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传统文化论文 > 正文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探讨

来源:UC论文网2020-12-14 09:52

摘要: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  一、上古易经到清代的古代公民价值观梳理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的智慧精华,为我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断流,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  伏羲被称为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伏羲画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原始的思维方法,这也是被称为中华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


  一、上古易经到清代的古代公民价值观梳理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的智慧精华,为我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断流,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


  伏羲被称为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伏羲画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原始的思维方法,这也是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经典中的经典的《易经》的核心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所创立,孟子等先贤所丰富的儒家思想价值观逐渐开始兴起。


  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的学说融合了法家、道家等多文化精髓,“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廉”“温良恭俭让”等价值观逐渐成为了古代公民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的价值观称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宋代,随着佛教的传播,道教、经学的发展,三教思想逐渐兴盛,官方也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学为基础的理学思想。到了明代,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强调“知行合一”“心即是理”“致良知”的心学成为社会主流的思想。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一直延续到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


  二、世界潮流影响下的近代公民的价值观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西方文明猛烈冲击古老的东方文明,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闭塞与落后。近代中国的公民思想受世界思想潮流的影响,一批有识之士勇担救国大任,积极谋求民族独立。以农民阶级为主的受基督教影响的太平天国运动、由地主阶级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倡的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同程度体现了当时的人民对于富强、民主的渴求。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民主义”,并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德先生”“赛先生”大行其道。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了当时主流的一种社会公民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精炼的内容为全体社会公民提出了行为准则、奋斗目标以及价值追求。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來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此,笔者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层面上的要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提炼出中华传统文化下的“忠“孝”“法”“和”“信”“格”六个关键字,体现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


  (一)国家层面:忠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是指对事物做到至功至诚,尽职尽责,始终如一的美德。“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忠”的主要内涵。孔子所强调的“事君以忠”,应回归到对国家的忠诚。林则徐虎门销烟、文天祥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践行“忠”的价值观的典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献一生之力,为国尽忠是我国古代无数仁人志士毕生坚守的信条。


  新时代下,“忠”被赋予新的内涵。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因此为党和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成为新时代“忠”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诸葛亮《兵要》中的一句话“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说明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极端重要性。“忠”的时代含义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二)社会与家庭层面:孝、法、和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首先是要保证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然后要保证他们内心的快乐,在行为上不违背他们的意志。孝的概念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诞生,“百善孝为先”,“孝”与“忠”并称为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可见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正如《木兰歌》中所提到的:“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孝也可以是广义的孝,它不仅仅包括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包括社会上的老年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新时代下的“孝”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的同时,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和新的活力,是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个人在孝敬自己长辈的同时,也要推己及人,对社会中的老年人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


  我国古代先贤有很多对“法”的论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言:“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的重视和推进一以贯之,多次引用我国古代关于“法”经典名句,例如“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令在必信,法在必行”“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等,旁征博引地阐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法”的内涵并加以现代化的推陈出新。作为公民个人,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家庭之和睦、社会之和谐、世界之和平均与“和”息息相关,万物相和谐才会生长。“和”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人民孜孜向往和追求的生存状态。


  “和”是中国相较于西方显著不同的一种价值观,中和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现场千人排出的“和”字,向世界传达中国人“和而不同”“和为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和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多次引用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国之间、文明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君子和而不同”,“和”一方面是在对待问题的看法上不需要与别人保持完全一致,不需要一味地迎合别人,另一方面是能够承认存在的客观差异,尊重不同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


  (三)个人层面:信、格


  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里写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信”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之一,中华民族历来讲求以真诚之心,行诚信之事。《春秋毂梁传》中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从“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取信”等例子也可以看出,不論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诚信都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信息化时代,个人的诚信状况被电子征信系统记录,“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公民个人应当坚守“信”的价值观,诚信待人,信守承诺,做到言行一致。


  “格”即“格物致知”,也就是学习研究的意思,源于《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南宋大儒朱熹将“格物致知’懈释为通过刻苦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是一种精神。古代有王阳明格竹,现代丁肇中也提出来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格”一方面要求对事物的探究有足够的细致,有足够的耐心,能够不急不躁,最终获得知识与经验;另一方面要求对探究事物时做到心无旁骛,在工作中如果不能做到专注,很可能会陷入短期利益的陷阱中,丧失做出长远规划的能力。


  在公民个人层面,“格”就是要专心致志完成一个既定的长远的目标,保持定力,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沉下心发奋研究和学习。


  四、结语


  “忠”“孝”“法”“和”“信”“格”六字,是公民个人对国家、社会、家庭及自身层面的价值观归纳总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概括的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中国公民都应将忠于祖国、孝老爱亲、维护法治、和谐相处、诚实守信、格物致知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