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传统文化传承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0-11-05 10:25

摘要: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加大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提高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进而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育。现阶段,在传统文化传承下,基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工作呈现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加强对礼仪教学工作的改革,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断解决传统礼仪教学存在的问...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加大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提高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进而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育。现阶段,在传统文化传承下,基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工作呈现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加强对礼仪教学工作的改革,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断解决传统礼仪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通过礼仪教学工作的改革,也有助于在传统文化传承下,帮助学生拥有良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调动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礼仪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养成礼仪教学


  引言


  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为有效将人才培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礼仪教学模式的对策,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素养,让学生具备良好职业信念和职业习惯。并且在传统文化传承下,职业素养养成与礼仪教学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一、传统文化传承下职业素养养成与礼仪教学的关系


  职业素养在养成与培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而且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其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职业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有效将自身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表现出来,不断通过隐性的职业素养,提升自我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礼仪教学可以通过行为规范与引导的方式,合理培养学生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方面的职业素养,还会采用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职业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势必会在学习和工作中缺少职业道德,进而才能间接的通过礼仪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拥有良好外塑形象的同时,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素养,而且这种教学观点和方法,正好切合职业素养的核心,都是以培养学生自身修养、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為目标,实现学生的健全发展和完善学生独立人格,最大程度的突出职业素养养成与礼仪教学工作有效性。


  二、传统文化传承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意义


  第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礼仪教学,有助于实现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教育目标。而且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职业发展基础是职业能力,而职业素养却是决定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更好调动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行为习惯传承下去,则需要通过礼仪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增多。在选拔高技术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还会考察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比如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文化精神等等,如果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态度不端正、缺少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问题,那么是不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导致其就业效果不乐观。在进行礼仪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和内容的学习,强化自身传统文化传承精神和意识,了解自身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自身修养得到提升,能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形成相互尊重、自律宽容等良好人格品质,发挥礼仪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和优势。


  第二,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为更好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目标和意见。需要加大对礼仪教学的改革力度,不断对学生素质结构和知识能力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结合传统文化精神中的社会交往礼仪规范和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提升学生良好素质能力。并且在传统礼仪课程教学当中,忽略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渗透,并且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工作停留在表面,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加强学生自律、思想素养、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培育。


  所以,在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加大礼仪教学改革力度,提升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至关重要,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素质较高的综合性人才。


  三、传统文化传承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现状


  (一)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民族精神,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审美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升,以健全的外事形象和人格品质,实现与他人之间的有效交流和往来。


  现阶段,在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基于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育的礼仪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过于注重学生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教学。并且所讲授的课程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未能结合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育。而且在礼仪课程教学当中,通常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主,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内容和相关社交技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依托资源库和项目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且在合理组织各类比赛、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学生课程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进而难以更好通过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礼仪教学,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等行为习惯的引导与培育。


  (二)学生缺乏对礼仪教学的重视


  在新时期背景下,通过礼仪教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工作,依然存在学生缺乏对礼仪教学重视度的问题,而且很多学生对礼仪学习的认识不足,甚至对礼仪课程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精神和相关礼仪知识内容时,学生出现上课不积极参与、课堂睡觉、玩手机等不良情况,很难与礼仪教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产生共鸣,缺少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基本文明礼仪方面缺乏兴趣,认为礼仪学习是中小学时代的事情,甚至还出现消极对待礼仪课程学习的问题。因此,导致礼仪课程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所预期的目标,影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礼仪规范和礼貌等方面的培养,也会降低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三)礼仪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在引导学生养成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过程中,通过礼仪课程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行为礼貌方面的有效引导。现阶段,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还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方面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未能通过合理开设礼仪课程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独立人格和心理等方面的培育。而且在设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将教学内容研究工作停留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增强自身修养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很多学校的学生第一课程教学知识相对匮乏,未能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装饰、社会交往和求职等方面技巧的培养与教育,从而使传统文化传承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工作问题日益呈现出来,很难通过良好的礼仪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四)学生日常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在礼仪教学工作开展中,不仅要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察,当前在传统文化传承下,礼仪教学工作在考察学生日常学习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不足,通常是以期末和综合考评的方式为主,了解学生在礼仪教育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未能采用将考核工作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的方式,对不同学生的礼仪教育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了解,这对帮助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礼仪知识学习情况和职业素养养成情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有效提升礼仪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将学生日常考核工作纳入到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而才能不断了解学生的职业形象塑造和语言交往以及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素养。


  四、传统文化传承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策略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一方面,在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立体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和职业道德。例如,教师在礼仪课程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室和互联网等平台,为学生讲解礼仪课程相關知识和内容,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结合传统文化精神和优秀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的礼仪知识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中,要转变以往系统进行理论讲授的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边讲授边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景再现和角色模拟,从而增强学生对礼仪规范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也可以促进学生在有效的模拟实战演练中,体验礼仪规范的形式和特点,激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和礼仪知识的积极性,间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在新时期背景下,学校需要积极创建礼仪示范和实训基地,给予学生更多自主交流和实践的机会。


  比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和相关酒店之间进行合作,创建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酒店礼仪、旅游礼仪训练基地,并且在教学期间,将与传统文化精神有关的礼仪文化和企业文化知识融入到实训当中,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对相关礼仪流程进行有效仿真和实战演练,从而加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对礼仪教学重视度


  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过程中,为更好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传承,提升礼仪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需要学校在教学期间,引导学生提高对礼仪教学工作的重视度,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提升学生在个人道德和工作行为方面的学习意识。首先,学校要做好礼仪教学的顶层设计,加强礼仪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进而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对礼仪教学的重视。


  比如,礼仪课程教学可以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与礼仪教育有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进行挖掘,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中与礼仪教育有关的礼仪规则、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知识,从而间接的实现对学生有效礼仪素养的培育。其次,为提升学生对礼仪教学课程的重视,教师还可以通过明确分层实施教育目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例如,以工科类专业学生为例,在进行礼仪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为有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职业情境下进行社交礼仪的方式,充分对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服务礼仪学习与实践训练,加深学生对岗位社交礼仪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了解,实现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育目标。


  最后,在礼仪课程教学工作中,为帮助学生巩固礼仪方面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习意识,则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比赛、校内实训、职业岗位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将社交礼仪应用到比赛与活动的多个环节中,还可以通过分配角色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性格特征和知识结构,展开国内比赛和校内实训等活动,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强化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敬业守信精神。


  (三)构建多元礼仪课程教学体系


  为有效落实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目标,需要构建多元礼仪课程教学体系,充分将礼仪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当中,而且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通过其超前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发展学生在生活、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比如,在构建多元礼仪课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加强礼仪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并且让其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职业形象的塑造和培育,同时,在课堂教学当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知识和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例如,传统文化当中着手是礼仪的基本原则,也是尊重的基本原则。


  所以,教师可以针对这方面的教育知识,为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劳动等相关知识内容,从而间接的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被别人尊重。而且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


  (四)创新学生能力日常考核方式


  为有效让学生关注到自身的学习程度和水平,需要在礼仪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创新学生能力日常考核方式,对学生职业素养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充分突出礼仪课程教学工作的实用性,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素养。


  比如,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日常考核中,可以通过卷面考试、情景模拟、卷面与实操等考核方式,对学生礼仪知识了解深度以及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同时,通过有效的情景模拟和实操,也有助于了解学生在实操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和情况,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考核。在学生日常能力考核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构建职业化标准评价体系的方式,结合行业标准,对学生礼仪基础知识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从而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礼仪表现情况的收集与归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结语:


  在礼仪课程教学中,传统礼仪课程教学呈现出单一性和封闭性的特点,这对培养学生有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带来不利影响,也很难调动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分离。所以,在传统文化传承下,基于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礼仪教学,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对传统课堂单一和封闭性的特点进行打破,充分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传统文化传承以及礼仪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目标。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