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工程技术类 > 工程硕士论文 > 正文

交叉学科生源全日制工程硕士双导师组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UC论文网2020-11-28 08:23

摘要:

  摘要:随着工程硕士招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关高校每年招收的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研究生逐年增加,现行的导师机制已经难以应对此类学生的培养。文章探索并实践了针对交叉学科生源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组机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交叉学科生源库、“校—企”导师库、交叉学科生源师生互选、双导师组动态调整、双导师组制绩效评价等方面在实施双导师组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并对双导师...

  摘要:随着工程硕士招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关高校每年招收的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研究生逐年增加,现行的导师机制已经难以应对此类学生的培养。文章探索并实践了针对交叉学科生源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组机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交叉学科生源库、“校—企”导师库、交叉学科生源师生互选、双导师组动态调整、双导师组制绩效评价等方面在实施双导师组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并对双导师组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对交叉学科工程硕士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双导师组制


  作者简介:屠远(1981-),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學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张建斌(1966-),男,陕西岐山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叶招莲(1978-),女,江西吉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气化学和环境污染控制。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交叉学科生源全日制工程硕士‘双导师组—动态课程—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研究”(编号:JGLX17_117),主持人:屠远;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LX16_088),主持人:张建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8)11-0081-05


  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我国工程硕士尤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取得了飞速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知识与能力要求等方面与工学硕士有较大区别。工程硕士培养更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相关行业、产业和企业培养硕士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程度的提高,各高校招收交叉学科生源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比例逐渐增高。传统的工程或工学硕士培养模式,尤其是导师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此类工程硕士的培养。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索交叉学科生源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机制、质量评价方法和导师机制,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探讨交叉学科生源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双导师组”培养机制问题。


  一、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组制”


  根据生源和培养目标的不同,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机制可以分为单一导师制、导师组制、双导师制三种不同模式。


  单一导师制类似于“师徒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1953年,我国颁布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管理办法》,确定了在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导师负责制,主要采用单一导师制。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主要由一位导师指导和负责,该导师的研究方向决定了研究生的学习方向。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但也容易造成研究生学术视野的狭窄[1]。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化和生源结构的变化,单一导师制已呈现出诸多弊端[2]。另外,单一导师制更适用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对于工程硕士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导师组制也称“复合导师制”“导师团队制”。虽然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用的名称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跨学科、多领域联合和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均表现为同一研究生由一个以上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导师指导,研究生在读期间能够参与多个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团队[3][4]。相对于单一导师制,导师组制培养的研究生不再受单一导师专业视野的限制,并能在多个导师的指导过程中,接触并融合多学科的前沿科技,在多个项目的交叉探索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更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


  双导师制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有关高校进行的导师制改革探索[5]。对工程硕士培养而言,一般采用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导师机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的校内指导和学术能力的提升,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指导。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这种导师机制已经较为成熟,得到了工程硕士培养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基本认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但是,对于交叉学科工程硕士而言,双导师制已不能完全满足其对学术和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他们现有的学科背景和未来的工作去向,不仅需要在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方面各有一位导师指导,而且更需要具有不同学科知识和工程背景的导师来共同完成指导过程。


  双导师组制是将导师组制和双导师制相结合,根据交叉学科工程硕士培养的客观要求演化而来的更为精细化的一种导师机制[6]。就工程硕士培养而言,双导师组不仅要求具有一定数量和学术背景的导师群体,拥有校内“学科导师组”和企业“工程实践导师组”两组导师,同时应该做到学术性和实践性并存,导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必须符合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进而确保交叉学科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二、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实施双导师组制的必要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洪流中,国家高度重视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在内的高等教育改革。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点,“双导师组制”是培养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有效途径,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第一,必须健全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指导机制,做到因材施教。跨学科专业的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由于本科阶段缺乏对所读工程硕士领域的系统学习,在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基本技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漏,因而在他们进入工程硕士就读领域时,普遍存在初期学习负担重、进入工程领域慢、学科跨越期长等问题[7]。但硕士就读期间能够用于补充专业知识的时间少,不仅要完成知识体系的转变,还要大幅度提高所读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因而,加强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显得尤为迫切。


  第二,必须健全导师辅导机制,提高导师群体在指导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中的效率。江苏理工学院的“双导师组制”,为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培养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学科导师组”的主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合理安排不同学科导师对学生进行交叉指导,使他们一方面可以学习本学科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在与交叉学科的衔接中进一步整合学科,做到在就读工程领域下的有机结合[8],最终使学生迅速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是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对于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而言,在本科阶段由于从未接触过所读工程硕士领域的工程问题,要在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中以新学科、新专业知识为基础,进入该领域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并非易事。“工程实践导师组”的导师可以从企业技术管理、工艺设计、生产实践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流程的实践指导,使研究生的实践不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而是深入企业生产的全流程,有利于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结合自身原有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提出更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方向,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必须健全包括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在内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十分清晰,其核心就是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最终也必须由用人单位来评价。因此,改革工程硕士的毕业学术条件和培养机制体制,提高行业产业和企业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是摆在工程硕士尤其是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三、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双导师组制的实践


  江苏理工学院自2012年起招收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和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2012-2017年的交叉学科生源占比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江苏理工学院近年来交叉学科生源占比保持在20%以上,且呈整体上升趋势。如简单套用传统的双导师制,很难让这些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在2.5-3年的学制中完成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内容,更达不到行业及企业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为此,江苏理工学院探索采用了针对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组制,充分利用交叉学科生源知识和能力结构复杂多样的特点,促使他们根据已有学科基础,尽快掌握实现就读工程领域培养目标所需的专业知识,提升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双导师组制包括建立交叉学科生源库、“校—企”导师库、交叉学科生源师生互选、双导师组动态调整、双导师组制绩效评价等内容。做法如图2所示:


  (一)师生互选机制


  1.建立交叉学科生源库。江苏理工学院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结构较为复杂。以环境工程领域生源为例,除了约20%左右的环境类生源外,其余生源的专业背景大部分为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园林设计、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因此,建立交叉学科生源库,摸清他们在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现有的实践或动手能力、未来的就业意愿等信息非常必要。具体做法是:研究生处统一建立交叉学科生源信息系统,新生入学后2周内完成信息录入,相关工程领域所在学院对每一位交叉学科生源的信息进行核实,最后由学生确认进库。


  2.建立“校—企”导师库。对现有校内导师按照实际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进行分类,建立健全导师信息库,并从中遴选出校内主导师和学科导师。校内主导师的任职条件为:在相关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与特定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相关的在研项目和一定的经费保障,校内实验条件完善,校外合作基地齐全。校内主导师由校学术委员会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进行遴选和聘任。校内学科导师的任职条件为:在工程硕士培养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功底和某一方面具有特殊能力,现从事的科研工作与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具有交叉和互补性,愿意为相关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做出贡献。校内学科导师由相关工程硕士领域所在学院遴选和聘任。企业导师从江苏理工学院现有的38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交叉学科生源的学术背景行业和企业、研究生实践基地等单位中遴选,建立企业导师库。企业导师的任职条件为:在相关企业和工程中实际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具有丰富的设计、工艺、工程和管理等经验,愿意为工程硕士尤其是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做出贡献。根据交叉学科生源的数量以及学科种类对校内学科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动态调整。三类导师在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分别起到主要指导、学科支持以及企业指导的作用。目前,江苏理工学院已建立和完善了54名主导师、46名学科导师和68名企业导师的“校—企”导师库,基本可以满足建设交叉学科生源双导师组的要求。


  3.交叉学科生源师生互选。与大多数工程硕士培养高校一样,江苏理工学院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与主导师的互选工作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进行。不同的是,交叉学科生源在确定主导师后,还需要与主导师一起,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能力特点,在“校—企”导师库中选择合适的“学科导师组”和“工程实践导师组”。“学科导师组”成员包括主导师、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以及交叉学科专业教师,主要负责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专业知识的衔接与新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工作。“工程实践导师组”成员主要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其他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一线生产骨干,主要负责提升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和指导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多,同时,接触企业、工程实践和企业导师的时间也更早,有利于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培养。


  (二)培养机制与模式


  1.双导师组动态调整机制。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在选择了“学科导师组”和“工程实践导师组”等导师后,在执行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学内容、选修课程、补充课程、实践计划等培养方案调整和导师成员调整的情况。江苏理工学院的做法是: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可以在每学期初由学生和主导师提出,工程领域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執行;在第四学期前,学生提出主导师调整的,由学生和主导师联合提出,报工程领域和研究生处审核;学科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调整,由主导师负责。实践表明,双导师组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调动主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2.“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江苏理工学院“双导师组”培养机制是在“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9](以下简称“四结合”模式)下进行的。该模式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研究生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研究生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整合。“双导师组”制贯穿在“四结合”模式中,为交叉学科生源的课程设置、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过程中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调整方案和培养机制,有效加快了学生的专业适应以及能力提升的速度,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以“工程应用和高技术高技能”为特征的复合型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文化建设


  双导师组制是对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的一种新的尝试,三类多名导师构成一个团队共同指导一名研究生,团队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导师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科研基础设施和实践创新设施等硬件建设所涉及的规则,成果署名和发表、学术交流、科研经费使用等软件建设规则。江苏理工学院在实践中提出了以主导师为组长和学术道德负责人、实事求是、多层次学术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团队文化建设机制,研究生处及时处理团队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导师团队文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四)质量保障


  交叉學科生源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组制的实施效果评价机制,直接影响到双导师组制的实施效果和生命力。江苏理工学院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来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具体做法是:在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毕业前2个月,学生必须填写工程实践总结表和双导师组制意见表,主导师填写双导师组制绩效评价表。相关工程硕士领域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处对上述三份表格进行详细审核,对每一位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相关评价结果作为某一双导师组未来招生计划数、优秀导师和研究生推荐、优秀毕业论文等的评价依据。


  导师机制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理工学院在“双导师组制”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表明,该机制对交叉学科生源的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一方面,有效提高了交叉学科生源的职业能力,毕业时都能高质量对口就业,在一年一度的“江苏理工学院合作企业座谈会”中,企业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随着培养机制的健全,也促进了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在众多合作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评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其中,常州翔宇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还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企业工作站”。这些做法及成效,对交叉学科生源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较好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