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数学建模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

来源:UC论文网2021-03-12 08:32

摘要: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了推动数学建模教学实践发展,本文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一般原则,并对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和策略展开了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带去一些有用的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据建模;理论基础;原则;意义;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核心素养培育逐渐得到重视...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了推动数学建模教学实践发展,本文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一般原则,并对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和策略展开了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带去一些有用的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据建模;理论基础;原则;意义;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核心素养培育逐渐得到重视,中职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融入了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提升创新能力,有助于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转变,应该得到重视。


  一、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理论基础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内容。该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就“顺应”和“同化”的过程,需要平衡两种形式,在学习中不要简单的灌输知识,或者强制学生记忆知识点,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建构学习框架,将新旧知识体系关联起来,并进行相应的拓展,自然的获得知识,牢记知识点。


  二、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一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目的一定要清晰,要围绕拓展学生知识面、传授学习技巧以及培育核心素养开展,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建模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一技之长,获得专业知识服务,成长为一名实用型人才。所以,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开展首先要遵从目的性原则,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明确建模教学的意义和特点,找准方向,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以此为学生提供长期的教学服务[1]。


  (二)启发性原则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设计和开展教學实践活动时,要遵从启发性原则,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活动,启发智力与思考。教师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给予其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引导并启发学生独立探索,积极讨论和交流,给予学生思维空间足够的自由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激励性原则


  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容易波动,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厌学或者叛逆的心理,影响学业发展。所以,中职数学教师在开展建模教学活动时,要认清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变化趋势,从激励性原则的角度出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恰当的指出不足,注意到学生的荣辱观和自信心,转被动学习为主动。


  (四)活动性原则


  建模教学实践应该立足于活动性原则,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限制,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其吸引学生注意力,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另外,建模教学需要通过集体活动去开展,提倡小组讨论、交流等互动方式,帮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学着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其适应能力提升。


  (五)创新性原则


  学生毕业后就将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企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看重人才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要传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以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同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和教材,丰富教学设计,为学生树立榜样,将创新性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活动的全面推广与开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尝试着将教材上抽象的数学定理,推导过程等舍弃掉,侧重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得到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思想趋势,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认真钻研知识点,讨论问题,从而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即使那些不爱学习,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中,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同学的帮助下参与其中,并且会努力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树立学习信心,使得他们渐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由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理论知识,并且通过解析习题去丰富学生的知识点,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局限性较大,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核心素养发展。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将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传播者,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着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充分发挥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数学建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去选择适当的模型,并且自行设计建模任务,提出假设和条件,并尝试独立完成任务,进而获得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提高。


  (三)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和理念转变


  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落后,并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育发展不适应,急需做出改变,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数学学科作为一门从小学到大学都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并且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数学的应用都是无处不在的。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且为中职教学带去了全新的理念,使得中职数学教学逐渐从理论教学阶段,走向应用能力培养阶段,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希望可以将学生培养为一名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都比较高的综合性人才,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