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 > 正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训课程设计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1-01-23 08:36

摘要: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全球贸易投资大国地位的奠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培养具有扎实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需求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分析指出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挖掘产品卖点与营销的能力、锻炼学生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全球贸易投资大国地位的奠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培养具有扎实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需求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分析指出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挖掘产品卖点与营销的能力、锻炼学生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鉴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可以从实验课程时间安排、实验课程软件选用和实验课程考核的角度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同时,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相关专业竞赛学时,以构成完整的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环节。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课程;专业竞赛;专业技能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导致有些本科院校失去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不足。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欧盟、美国等高校毕业生约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而我国只有约40%高校毕业生是应用型人才,60%为学术型人才。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外贸出口情况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自2009年起,我国就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按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超过4.62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和进口各增长9.9%和15.8%,进出口总额达到全球份额的11.8%,我国再次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这说明我国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仍较大,同时我国国际贸易结构的改变和投资规模的扩大也对国际积极与贸易专业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应聘人员不但能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也能熟悉国际经济法及国际贸易商业活动惯例,更要求学生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和实务操作经验。


  本文拟通过分析探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设计的一些因素,进而对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进行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系统设计提出若干建议。


  一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等,其中前两门属于理论课,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也是其他实践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设计上,很多高校对该课程安排相对较多的课时量,但往往都是理论课时,学生无法通过实际业务操作感受真实的贸易环境。有些高校虽然专门开设诸如“进出口模拟操作”或“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等实验课程,但学生只是在电脑上使用既定的软件,以既定的程序模拟进出口商品相关交易环节的操作,所以存在诸多问题[1-3]。


  (一)实验课程时间设计存在缺陷


  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程需要学生已经学完“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函电”“海关实务”等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实验课程基本上都被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学习。但学生在此阶段往往面临考研、工作实习等相关问题,导致上课出勤率不高,实验课程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实验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间安排上存在脱节现象,两者之间一般会间隔一到两个学期,而之前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时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相关贸易交易程序,所以对实务课程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从而导致严重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课程软件与现实贸易差距较大


  目前国内各高校国贸实验课程使用的软件主要有TMT(TeachMeTrade)和SimTrade等。TMT软件以一笔完整的出口交易操作为主导,让学生在电脑上进入一家贸易公司并以公司实习生身份体验一笔出口业务操作全过程。涉及内容较广泛,包括交易磋商、成本核算、信用证审核、单据填制等。但该软件内容更新需要时间,各项费率(如海洋运费等)、汇率等与现实差距较大,配备题目答案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发现教学内容与现实会有脱节,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通过在互联网上构建国际贸易的虚拟环境,让每个学生在登陆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后,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不同当事人(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各角色在既定的规则下自由地进寻找业务伙伴、交易的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商务活动,最终达成目标。这一软件虽然与现实贸易环境比较接近,但是,仍然局限在制单、邮件往来等方面的模拟与练习,现实的国际贸易还涉及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环节,这些都无法在学校实验室的电脑上实现[4-6]。


  (三)实验课程无法锻炼学生的综合贸易技能


  真正的国际贸易人才需要掌握很多技能,包括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进出口业务实务操作知识,良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挖掘产品卖点以及推销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在展销会上布置展位吸引客户的广告及审美能力等等。以上所列举的并不完整,只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基本的技能。但这些能力是无法在实验室,通过虚拟仿真的实验系统得到锻炼的。因此,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开拓新思路,在完整、真实的贸易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7-9]。


  二参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类学科竞赛训练的必要性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全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安徽省教育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经过省内高校申报和推荐和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估,发布“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A、B类项目列表”,其中有些非常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参加的专业竞赛。如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大学生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等等。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涉及国际商业计划书撰写、国际商品展销会展位设计与产品陈列布置、全英文国际商品发布会、全英文国际商务合同沟通与洽谈四个环节。安徽省大学生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则以实际达成的大额国际谈判合同为案例,让学生经过赛前准备后,进行包括初赛的全英文谈判准备汇报和现场模拟谈判,评委主要是外贸企业高级经理,包括该谈判实际案例合同的谈判人员。未来国际商务(英语)谈判精英全国赛的谈判也是以实际合同为案例,要求学生提交文字性的谈判方案,现场用英文进行谈判,代表我国相关部门进行国际谈判的专家评为会进行英文提问。所有这些比赛,都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赛前准备。所以参与这些专业学科竞赛,对涉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以国际贸易技能大赛为例,进行说明[6-7]。


  (一)培养学生挖掘产品卖点与营销能力


  国际产品卖点一般与产品的功能有关,但仅仅描述功能是无法吸引客户的。因此,深度挖掘有效且有吸引力的卖点非常重要。在国际贸易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中,学生在撰写产品策划书时需要仔细思考产品卖点所在,如针对产品的目标群体不同,设计不同的包装或产品规格,突出产品的制作工艺或原材料等等。在展位布置环节要围绕产品卖点进行规划以突出展示产品特色,吸引客户来到自己展厅。同时,在国际商品展销会期间,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来到自己展厅。或许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走出自己展厅,在人流密集的区域派发公司名片,积极地与有意向的客户交流,带客户来到自己的展厅,争取拿到客户的名片并进行深度交流。事实上,在现实贸易环境中,展销会是企业发展新客户、拓展贸易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比赛,会有很多基于实际的思考,有效锻炼学生挖掘卖点的能力、营销沟通能力等,为未来走向国际业务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8]。


  (二)锻炼学生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包括进出口商品包装、贸易术语、运输、保险、支付等内容,每个知识点内容都很多,且知识点之间关联度高,很多学生在学习后面内容时,就遗忘了前面知识点内容。此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走上业务岗位时,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也是必备技能之一。学生通过参加国际贸易技能大赛,在产品发布会与商务沟通洽谈环节,全程使用英语,用英语介绍公司与产品信息,用英语与采购商洽谈贸易,洽谈内容涉及实务知识的各个方面,尤其突出对贸易术语、产品价格、支付方式等内容的考核,最后还会象征性的与学生签订合同。整个流程模拟现实的贸易环境,可以比较完整地考查并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英语听说能力。


  (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现代企业大多是以完成项目为日常工作和考核指标,企业通常同时运行多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需要三到五人、甚至更多的人共同完成。因此,是否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是否能够完成。国贸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室里模拟现实的业务环境时,都是自己去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团队合作的部分。通过参加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无论是撰写策划书,还是布置展位、产品发布会等,都需要团队合作。在每一个环节,每人分工负责不同部分,最后不是简单的加总,而是要进行协调并统一。多年比赛后总结发现,参与了这些专业学科竞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做事主动,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强,就业容易,很多参赛同学走上国际业务岗位后,很快成为业务骨干[9]。


  三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实训课程设计建议


  针对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赛的优点,笔者建议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的设计,分为实验课程和专业技能大赛两个部分,每个部分课时为36或54课时,每周两到三课时。


  (一)实验课程的设计


  第一,实验课程时间安排。建议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都安排在大三学年的上半学期,此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两门课程的关联度非常高,学生同时进行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对两门课程的把握和巩固。但是,由于实验课需要以实务课为基础,可以将实验课程安排在十到十八周,学生在前九周已经学习部分实务知识,尤其是已经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等基础知识,再上实验课程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实验课程软件选用。虽然目前实验课程所使用的TMT与SimTrade两款软件,都不能完全模拟真实的贸易环境,但是里面关于国贸实务专项知识的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在选用软件时,建议选取时效性较强的SimTrade,仿真性较高。


  第三,实验课程考核。实验课程主要是在实验室完成,在使用SimTrade软件时,系统会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给出分值。鉴于实验课程只是实训课程的一部分,因此,分值也只能占50%。


  第四,实验课程创新。根据安徽财经大学“新经管”建设的要求,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鸿富有机硅有限公司共同创办“鸿富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学校提供实验室场地、企业提供产品和实习基地,校内教师督导、企业外贸人员授课,校企人员共同制定以“校内实训、校企联合培养、校外顶岗实习模式”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的实务课程培养方案。该实验室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成功建设了有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平台。该实验课程突出课程结构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构建了“实习基地+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的双平台”配合“报关方向、单证方向、国际货代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形成了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二)国际贸易技能大赛的设计


  为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20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规定每个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十个竞赛学分,并详细规定每个学生参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专业竞赛,或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可获得的具体学分。如,一个学生在国家级国际贸易技能大赛中获奖可以获得八个学分的奖励。国贸技能大赛考核结果直接计入学分,与实验课程的实训成绩共同构成完整的国贸专业实训环节。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校赛已年达千人规模。为更好地以赛促学习,校赛安排在秋季学年的第一到九周。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学习国际贸易术语等基础知识,技能大赛主要培养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营销能力,因此将技能大赛安排在前九周可行。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让学生自由组队,自己联系厂商确定参赛产品;第二到三周,挖掘产品卖点,撰写国际参展策划书;第四到五周模拟国际商品展销会,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营销能力;第六到七周模拟国际产品发布会,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团队合作和产品推介能力;第八到九周进行最终考核。考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国际商品展销会以及产品发布会。第八周考核展销会的成果,让学生在标准3X3展厅进行展销产品的布置设计,聘请社会外贸经理和参赛同学进行模拟展销会谈判,考查学生营销能力、英语口语,以及实务知识掌握程度。第九周考核国际产品发布会的产品推介,让学生用全英文介绍产品、展示产品,考查学生团队合作、英语表达能力和展品卖点挖掘等能力。


  四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不仅要依托实验室课程,也要将实验课与专业技能比赛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既要满足培养学生外贸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又要结合真实的贸易环境锻炼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让模拟教学和实际贸易环境实现最大限度的融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