阈值。社会心态是特定环境中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是人们的情绪情调、价值取向、社会共识的总和,社会心态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也正是因为社会心态的社会影响功能,所以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社会管理的高效与否,取决于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是良好社会心态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积极心理品质建设的核心内容。


  此外,积极情绪的产生是心理资本提升的具体表现,也是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具体路径。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是指所有能激发个体产生积极行为或行为倾向,并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积极情绪会让我们沉浸在美好的心境当中,产生持续的创造力,使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愉悦和满意,使个体更有力量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当一个人拥有喜悦、快乐的积极情绪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荷尔蒙即内啡肽,会接通更多的脑回路,激活大脑思维,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大脑自动加工信息的能力很强,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的人,其心理资本是丰盈的,也是高能的。社会中个体的心理资本提升了,每个人都能用积极的情绪来认识世界,对待客观世界中的人事物,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


  四、创新思维,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心理服务人才建设


  社会心理服务需要培养大批具备心理学学科背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心理工作者,这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心理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转变目标定位,从治病救人的咨询师角色转变为帮助人们提升积极情绪、培育良好心态的中国特色心理服务工作者。同时,心理服务模式从“阴性模式”“阳性模式”向“中性模式”转变,不仅服务模式发生了变化,甚至连工作场所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如,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更名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社区的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挂牌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通过“变性”“更名”,心理学可以更好地發挥其应用功效,服务社会,推动社会风气的进步和改善。


  (二)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探索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摸索出多种能够在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不同“阵地”开展实施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比如,在社区开展“254模式——心理茶馆”,其中,“2”是指“自我和重要他人”,“5”是指“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夫妇有顺、同事有义、朋友有信、长幼有序”,“4”是指四种“心理资本:乐观、坚韧、感恩、希望”。“254模式——心理茶馆”心理服务模式的开展,通过心理服务技术的使用,让居民潜移默化地认识自我,改变自己,进而调整好五伦关系,直接提升社区居民的心理资本水平,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进而为和谐社会、文明社区做出心理学工作者应做的贡献。再如,在社区设立“心理矫正中心”,专门为社区服刑人员服务,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身带来的危害,让他们从源头进行反思、分析和检索,并对其错误认知进行修正,避免他们重蹈覆辙。在学校进行“阳光自护”辅导,对老师进行“教师心理资本建设”的团体心理辅导;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心理减压”“幸福感提升”等的心理资本建设。总而言之,心理学正在以全新的视角和模式做好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为社会治理科学有效地开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三)积极情绪技术研发


  根据当下社会需求,心理工作者运用心理技术学等理论和方法,研发出一系列可以具体解决社会心理问题和化解社会心理矛盾的“中国式”心理服务技术。如,“表达性艺术治疗”就是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相结合,在人们心理问题的澄清、表达过程中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心理的宣泄与疏导,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再比如,“254社区支持性团体技术”“心理茶馆”等,都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研发的心理治疗技术。


  (四)加强心理学相关的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


  科学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不同的心理流派提出了不同的研究范式,有从心理结构上研究的,有从心理功能上探索的;有研究显意识的,也有研究潜意识的。在一百多年的心理学发展历史中,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人们往往感觉心理学的發展不接地气,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说明心理学在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因此,研究者需要探索如何整合在科学主义范式下以假设为主的自上而下的验证理论和在人文主义理念下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实践。同时,心理学家们应凝心聚力,共同探索发展心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在宣传心理理念的同时推进心理实务建设,组织开展心理主题活动,研究心理理论的转化和应用,并研发一些能够很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心理发展课程、产品和平台,支持和开展针对困境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心理关爱等,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6]


  总之,社会主义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期心理学工作者的风向标,运用科学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提升自身和社会大众的心理资本,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是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此,需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公众认知,构建有效路径,规范行业行为,建立心理服务的相关标准与评价,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证,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