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工程技术类 > 工程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0-11-04 10:03

摘要:

  摘要:为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效果,提出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通过建设工程外部监控、建设工程内部管理,完成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为开展复杂对象的体系化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0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建设工程项目逐渐增加,各种工程形式和复杂的施工内容,使施工企业必须加快并不断完善工程管理模式。建筑企业要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必须合理创新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建筑项目更有...

  摘要:为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效果,提出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通过建设工程外部监控、建设工程内部管理,完成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为开展复杂对象的体系化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0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建设工程项目逐渐增加,各种工程形式和复杂的施工内容,使施工企业必须加快并不断完善工程管理模式。建筑企业要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必须合理创新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建筑项目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和消费者。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着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当前工程质量管理采用事后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质量管理效果较差,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建筑业的发展受到管理水平的制约。目前,人们需要新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改变目前的质量管理状况,为此提出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


  1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框架设计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总承包、劳务分包、分包和现场施工人员等。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使施工质量的各参与方和施工方有效结合,达到精益施工的质量管理目的,提高建设工程管理质量[1]。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外部监控[2],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外部监督机制同样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国家监督检查建筑工程的质量,各国都有相应的质量法规。与此同时,还要求工程监理监督整个建设施工过程。


  内部管理,以体系工程理念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在内部管理中,不仅要受外部环境的监督,还要进行相应的变革。要提高建筑质量,就必须内外协调统一,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设计方法,分析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相结合,建立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外部监管主要包括政府质检机构、国家质量法规、政府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监督等[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以便于总承包、劳务分包、分包和现场施工人员之间进行建设工程质量信息交流。通过分析质量管理活动中的价值活动,消除浪费,提高工程质量。


  2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外部监控


  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外部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政府质量监管[4],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在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监督和管理施工项目,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政府要定期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质量问题。


  二是质量法规体系,国家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建筑工程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质量管理模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检测要求,树立守法意识,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三是建筑工程行业标准。施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建筑工程行业标准,有效地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避免质量问题[5]。


  四是工程监理,项目监理是我国对工程项目实行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相对于当前的工程监理模式,体系工程理念和质量管理模式要求监理人员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还应树立精益施工的理念,严格履行监理职责。


  3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设工程内部管理


  3.1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以体系工程理念为基础的施工质量管理,有利于业主及时了解施工动态,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6],对设计方案进行临时、动态的跟踪,及时向材料供应商反馈材料需求信息。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保证质量链所覆盖的单位之间,施工质量信息的有效传递,能够及时沟通并发现问题。图2为信息共享平台。


  每日所需物料的质量、时间、数量和位置的计算。


  材料供应商可通过信息传递,及时获取工程所需材料信息并做好准备;业主、设计单位也可动态跟踪工程建设质量信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反馈[7]。


  信息库,可以存储项目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具体施工方案信息,并为后续持续改进提供信息支持。


  3.2建设工程质量精益管理


  从设计方案编制到竣工验收的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覆盖了建筑工程的各方面。基于体系工程理念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中,强化建筑工程设计和材料采购管理,实现绿色设计方案。


  3.2.1施工前管理


  工程运行阶段是整个工程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环节,需要对各种任务进行维护,并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综合分析,以确保在使用寿命期间取得最佳投资效果。运营单位的员工必须尽快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战略意义。就项目管理的各个主体而言,明确管理组织的改进是必要的。另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职能,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了一体化管理的顺利完成。成本的全寿命周期控制与管理,有助于投资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评价时间价值,进而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管理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主体,他们是否能够顺利沟通、相互协调与合作,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有建筑施工企业、承包企业和设计企业。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现场[8],在建设方发挥作用的阶段,应主动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完成各主体间的系统协调,并将综合管理模式更深入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因此,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体化处理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施工过程中,应提高管理模式的一体化水平,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施工过程的一体化。


  3.2.2施工中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为施工企业,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程度对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强化施工企业精益管理。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以业主的质量要求为指导,注重准时施工,实行计划管理、拉线作业、现场管理、看板施工、精益施工等。不断改进工程质量管理,鼓励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消除质量影响因素,实现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无限接近。


  承包方在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进行衔接,了解并积累施工方面的各种知识和经验,以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降低各个项目的设计费用。在此过程中设计者要融入施工过程,减少设计方案变更的可能性,保證设计方案科学。另外,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是先设计后招标,再根据设计图纸选择施工方法。这一模式影响了承包商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体效益的实现。


  3.2.3施工后管理


  施工阶段属于工程项目的试运行、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项目运行维护阶段。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评估,然后拆除各种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操作者和承包商需要相互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工程顺利进入施工和运行阶段。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竞争力,建筑企业必须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既要借鉴优秀的管理模式,完善自己的企业管理体系,又要不断招聘有较强工作能力和知识的人才,大力培养管理人才,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变革。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