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家庭教育论文 > 正文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来源:UC论文网2020-11-23 13:19

摘要:

  摘要:幼小銜接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被广泛接受,它重视儿童作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幼儿心理状态适应能力,致力于创设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教育形式,强调从“心”出发,衔接适应。学校适应作为幼小衔接适应的一个操作性指标,其内容包括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误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摘要:幼小銜接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被广泛接受,它重视儿童作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幼儿心理状态适应能力,致力于创设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教育形式,强调从“心”出发,衔接适应。学校适应作为幼小衔接适应的一个操作性指标,其内容包括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误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123


  引言


  随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及个性化教育指导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幼小衔接一般是指幼儿园大班教育到小学一年级教育过度的衔接。但是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及专业人员的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管理制度及体系的不健全等又阻碍了学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使学前教育家庭指导服务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


  一、幼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懂得描述性评价的家长占少数


  描述性评价行为是指用具体的,幼儿能够瞬间理解该行为的一种语言。许多家长在看到幼儿完成一项有难度的任务时,有想要夸奖的想法,但是语言确实简单的“你真棒”“做的不错”,这类表扬讲多了,会使幼儿产生麻木感,没有得到夸奖的愉悦,长此以往,幼儿的心理可能会产生偏差,而描述性评价是更精准的语言和词汇“你游泳游的姿势很美,就像小美人鱼”“你做的这道题是很多人想不出来的,这么快就做出来了真厉害”虽然语言较长,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才是真的得到了夸奖。


  (二)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严重


  “小学化”“学科化”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上强调读、写、算,教学形式强调小学式的集体授课,更有甚者布置家庭作业;另一方面体现在行为规范上,按照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大班幼儿,严格规范幼儿的言行和姿势,按时上下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做规定的事情,不能越矩而行;再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评价上,提前让幼儿适应书面或口头考试,并依据成绩对幼儿进行评价。这种种表现极容易造成幼儿超前学习,而这需要幼儿付出更多的精力与努力去学习以后可能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知识,让他们承担起他们这个年龄本不应该有的压力。面对小学的知识,幼儿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若一直掌握不了,幼儿就会认为自己很笨,而这种“习得性愚笨”一旦形成,随之而来的挫败感会非常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影响幼儿入学之后的适应性以及后续的学习生涯。


  (三)父母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长接触的环境。经过研究发现,许多家长并不在意家庭环境的作用,比如在幼儿的床头放一本书,在家庭不起眼的角落布置一些精巧的工艺作品。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比特意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更能让幼儿培养美的感受和认知。


  二、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家教标准化模式,促进儿童良好的学校适应


  家庭教育作为幼小衔接系列措施的重要内容。为了科学普及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改变幼小衔接的核心概念,学校可以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家庭教育示范校等,采用普及—分层—深入的分步骤家庭教育模式逐步推进。相关调查发现幼小衔接中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学习习惯的养成、人际交往等。经过阶段的家庭教育学习,笔者发现,单一的传授方式不足以全面改变家长的意识观念,原因在于个体的内在问题不同。因此,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建议各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以便对家长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除此之外,采用线上互动的方式推广家庭教育的理念,从不同渠道收集家长对于这一时期的家教问题,针对每个专题进行深入的解答分析,如专注力培养、新生入学厌学怎么办、好习惯的培养等。


  (二)家长应该摆正心态,避免焦虑


  心理学上有个“情绪链”理论,“情绪链”也可以叫做“情绪传染”,它所指的是一个人的坏心情会影响到几个人的好心情。“情绪传染”在家庭中比较常见。由此可见,假设父母一方的妈妈焦虑,很可能会影响爸爸,孩子也更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其次,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需要时间,家长不能急于求成。再者,家长要正视孩子进入小学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应问题,这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磨练。


  (三)重视德育,促进成长


  如今,社会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使孩子的身心无法全面发展。首先,家长对于子女德育的培养应该注重将无形化成有形,贴近生活进行教育,让他们在对与错中学会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其次,家长可以通过一些道德故事以及在生活中真实的道德体验对子女进行道德说服教育,让他们在体验中产生道德情感,将情感转换成行为,付诸实践。最后,作为父母应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本活的“道德书”,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四)巧妙运用激励式评价行为


  激励式评价的三个维度是描述性评价,环境熏陶及强化沟通。善于运用激励式的行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激励幼儿,让幼儿能够发展自己,从被动的“要我做”变成主动的“我想做、我能做”。


  结束语


  由来已久的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到底备什么,如何更好的立足幼儿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视角去看待幼小衔接问题值得我们再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