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0-11-23 13:11

摘要:

  摘要:文章基于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大学校园的特点、对新生的访谈和实际咨询情况,依托开放系统理论,从“刺激过载”、亲密关系、团体模式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原因的分析,并通过整合艺术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动力学等方法制订了相应对策,优化环境心理交互,以促进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新生;环境心理学;适应问题;开放系统理论;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文章基于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大学校园的特点、对新生的访谈和实际咨询情况,依托开放系统理论,从“刺激过载”、亲密关系、团体模式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原因的分析,并通过整合艺术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动力学等方法制订了相应对策,优化环境心理交互,以促进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新生;环境心理学;适应问题;开放系统理论;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5-19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6-0019-03


  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最早源自欧美国家对大学生辍学现象的研究。辍学现象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国家高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研究显示,几乎有一半大一新生辍学。中国的大学生辍学现象不严重,但近年来有不断发展国际化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本科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的时代要求,而中国教育部于2018年8月27日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无疑也传达了这样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心理健康方面解读新生适应性问题,有效降低大学生辍学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不少高校心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生态学、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系统论等视角,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


  一、学校适应与适应障碍


  适应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aptaus,原意为调整、改变,指系统与环境相协调的行为。通常用来描述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通过控制策略或改变结构等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功能。


  学校适应是由外国学者Birch和Ladd提出的,他们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对学校活动积极参与,同时获得学习成就的状况。Kathryn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适应还应包括学生的社会表现和学业表现。


  学校适应不良发展严重的会转变为适应障碍,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在医学诊断和心理治疗中,适应障碍经常伴有抑郁、焦虑、行为紊乱等情绪障碍症状,忙于处理造成环境适应这一因素不够受重视。


  国内大学通常是寄宿制管理,影响学校适应的因素比其他环境系统更为复杂,所造成的影响也会占更多比重。


  二、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在环境心理学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能割裂,二者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同时对人的行为产生着影响。


  大学校园从建筑学定义上来说是指通过实体建筑物,如围墙等划分出可供使用的区域,包括教学活动区域、课余运动区域、学生和某些学校相关人员日常生活的区域。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是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社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存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也就意味着从一个系统进入另一个系统,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


  “系统”一词最早源自古希腊语,是指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著名的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放系统理论,指出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运行永远离不开9个原则:输入:信息进入系统;吞吐:系统对信息输入的吸收和处理;输出:对已处理的信息进行呈现;循环过程:系统在输入、吞吐、输出中形成的周期性;负熵:抵御系统趋向最无组织状态并保持组织性的能力;负反馈与编码:当保持完整性和组织性非常困难时,进行反馈表示,提出问题;动态体内平衡:系统自发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差异:试图开发出多种方式以达到相同的目的;相同结果:利用不同的机制或策略达到相同的状态。一名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也就意味着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非常多的适应问题。


  三、环境心理学视角下新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大学校园同样具备着9个原则,相应可能产生的问题包括:


  (一)刺激过载


  新生入学时,往往会遇到“刺激过载”的挑战:比起高中校园环境的简单系统,在大学中,他们所接受的刺激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尚未形成新机制的人可能因无法及时恰当处理过多过快的信息输入,遭遇“压力过载”,表现出迷茫、焦虑、抑郁、回避或退行性行为,这样的现象在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学生身上尤为典型。笔者就进入校园后沟通交往的感受访谈了20名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新生,大致梳理了访谈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交流不适应,集中体现在语言、话题和信息量三个方面,其产生“压力过载”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6个月、1~4个月、1~3个月。内容大致为“不太会说普通话,不想和人交流”“方言别人听不懂”“只想和老乡一起活动”“口音会被其他同学笑话”“不想参加人多需要说话的活动”;“不知道他们的梗在哪里”“他们说的我都没怎么了解,接不上话”“说起我擅长的,他们好像都不感兴趣”;“他们说得太快太多了,我都没反应过来就讲下一个话题了”“听他们说话太累了,有些听不懂的内容,我也只能默默不作声”等。


  二是交往方式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交往卷入程度和个人空间占用程度上,其持續时间为1~3个月不等。具体内容体现在“以前身边的人很热情,城里人太冷漠了”“对每个人很好让我感觉太累了”“各种活动让人精疲力尽”“人情味不够”;“我不介意他们使用我的东西,相反我很乐意,但是他们总会介意他们的东西被别人使用”“大家特别放不开,就像各自被隔开一样”“教室里人特别多,让我非常不适应,尤其是上大课还需要上去发言的时候”等方面。


  从访谈的内容能发现,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习惯环境中存在大量干扰和刺激,已经习得筛选部分信息输入、大容量吞吐等技能,能够在日常交往中快速提取、快速反应。与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不同,城市里的学生会显得更加孤立,他们会自动排除一些重要性低的输入,若对每一个表示友好的人都予以反馈,很快就会精疲力尽,进入熵状态(倾向最无序、无组织的状态,如生命倾向于死亡),此时展现的言谈举止会显得“人情味不足”。为了避免进入熵状态,城市学生会通过增加个人空间,减少公益性、慈善性行为,过滤高强度的参与等方式来应对“刺激过载”的状态。而来自偏远地区的新生,从简单系统过渡到复杂系统,处于“刺激过载”的状态中,无法做到这些,自然就出现了适应不良的问题。


  (二)亲密关系平衡模型被打乱


  Argylen的亲密关系平衡模型中提到,反映亲密关系平衡的表现主要有:眼神的接触、空间或身体的接近、互动中的亲近程度、互动过程中微笑的次数。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新系统内的人口密度的变化,个人空间被不断压缩和侵占,加之缺乏足够的住校经历,不懂得在寄宿制环境下形成和保护“弹性”个人边界,当僵硬的边界被侵入后,往往都会采取后退、回避或转移注意力等被动的方式来弥补随之带来的紧张感,显得不够亲切。


  在实际访谈和咨询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在互动中当一方因紧张而回避时,另一方的感受往往有两种:①这个人不想与我交流,他/她不好相处;②是我存在什么问题吗?让别人不愿意与我说话。这两种信念若不及时得到解释或调整,任其发展则会负面影响人际关系、自信。新生入学后的1~2个月,宿舍中的问题可能会集中爆发。据笔者在校实际咨询统计,因个人空间被侵入且后续沟通不良表现出焦虑、愤怒、抑郁、自我评价过低、攻击性等适应性问题占新生心理问题的47%左右。


  (三)团体模式转换不良


  进入大学校园后,知识学习与社交的比重在重置平衡点,在这个过程中,新生将不断经历各类活动,其中大部分以团体或小组为单位进行。RobertBales提到两种团体模式,一种是完成任务导向的团体模式,一种则是社会—情感导向的团体模式。Bales还指出,任务导向的工作必须与情绪表达达成平衡,这样才能产生团体中的凝聚力,即团队双领导模式。一个团队中存在两个领导者,一个擅长任务,一个擅长社会情感,由此使团队保持负熵状态,维持一个钟摆模型,在两种团队模式之间来回转换。


  与此同时,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18岁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因此这个阶段的青年会不断尝试去相互信任、建立亲密关系。在这个阶段若因各种原因不能与他人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


  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尚难以理解和做到这一点,加之相较于中学,大学校园中以利益为导向的刺激因素更多,大学团队模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也就更多,竞争的氛围强于支持感,注意力容易被吸引到任务的客观成败上,一旦失败,挫败感和无助感会被放大。


  据笔者在访谈和咨询中统计,因团体内关系不和且无法离开团体造成心理失衡的新生约占12%,其中最多的应对方式为回避和脱离团体。


  (四)更多人参与的行为设定造成的边缘化


  RogerBarker提出“行为设定”,其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从事特定的活动,如参加学生会、宿舍卧谈等。Barker提到“一个人的行为随着他进入的设定的机能而改变,这样的改变比个性的影响力还大”,越是人员基数大的系统,提供给其中一些人的多面性塑造机会就越大,但同时更多的人会在活动中被边缘化。比如,参加学生会,高中学生会中可能只有3个部门,每个部门2人,而大学的学生会中可能会有11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4人。在高中规模小的系统中的行为设定下,学生有更多机会成为领导者或负责相应职务工作,而在大学规模更大的系统中,这个行为设定的概率变小了,更多的人可能不会受到关注从而边缘化。一旦长期边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期待的落空和自我评价的降低,容易表现出抑郁、愤怒等情绪。


  四、从环境心理学视角浅谈新生适应性心理问题应对系统


  (一)适当增加以艺术心理治疗为主要导向的成长性活动降低阻抗


  艺术心理治疗是指以视觉艺术、行为艺术等方式呈现,在创作过程中释放情绪、澄清经验、传达心理需求的一种治疗手段,能够整体地反映个人或者团体的情绪情感、发展状态、能力、兴趣、特质和意念。


  首先,很多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的学生常常因为语言问题无法顺利适应新环境。此时,选择使用艺术心理治疗导向的成长性活动(如绘画、泥塑、游戏等),可以绕开语言,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其次,学生在完成创作的过程中是不存在威胁性的,没有比较和评价,能够有效地降低阻抗,从而诱发出潜意识的部分并进行具象化。


  再次,艺术创作往往需要运用到个体的智能和感官,从而有效地促使个体整合自身意念与情感。


  上述这些特性,在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生迅速建立起安全的心理环境,通过扩大个体系统的信息吞吐量来应对“刺激过载”的熵状态。


  (二)化被动适应为主动优化,给予学生在优化环境上更多的许可


  DanielStokols提出的人与环境优化适应模型指出,人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需要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不断使自己与环境更融洽,这个过程是主动的,如图1;若因为环境太过僵硬而无法改变,则人最终不得不强行适应,这个过程是被动的,如图2。


  主动完成优化能让人收获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而被动完成的适应则会给人带来挫败感和无力感。因此,在新生入学后,若能给予学生在心理环境和实际生活环境中更多互动的空间,主动改变是被允许的、被包容的、被支持的,那么这样的优化将能够持续进行,如让学生参与宿舍或者校园环境改造。


  (三)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自我能动性


  团体的产生源于对问题解决的需要,当环境提供了更多团体产生的机会,且不带或带有较低水平的评判性质,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帮助新生从问题解决导向转向社会—情感导向,并能在多次不同的体验中学会灵活转换这两种团体模式。这就如同认知行为疗法中对问题解决的预演一般,当来访者应对问题能给出更多的解决方法时,来访者的情绪就将得到缓解,心理状态就能趋向平衡。


  (四)鼓励班级、学院增加以小规模团体为单位的活动,减少边缘化


  AlanWicker认为小规模团体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为了维持一个团体的完整性,在这个团体中的人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这会激励他们去担当更多样化的角色。同时,也会通过组织频繁而多样的活动来维持这个团体的稳定性,这就意味着参与小规模团体的成员将有更多的机会去担任领导者或承担责任。对新生而言,这就是一种发展性的暗示,恰好符合“皮格马利翁效应”,即一个被积极关注的人通过在自己身上创建一种自信心和高期望,从而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达到预期的行为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将有更多积极的特质被激发出来。


  小规模团体的活动通过营造一种人员缺乏的環境来减少被边缘化的人数,能够有效缓解新生因竞争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从而降低被排斥、被孤立感,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