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工程技术类 > 工程硕士论文 > 正文

导师团队协同指导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1-01-07 08:23

摘要:

  [摘要]通过对多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的服务国家特需项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组建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对研究生进行培养,解决目前传统单导师制和双导师制在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弊端,以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国家特需项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为例,以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交叉型高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建立基于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的组建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特需项目领域工程...

  [摘要]通过对多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的服务国家特需项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组建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对研究生进行培养,解决目前传统单导师制和双导师制在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弊端,以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国家特需项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为例,以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交叉型高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建立基于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的组建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特需项目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


  [关键词]国家特需项目;多学科导师团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8年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普通项目“基于多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DYY18189)


  [作者简介]张广淵(1974—),男,山西大同人,博士,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赵峰(1979—),男,山东聊城人,博士,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机器人工程研究;王国锋(1973—),男,山东临沭人,学士,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三维仿真分析、工艺装备及自动化、内燃机测试技术及工业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45-0-02[收稿日期]2020-05-13


  服务国家特需项目的领域类工程硕士培养是在复杂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背景下,为迎合领域内多学科知识架构的交叉融合背景而设立的。其重点是要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应用型高端领域内人才,这也是项目立项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为我国领域内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举措。这也使得在服务国家特需项目的领域类工程硕士培养中,通过导师团队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应用型人才成为一种新途径。


  一、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导师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以传统单导师制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为主要方式。


  (一)传统单导师制


  自我国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在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面,单导师制一直是我国主要实施的导师制度,也被顺延到专业硕士和服务国家紧缺项目领域类工程硕士培养中。单导师制有其优点,在研究方向持续性和延续性方面,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方面等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学生在研究深度方面的进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单导师制也有其缺点,始终跟随一名导师学习,导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会深深影响学生的思路,这种固有的已成型的体系有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服务国家紧缺项目也要求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多的精力投入并建立与学术型硕士不一样的培养体系,更重要的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


  (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一名研究生同时拥有两个导师,一个是校内导师,另一个是校外导师,研究生要求在研阶段必须有一定期限的校外单位实习经历。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重点优化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方法和能力,同时也考虑部分实践工程能力的培养。校外导师重点工作是配合校内导师重点对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行提升,增加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实施双导师制框架和基础搭建的很好,如果按要求实施,确实能解决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实践能力要求所存在的问题。但是,从国内各高校实践来看,双导师制并未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


  校外导师大多是兼职挂名,部分高校聘请校外导师仅为走形式,学校对校外导师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校外导师不能积极参与学生的指导工作。实习期间的指导深度不够,校内校外导师之间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双导师的指导相对比较独立,并没有真正融合。


  二、多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的服务国家特需项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山东省在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中领域类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结合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领域类工程硕士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特点,探索建立多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机制,逐步提升研究生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


  1.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组建。基于本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中电气电子方向,利用学院学科优势,跨专业组建包括船舶电气、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物联网、机器人、计算机和大数据等研究方向的综合指导导师群,再结合校外企业导师群,针对学生培养方向和培养特点,在导师群中抽调3名以上不同学科方向的导师组成某一领域应用研究方向的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并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目前在“船舶电气+电气工程+电子信息”“机器人+计算机+物联网”“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物联网”等多个导师团队建设方面已初具雏形。


  2.以导师团队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建设。导师团队建立后,研究生指导名额按团队分配,学生的培养目标、选修课程、研究方向、小组学习与项目协作均以导师团队研究生群体为基础,实施在不同学科下导师和学生的n对n指导和学习,实现以学生团队和导师团队为基础的群体性发展和培养模式建设。


  3.导师团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促使导师团队按照统一的方向、统一的标准实现统一的目标进行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科学评价机制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为针对导师团队培养工作而设定的导师团队评价体系;其二为所培养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培养工作绩效评价和成果评价机制、研究生导师团队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


  三、具体实施


  学院各方向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分别由一名导师作为团队负责人牵头组建,该导师必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较高学术专业水平。团队规模为3~5人,团队成员由交叉学科人员组成,应包含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团队成员为有明确科研项目的教师,并与其他团队成员有项目交叉与合作,有可支配的充足的科研经费。


  建立研究生指導名额分配制度,对研究生名额向导师团队倾斜,并制定相应扶持与倾斜政策鼓励导师团队指导和学生团队集体学习、参赛和科研,实现以学生团队和导师团队为基础的群体性发展和培养模式建设。


  通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建立合理的导师团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导师团队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应与研究生实际培养质量结合,通过团队指导工作、学生竞赛获奖、师生项目立项、师生团队发表论文专利等多指标综合评价导师团队整体工作绩效,并由导师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考评,建立合理的有助于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导师团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引导和鼓励教师团队集体指导,学生集体备赛;引导教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团队承担的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要求导师团队成员共同制定本团队所指导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分工合作,协同管理,共同指导和培养。引导校内外导师团队合作共同指导,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到相关企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四、结语


  本文对多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的服务国家特需项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组建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探索建立基于导师团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评价等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方案实施近两年来,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019年硕士生团队获得挑战杯、“互联网+”等A类赛事国家和省级获奖,在校硕士生已发表多篇SCI二区论文,在各类奖学金评比、专利申请授权、软件著作权申请质量和数量等方面也有大幅度提高。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