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数学建模论文 > 正文

培养小学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来源:UC论文网2020-12-12 10:27

摘要: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模型思想建立是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数学建模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更应引起重视,探索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去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何去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如何去提升数学建模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模型思想建立是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数学建模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更应引起重视,探索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去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何去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如何去提升数学建模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也充分的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并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


  一、见缝插针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客观、冷静、理性审题


  经常听到高段老师评价孩子不会审题,不会思考。而这部分学生只会模仿例题,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去做,所以错误率很高。其实这都是孩子平时缺乏了思维训练,才会感性的去理解题意,而不是理性的分析题目。想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安排课程去训练,充分利用教材和课本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它们至少要租几条船?)这是小学数学建模中一个很典型的例题。通过对例题的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模型带来的好处,还大大的提升数学实际应用度,更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优化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画图摆一摆等方式解决问题,但这还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教学,因为学生还没有得到思维训练。在引导学生审题时,我们可以深挖“至少”和“最多”这两个关键词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怎么去寻找它们的关系,那就可以让学生亲自经历一次这样的探索过程。在理解“每条船最多坐4人”时,学生可知“如果每条船可以坐4人、3人、2人、1人”,那么通过画图学生就会发现“要租6条,8条、11条、22条”,或者每条船坐的人数不等从而画出的船数,最后发现并得出结论:只有每条船坐满人时,才能租最最少的船,做出最优决策。而在挖掘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脱离生活经验,远离感性判断,理性的去分析题意,开展实践活动,其实就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探索过程和思维训练,通过大量的数据,再经过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二、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完整地经历探索过程,选择最优方案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目前的教学课堂中,老师采用得较多的依旧是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明显,但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在遇到优化问题时不能进行缜密的思考和运算。


  如:三年级上册《运输方案》:用载质量2吨和载质量3吨的亮亮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刚好运完8吨的煤。这样的题其实从一年级学生就开始进行这样训练了(请填上合适的数2×()+3()=8),但是在到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求出一个答案就可以了。要解决运输问题主要是制定出合适的派车方案,这就需要学生有严密且有序的去制定方案,让学生独立通过列表计算、整理数据,再选择最优方案。


  三、培養学生总结归纳,灵活运用解决同类型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但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正如抽象出的数学知识是同一类的。我们学好数学不只表现为能解决好这一个问题,更多是通过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数学模型进行分类。


  如:我们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遇到的锯木头问题(一根木头10米长的木头平均锯成5份,每份长多少米,至少锯几次?)最开始我们需要通过画图或者摆学具等具体的行为动作来求出至少需要锯4次,而后遇到的爬楼梯、男女排队,直到五年级的植树,我们才将这一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方法也是基本一致。再比如:我们再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是采用割补法将其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同样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方法迁移到求梯形公式。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都需要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去发现事物的共性并抽象出来,通过多次的反复思考和积累,去感悟分类思想,培养概括的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学生的建模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去提升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加强思维训练,融合多媒体技术,给孩子更多方面的建模知识,积极探索教学策略,以达到培养孩子的数学建模能力,也为孩子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