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UC论文网2020-10-19 08:36

摘要: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强化校内实训、加强“模拟临床护理”教学、定期考核、开设实习前操作技能强化训练课及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观念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为护理专业后续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改革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现代护理模式转变和整体护理观发展的产物,随着健康观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以...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强化校内实训、加强“模拟临床护理”教学、定期考核、开设实习前操作技能强化训练课及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观念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为护理专业后续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改革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现代护理模式转变和整体护理观发展的产物,随着健康观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主要形式。而《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学科,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评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内科护理学》课程来培养。《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采集病史、正规和全面地查体、收集健康资料的实践技能,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护理专业后续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遵照2006年卫计委颁发的《加强卫生职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根据中职护生特点和护理职业要求,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确立“以岗位需求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中等卫生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职业教育应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贴近现代护理岗位的实用型人才。


  为了适应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需求,在教学上,我们应注重以下两方面的讲授和训练。


  一、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技能水平


  1.加强校内实训,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培训


  建立临床实训中心是《内科护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保证。我校投资一千多万元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实验器材,建设了《内科护理学》实训中心、内科模拟病房、ICU急救模拟病房及示教室等。不仅能让学生进行反复、正规的训练,而且能减少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训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各种医疗纠纷。我校购置了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仿真标准化病人模型、心肺复苏急救等模拟人,各种护理学教学模具,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的操作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保障。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强化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卫计委医学视听教材光盘,然后教师在正课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规范操作技能,边示教,边讲解,对操作中的重点、难点、易出错的环节加以强调。组织学生互相督促练习,加强技能训练。在自习课及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又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其基本知識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以便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各种操作技术,同时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自信心和求知欲。


  2.加强“模拟临床护理”教学,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根据练习内容开放模拟病房让学生分组练习,模拟临床护理。每组学生采用角色互换的形式进行模拟操作练习。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亲身体验,既体会到工作的神圣,又亲身感受到了患者的痛苦,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模拟临床护理”教学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临床护理”教学是学生向“准护士”过渡的一种很好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3.定期考核,及时反馈,拓展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知识面


  以往每学期的实践教学中,练习多,考试少,学生只偏重于练习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其他操作技术,为避免这种弊端,我校设立了“人人必考,各项合格”的严格规定,完善了考试制度。操作考试不合格者,不予参加实习分配和毕业考试。


  4.开设实习前操作技能强化训练课,提高实习效果


  为使学生将《内科护理学》技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实习效果,我校在实习前安排技能强化训练,并将其单列为一门考试科目,培训前各教研室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要求,针对各学科要求,对必须掌握的实践技能进行强化培训[1],培训结束后,教研室组织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等。


  《内科护理学》技能教学应贯穿于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需要在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中反复实践,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内科护理学》的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学会以整体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健康问题与护理需要,在评估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


  二、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观念


  医学的宗旨是治病救人,促进人类健康,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与人和与人的社会、心理特征以及环境、文化等因素有关,这就决定了医学带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特征。《内科护理学》学习阶段是护生即将接触患者、服务社会、强化医德意识,确立医德信念的身心预备时期,因此,要从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病历书写等各个层面融入人文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至关重要。


  《内科护理学》内容包括健康史的采集、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历书写等,教师以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通过具体的临床现象,在每一章节都融入相应的人文精神,将护理学专业技能、与病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职业道德等正确的一面传授给学生,将伦理、社会、哲学、法律等学科知识引入各章节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案例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分析,以提高学生面对实际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和电子标准化病人模拟等人性化训练模式,把人文教育理念传授并渗透到《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


  1.健康史采集中培养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护患关系被归类为信托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忠诚与守信,病人视护士为自身生命健康的保护人,那么治病救人便是医护人员的天职,而健康史的采集是护士获取病史资料、是护患之间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的第一步,是护患相互信任、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护士与病人交流和沟通的极其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手段[2],也是对患者做出正确护理诊断的基本条件和必备要素。要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和技巧,使其主动、真诚地与病人沟通,态度要和蔼、热情,以病人为中心,关爱和尊重病人,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取得病人的信任,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病情和发病经过,得到病人的理解、认可和积极配合,为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提供方向。


  在健康史采集这一章节中,要端正学生耐心询问、关心患者的态度。古希腊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有两件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他把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语言交流看作与药物同等重要。所以语言沟通的魅力是无穷的,进行语言交流、心理疏导与安慰是有效的护理措施,尤其在当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许多疾病都是由社会或心理因素造成的,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症下药的处方往往是指点迷津的语言交流,护患沟通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环节[3],沟通艺术对融洽护患关系起决定性作用,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护理体检中融入人性化理念。


  护理体检的基本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是护士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高、新、尖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检查和诊断的设备及技术不断创新,重设备和仪器检查,唯技术论的现象日益严重,医疗服务中医患间的距离感、生疏感和不信任感越来越突出。新的医学模式揭示了医学科学领域的人性回归,充满人性的视、触、叩、听和嗅诊作为传承不衰的最基本的体格检查方法,是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只有準确地收集到病人体格检查的第一手资料,对疾病有一定的初步印象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尤其是侵袭性检查),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痛苦,又节省了医疗费用。


  (1)体格检查中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一位护士是否是一位好的护士,体现在面对经受疾病折磨呻吟不止、求助心切的病人时,表现出对病人的关怀、体贴。特别是对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要怀有深厚的同情心,强调体格检查、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做到尊重、体贴、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尽量避免受检者的不适与不必要的体位变动,培养爱伤观念。通过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效地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医学科学素养无声地传递给病人,使病人的身心得到安慰。


  正常体征的检查要求学生平时在同学之间相互练习,这也是人性化理念的表现,学生会切身体会体格检查的感受。只有手法正确、操作规范、熟练掌握正常体征,才能辨别异常体征。在长期、规范化的技能训练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使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提高人文素养。


  (2)异常体征人性化模拟训练


  为了尊重并保护患者的健康和权益,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采用模拟医学,如心肺听诊触诊模拟人、腹部触诊电子模拟人、穿刺操作模型、导尿模型等具有高度仿真效果,允许学生犯错误,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允许每一位学生进行多次操作。体格检查模拟训练的实验室化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对病人实现了真正的人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培养和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锻炼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3.实验室检查中培养学生的医德观念


  在讲授实验室诊断时反复穿插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实验道德的内容,强调各种检查均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选择实验室检查要从实际出发,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创到有创,凡是能用较低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的就不得选择高一级手段,这样既能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卫生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医德观念。


  4.病历书写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医疗文件是法律依据之一,医疗文件有严格的书写规范,不仅要求护士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包括文字组织能力和书写技巧以及法学知识,还要求书写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全面,叙述要条理清楚、语句要通顺、流畅,字迹清晰,不能涂改,否则,可能会引起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字书写能力训练和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在讲授病历书写时,我们将其与医德规范中的“严谨、求实”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突出病历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具有的法律效力,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医学模式的转化对护理人才提出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精神的要求,医学的新时代必将以人文的、人性化的、人道主义的力量证实自己的存在。只有将高尚的人文精神不断注入医学科学中,医学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正面效应,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的理想整合[4],才能形成现代医学的完整结构,也才能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要因材施教,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备教材、备教法。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降低知识的难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其智力因素。利用直观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利用思考讨论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利用实训设备,创设人人参与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技能水平;利用归纳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的同时,加强护生的人文教育,把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我们今天培养的护生才能成为未来人类健康事业所需要的医学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