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法学法律类 > 国际法论文 > 正文

国际法课程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方法探析

来源:UC论文网2020-12-05 11:47

摘要: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国际法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法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秉承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本文以国际法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天然联系为前提和基础,探讨在国际法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国际法;课程思政;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2  在国际视野下,...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国际法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法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秉承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本文以国际法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天然联系为前提和基础,探讨在国际法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国际法;课程思政;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2


  在国际视野下,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体现,也是国际法教学和学习中应有的情感支撑。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由此可见,爱国主义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是具体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一、国际法课程的主要内容


  国际法课程的内容始终以国家为中心和基础,在国家主权独立和主权平等的前提下,一国独立自主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类型不同、内容各异和形式多样的国际关系,国际法就是调整这些国际关系的国际规则的总称。国际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法的一般理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上的国家及国家责任,国际法上的个人及国际人权法律制度,国家领土的构成及领土的取得和变更,国际海洋法,航空法,外层空间法,条约法,国际组织、外交与领事关系法律制度,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律制度及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等法律制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掌握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重要国际条约的主要内容,具备国家视野,胸怀祖国,理解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运用国际法知识简单分析和评论国际事件和国际新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国内外法律问题的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的利益。


  因此,国际法的教学目标之一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才能使课程思政教育有的放矢,将国际法学的专业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政教育有效结合。


  二、国际法课程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天然联系


  随着国际环境、国家和社会环境以及校园环境的不断改变,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需要进行重新评估和考量,对于教学目的和手段也需要进行重思考。国际法学科更贴近国际关系和国际实践,其内容和特点适合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也更加适合将专业课的内容和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在学习国际法的有关原则、规则与制度的过程中,在涉及国家领土争端、海洋权益的维护、外层空间的利用、国际人权保护等领域相应国际规则的确立、适用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国际利益集团的博弈,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学生需要明确我们国家对相关国际法原则、规则与制度的立场、态度与观点,需要了解和理解我国在参与国际谈判与国际规则的制订过程中所坚决维护的核心利益和重要问题。而这些都根源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国家利益的认同与自觉维护。


  由此可见,国际法的内容与国家、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胸怀祖国,心中充满对祖国的敬爱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内容——主权平等,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三、將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国际法课程中的教学方法


  将爱国主义融入国际法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观看相关影视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增加学生对国际法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增强对爱国主义的深切体会


  在国际法教学过程中,讲授国家责任这一问题时,及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倪征燠》。通过人物介绍及其经典的相关案例向学生展示其专业能力、爱国精神。学生在观看纪录片时也被倪征燠先生的爱国情怀、人格魅力、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所感染,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在讲授国际海洋法、外交与领事关系法律制度的内容时,推荐学生课后阅读书籍《海权论》《淡泊从容莅海牙》《看世界》《在彼处:大使演讲录》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写感受,反思自我,增强思考力,开阔学生胸襟。


  (二)回顾历史事件,将课程的具体内容与著名的历史事件相联系,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在国家领土、领海划界内容的授课过程中,强调我国的领土包括领海,领海同样神圣不可侵犯,向学生讲述一些领土、领海纷争的典型案例。并且让学生收集案例,形成班级案例库,进行学期末的案例大讨论或者大论坛,增强学生的国际法案例分析与研究能力。在讲授外层空间法内容时,回顾了我国的航天发展。从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两弹一星”工程,“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到“嫦娥”探月工程和未来的火星探测计划,使学生们更加明确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与钻研态度其实来自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通过回顾这些历史事件和成就,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与本年度重大时事新闻事件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体会国家的内涵和对祖国的热爱


  在课程涉及国家构成、国家的继承和政府的继承内容时,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的历程,加深学生对国家和政府的理解。在涉及国际组织内容时,结合新形势下,我国的大国风范和大国责任,重点讲述我国在新形势下制定政策应变能力,面对危机组织能力,举例子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深,深刻理解国家内涵,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翻转课堂——学生讲述与国际法课程内容相关的爱国故事


  爱国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不能由教师进行单方面说教和强行灌输,而应当由学生主动讲述感动自己的爱国故事。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讲述爱国主义故事,增强学生内心认同感。在课程国家涉及海洋权利的内容时,根据课程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对国家的理解讲述自己收集的爱国故事,同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什么是爱国,怎样做是爱国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收集爱国实际,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展示。通过学生讲述和聆听其他同学讲述,深刻理解爱国的内涵,加深爱国情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四、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国际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


  国际法课程思政教改以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国际法课程的具体内容,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时事新闻将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融入教学环节,使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国家的力量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自觉关心国家发展。


  (二)加深学生对国际法专业知识的理解


  法律知识本身枯燥,国际法知识更是脱离日常生活的实际,实务的可操作性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许多学生对国际法并不感兴趣。课程思政教改以来,在课堂上将具体的国际法内容与中国相关的各类事件结合在一起,使国际法知识顿时鲜活了起来,许多学生对国际法产生浓厚兴趣,主动关注国际新闻,并能用国际法知识简单分析和评论国际事件。


  (三)使学生能够将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法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需要,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国家的法治进程与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法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法学专业与国家的发展关系紧密。通过在国际法课程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加明确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学专业更是肩负国家法制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维护安定秩序的社会责任,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更应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更多的担当和更大作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国际法专业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引领法学专业的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爱国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及人民的利益,作为未来的法律人为国家的法制建设而奋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