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其它门类 > 体育教育论文 > 正文

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来源:UC论文网2020-10-31 09:46

摘要: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较重。为此,要充分认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体育不仅能够强健小学生的体魄,调节小学生心理,同时对于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小学生这一阶段,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思维较为活跃,但他们的社会阅历较少,没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周边的环境很容易对其产生影响,人格还趋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很多教...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较重。为此,要充分认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体育不仅能够强健小学生的体魄,调节小学生心理,同时对于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小学生这一阶段,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思维较为活跃,但他们的社会阅历较少,没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周边的环境很容易对其产生影响,人格还趋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很多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和内容对小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对小学生思想品质进行培养。在众多的教育方式中,体育寓教于乐且生动直接,是一种较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


  一、体育对培養小学生人格的影响


  1.培养小学生审美观念和吃苦耐劳品质


  身体活动是体育开展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但是体育并非只对小学生身体机能产生影响,它还能够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情绪,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都是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身体力行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可在体育活动中创设艰苦的环境,比如说越野拉练等体育项目,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此外,紧张的教学氛围,也能够培养学生机智果敢、冷静处理问题的个性品质。同时,在一些体育活动中,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活动,学生鉴赏优美音乐的同时,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还能获得比赛后获胜的成就感,进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创造意识和想象力的提升,以利于学生思维品质和智力的发展。


  2.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成功观念


  在体育中,教师容易获取小学生的人格特征信息,如他们的态度、情绪、意志、能力以及思想。在倒立或者跳高体育项目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小学生面对挑战时的窘态和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表现特征,一些小学生因为挑战成功而欣喜,一些没有挑战成功的小学生则沮丧、气馁,也能在活动中看到哪些小学生面对有挑战的体育项目更容易自卑、胆怯、紧张、冲动等心理表现。这时,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表现,对他们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知道如何理性地看待困难、挫折、失败或者成功,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因为战胜了困难,自信心得到增强;在失败中学会了调节心理,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品质


  体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以群体或者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小学生在活动中互相竞争、合作和接触,他们的交流和沟通更加直接,团体的目标更加明确。实际上体育较重社会化,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初步进入社会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教育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生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对自我进行正确认识并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道德修养得到提升,也养成了好的行为规范。小学生人格中能够体谅和理解他人、尊重、信任、帮助他人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团队的协作,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提高,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相应的人格就会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体育完善和发展小学生人格的有效路径


  1.提升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成就感


  学生掌握了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就会产生成就感。但是每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情感、运动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于全体学生,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有效教学目标。学生在锻炼或者练习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制定学习目标。如此,学生个人心理需求就会得到满足,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后的成就感。另外,很多小学生都有喜欢的体育明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体育明星的事迹,培养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勇敢挑战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2.提升小学生之间互动的自由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多门课程,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但是在体育课上,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广阔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个人学习、集体学习和分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多,学生体验到的乐趣也更多,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性以及团队协作的意志品质。


  3.提升小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快乐感


  体育需要小学生在活动中付出努力,如何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情境中去享受体育的乐趣,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和形成性评价至关重要。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成功,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适当加入一些刺激性内容,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空间和时间,以多样化渠道和形式,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学习;给学生提供可以进行自我表现和挑战困难任务之后获取成功乐趣的机会,这样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在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能做到以上几点,教学效果势必会有所提升,学生也容易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良好品格。


  4.锻炼小学生学习活动中坚韧不拔的意志


  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质。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学科教育已不仅仅是对教材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课堂知识教学中,不断进行德育的渗透,通过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不断熏陶与感染,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均衡发展。


  例如,在耐力长跑锻炼中,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因呼吸不畅、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不愿坚持的时候,教师要通过不断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让他们理解很多事情就像挑战耐力长跑一样,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完成目标。又如,在拔河运动、小足球和小篮球等集体比赛中,在队内因意见分歧产生矛盾时,要引导学生相互包容和理解,使其明白配合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想要促进小学体育快速发展,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指导,通过一系列有效教学方式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大道德品质教育的渗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