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正文

试从鲁迅和莫言的创作看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

来源:UC论文网2020-12-14 09:50

摘要:

  摘要:当前,我国最具文学代表性的作家是鲁迅和莫言,其基于中国文学的民族化趋势中,基于创作观念与创作实践上着手进行民族化路径探索,从而创立出特征鲜明的民族性文化作品。文章从世界视域下的民族化、民族化精神、民族化形式资源等方面论述,从而更加清晰明了的从鲁迅和莫言创作中,洞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  关键词:鲁迅;莫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化  前言:民族化过程就是作家、艺术家努力开发和体现民...

  摘要:当前,我国最具文学代表性的作家是鲁迅和莫言,其基于中国文学的民族化趋势中,基于创作观念与创作实践上着手进行民族化路径探索,从而创立出特征鲜明的民族性文化作品。文章从世界视域下的民族化、民族化精神、民族化形式资源等方面论述,从而更加清晰明了的从鲁迅和莫言创作中,洞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


  关键词:鲁迅;莫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化


  前言:民族化过程就是作家、艺术家努力开发和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性内涵的艺术追求、艺术创造过程。中国现当代民族化文学作品始终是一个历程久远并且具有争议的问题。正如先前作者所说,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文学作品区域成熟的标志。因此,评价中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应该深入探讨中国文学的民族化趋势。莫言与鲁迅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通过分析二者创作文学作品的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学向着世界化的进程发展,同时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


  一、世界视域下的民族化


  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能够看出鲁迅与莫言经典作品的成绩,并且具有强大的文学创作观念。鲁迅与莫言在文学理论上的创作方式分别表现出自不待言,以创作谈、序跋、讲演等方式,并且创作成果丰硕。当前,我国文学环境落后,文学作品创作没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又不能借鉴国外经典案例,是我国文学创作的桎梏。鲁迅在创作初始阶段,基本上是依靠仅有的医学知识和大量国外作品,其创作出与国外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狂人日记》,并产生深厚的影响。在《药》这个作品中,将安特莱夫的阴冷表现的淋漓尽致。鲁迅此后的文学创作表现出脱离国外作家的现象,并且逐渐形成圆熟的写作技巧,使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感受到深刻的人物刻画。回顾往期莫言的大量作品,能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其笔墨犀利的写作风格。莫言认为:我国文学作品相比于西方作家在文学技巧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毫无疑问其写作过程中受到西方作家写作技巧的影响。


  基于此,可以看出鲁迅与莫言具有相似的民族化路径,首先,借鉴西方文学的先进写作技巧,随后,深刻认识到局限于借鉴的劣势,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突破,进而吸取中国传统文学的经验,在西方先进写作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融合下,形成具有自身写作特色、民族性鲜明的文学作品。


  二、民族化精神


  从具有地域特征的乡土生活入手深入刻画人物特征,将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出来,在描写的过程中,民族特征与民族精神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因此,可以将民族理解为乡土。某种程度上应该将中国文学视角适当的进行扩展,但是中国农民数量占国家总人口的大多数,能够将中国民族中最核心的因素表现出来的就是乡村自然风光、风物民俗以及民间的生存状态,所以,中国文学民族化的重要路径就是在乡土文学中引进地域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乡土文学创作最成功的就是鲁迅,其具有开山作家的美誉,随后基于鲁迅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影响下,王鲁彦、许钦文、彭家煌等作家相继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乡土地域特征,因此,鲁迅对中国乡土小说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


  真正的民族性是对民族精神的表达。从作品浙东水乡的风水特点、生活状态、人情风俗等方面,鲁迅将自然民族性展现出来,从而将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写出来,由此得出“国民性”。鲁迅文学艺术生涯中早就表达出“国民性”的关心,后续写作中其将作品主题基調定在“改造国民性”上,能够看出鲁迅冷静、深刻、独到的中国国民性剖析,是很多现代作家难以企及的。鲁迅在中国乡村人民生活以及人民生存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揭示、汲取中国国民性。然而,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让世界人民所理解并且展现出国民的独特性,是因此其写作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是很多当代作家盲目追求新潮跟随西方写作方式,在作品中表现与中国生存现状相悖的内容作品,二者之间不能相提并论。当前一些作家表达现代精神的方式,与早前中国图解政治概念的创作方式基本上没有差别,但是,毕竟远离西方生活,并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西方生活现状以及文化背景,因此,作品中经常出现内容模糊,既不能感受到西方文学的魅力,也不能展现中国乡土气息。


  三、民族化形式资源


  民族化形式资源就是作者能够吸纳民间的文学样式,同时、作者能够吸收以及利用其他民间文艺形式,从而创作出新颖的文学艺术作品。长期以来这种方式成为文学艺术化的主要方式。从说书、戏剧、美术等民间文学艺术中,鲁迅与莫言汲取了极大的宝贵经验,使作品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内容上与形式上的民族化。


  相比鲁迅的写作方式,莫言受到艺术影响比较大的是说书,例如,《檀香刑》中的表达,这种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逐渐成为明确的追求。尤其在莫言的长篇小说中,通常有一个故事讲述人,讲述人与传统说书人的身份特征相一致。莫言说书与鲁迅说书方式的差别,是莫言将传统说书中“有说有听”的叙事模式继承下来。说书具有强烈的现场表演性,在表演的时候说书主角应该关注当场听众的反映,由于是现场表演的方式,因此,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给予表演者临场发挥的机会。观察莫言的小说可以发现,由说到听的转化模式是小说特点,基本上都是将好听的故事分配给讲述人。


  小说创新的起源来自于对一些不起眼文化的吸收。鲁迅与莫言基于不同的民间文化。经过创新与研发后,将作品的鲜明特征展现出来,建立其更加丰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结构。诚然,随着中国社会改革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我国农民人口逐渐减少,年轻的作家没有丰富的乡土经验。但是,尽管如此相信青年文学作家在不断努力下,能够创造出其他民族化文学作品的发展路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鲁迅与莫言的民族化创作道路是无比正确并且行知有效的,二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是值得广大青年人学习的[3]。


  结论:综合上述文章内容,鲁迅与莫言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中人民思想的结晶,经过深入分析二者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需要结合更多的乡土文化。现代社会发展中类似于乡土朴实、坚定、刚毅的品质是当前社会中缺少的优秀品质,希望在文学艺术思考的同时,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宏观理解。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