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安全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安全教育及管理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0-11-26 11:45

摘要:

  【摘要】宗教信仰是大学校园客观存在的现象,新时期信教学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和校园稳定。本文以云南师大外国语学院为例,由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和特点入手,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原因,并积极探索宗教信仰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出成效。  【关键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安全;教育管理  1.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一...

  【摘要】宗教信仰是大学校园客观存在的现象,新时期信教学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和校园稳定。本文以云南师大外国语学院为例,由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和特点入手,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原因,并积极探索宗教信仰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出成效。


  【关键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安全;教育管理


  1.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不断传入,社会上逐渐出现“宗教升温”的现象,但宗教信仰人口比例基本在10%-15%之间波动。国际社会调查合作组织(ISSP)201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比例仅为11.23%,与同年参与共同调查的41个国家与地区相比,中国信教人口比例较低。①可见,中国信仰宗教的人口没有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强而增加,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以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看一下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据2020年初对全院学生进行宗教信仰的排查来看,外国语学院共有学生1914人(本科生1563人,研究生351人),有宗教信仰学生20人(本科生18人,研究生2人),信教学生比例仅为1.04%,远低于中国宗教信仰人口的总比例,但不能说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极少。


  1.1宗教信仰显性人数较少,隐性人数依然存在


  在排查中,少数同学对自己的宗教信仰有明确态度,大多数则是遮遮掩掩。外语专业1.04%的宗教信仰,远低于我国信教人口比例。我们发现,不少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不愿意承认,所以我们用隐性人数来表述。


  1.2外来宗教信仰人数较多,本土宗教信仰人数较少


  调查数据显示,外语专业20名信教同学中,有5名信仰基督教,占25%;15名信仰伊斯兰教,占75%。宗教信仰类型较集中,都是国外传入中国的宗教,无人信仰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且女生16名,占80%;男生4名,占20%。


  1.3学生对宗教现象与民族习惯认知的界限模糊


  据数据显示,外语专业信教同学中,少数民族比汉族占比较大。20名信教同学中,汉族4人,占20%;回族15人,占75%;傈僳族1人,占5%。少数民族学生信教人数远多于汉族。此外,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的认知界限模糊,会把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混淆。


  2.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分析


  从以上高校英语专业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宗教信仰是高校中确实存在的現象,反映出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认知、思想追求等状态。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既有个人内部因素,也有社会等外部因素。


  2.1内部因素的影响


  (1)自我认知不足。大学阶段是青年人首次走向社会,并且形成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系的关键时期。②青年学生的三观正在形成,对一些现象还缺乏准确的判断。宗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得到了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大学生遭受挫折时,就有部分同学依托宗教寻求精神和心理的慰藉。


  (2)个性彰显需要。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新鲜事物极为好奇,且他们逆反和从众心理较重,这就让他们对宗教产生了特殊情感。有的同学觉得有信仰,参加宗教活动,是与西方社会“接轨”的方式;有的同学对宗教进行探索和了解,满足自己的好奇和渴求。大学生不管基于何种心态去信仰宗教,都是他们个性彰显的需要。


  2.2外部环境的影响


  (1)社会因素。“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社会现象。宗教的生存和发展,以大量群众信奉为前提。信教群众不仅是宗教的载体,更是主体,是宗教中最活跃、最具现实意义的因素”。③由于宗教的现实存在,必然有信奉和追随者,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部分同学受宗教的影响而对其产生了信仰。


  (2)家庭因素。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部分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有些家族有宗教信仰的传统,这种现象尤其在少数民族家庭尤为突出。


  3.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宗教信仰安全教育及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会议上指出:“要加强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④高校大学生信教关系到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加强对高校信教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尤为重要。


  3.1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马克思主义教育。利用思政教育,强化对信教学生的正确引导,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信仰。


  (2)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大部分出自于精神慰藉、心灵港湾、思想庇护的需要。很多信教学生的思想活跃但心理却很脆弱。因此,要利用心理学知识,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塑造健康的心理。


  (3)宗教政策解读及教育。很多信教学生对国家的宗教政策不了解,如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等。


  3.2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推动平台建设


  (1)环境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为个体价值和行为选择提供参照,而且对生活其中的个体具有软约束力,促使个体接受并践行相应规范。”⑤着力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信教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宗教信仰,推动和谐校园发展。


  (2)活动的组织。利用高校党团组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在活动中培养信教学生乐观的心态,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3对宗教信仰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


  (1)一生一档管理。对信教学生建立一生一档管理,全方位掌握学生信息,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政策宣讲、思想教育、心理引导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工作,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2)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将学校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组建服务团队,利用新媒体搭建平台,从线上线下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服务。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在新时代具有新特征,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挑战。高校应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用正确而科学的方式对其加以引导,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宗教信仰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推进高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引领大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