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学前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探究

来源:UC论文网2021-03-26 08:37

摘要:

  建构主义认为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所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和建构。严格地说,舞蹈教学过程是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感受舞蹈美,探究舞蹈技艺,发现舞蹈语言、节奏规律,建构舞蹈意义的活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中职学前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舞蹈教学的应用,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舞蹈表演艺术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

  建构主义认为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所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和建构。严格地说,舞蹈教学过程是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感受舞蹈美,探究舞蹈技艺,发现舞蹈语言、节奏规律,建构舞蹈意义的活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中职学前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舞蹈教学的应用,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舞蹈表演艺术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舞蹈教学现状及问题归因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舞蹈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舞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舞蹈专业水平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施展才能,也是他们就业创业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但是,现在的舞蹈课堂却不容乐观,教师满堂灌,学生不努力,教学效果不明显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应该有如下几点。


  (一)生源素质不高,基础差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均扩大了办学规模,很多学校放低了对学生文化成绩的要求,使得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新生入学前舞蹈是零基础,只是因为考试突击学习了一点。他们音乐节奏感很差、韧带从未拉伸、身体协调能力也比较弱。这种现状对教和学都是极大的挑战。


  (二)教材内容繁杂,不好用


  教材是舞蹈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笔者与同行都认为,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材的使用率最多达到50%。一是教材内容普遍滞后,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舞蹈》中,90%的钢伴音乐还是二十世纪的艺术歌曲,缺乏当今时代特色;二是教材内容枯燥,专业性过强,缺乏实践性,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三是教材缺少传统舞蹈或地方特色舞蹈文化,过于重技巧轻文化,教学内容缺乏艺术性和人文性,使得课堂没有深度,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开发《舞蹈》校本教材,构建和完善《舞蹈》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单一,太传统


  前两者都是客观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舞蹈教学方法单一。走进舞蹈课堂,我们会发现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师普遍采用的是“演示法”“讲授式”,师生很少互动,几乎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专业特征进行引导与训练,这样就会出现水平分化、能力不足、理解不到位等问题。舞蹈教学还缺乏过程性的教学评价,舞蹈教学评价仍将技能、技巧作为主要的依据,而舞蹈教学能力却很少体现。事实上,学前专业并不是培养“舞蹈家”,而是要培养能够胜任幼儿舞蹈教学的教师,这一定位应该是舞蹈教学始终不能忘记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他们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学习资源,开展师生互动、同学合作,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视为学习的四大要素。恰当地理解这四大要素,对于我们探究知识的含义、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一)创设情境,帮助意义建构


  情境即教学情境。建构主义要求教学情境一定要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好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成为课堂教学的强大推动力。教学设计不只是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如,学习蒙族筷子舞,教师可以先放视频,让学生欣赏喜庆宴会中的筷子舞,感受舞者双手持筷,随着歌声,或跪或坐,扭动击打,情绪热情奔放,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再与学过的舞蹈相对照,产生认知矛盾,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揉肩、硬肩、耸肩、进退步、蹲点步转等基本动作的积极性,从而比较完整地完成筷子舞的意义建构。


  (二)鼓励协作,开展交流互动


  协作的价值在于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群体教学的优势。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协作、生生协作的过程,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就内容而言,协作包括搜集与研究学习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讨论或验证,评价学习表现与成绩。就形式而言,包括小组协作、班级协作和师生协作。可见,协作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舞蹈教学协作是必然的,就内容来讲,双人舞、群舞、伴舞都需要协作。就学习过程来讲,学习、练习、排练也离不开协作。


  (三)开展会话,推动任务完成


  会话是指聚谈,也就是两个人以上的对话。对话是要使用语言的。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这样会话就成为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工具或者手段。舞蹈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会话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讨论学习计划,分析要解决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交流各自的见解,每个学生的智慧都可以群体共享。可见会话是达成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四)意义建构,达成学习目标


  意义建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是指揭示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建构相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且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我们可以用发现法学习《洗手绢》。先观看教师示范,让学生谈感受、说动作、说节奏、說情绪,发现舞蹈的动作规律和特点,体会美感,再模仿练习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三、舞蹈教学模式的构建


  舞蹈教学模式是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笔者在舞蹈教学和研究中,构建了情景式、支架式和案例式三种教学模式。


  (一)情境式教学


  情境在建构主义教学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情境式教学中的情境不同于一般教学中设置情境的环节,也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环境或艺术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完整的意义建构的过程。简单地说,情境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形象鲜明而生动的情境,辅之以动听的文学语言,优美而和谐的音乐,再现教学内容的意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和体验教学内容的表象,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进而完成所学内容的建构。情境式教学是一种情境交融的颇具艺术特色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知、情、意、行浑然一体的建构活动,也是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可见情境式教学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启迪逻辑思维,发展想象力的确具有独到之处。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既具体生动,又抽象深刻。一方面手舞足蹈,眉目传情,令人心驰神往,欢欣鼓舞,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特别强调细节,品评舞步,鉴赏舞姿,分析形象,却又让学生难以言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当然就是情境式教学。教学实践表明情境式教学结构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知情境,形成表象—深入情境,理解内涵—深化情境,构建意义。如,学习《儿童舞蹈教学结构》一课。第一,播放《金孔雀轻轻跳》视频,让学生感受教学过程;第二,指导观察,体会教师在做什么,学生在干什么;第三,开展小组讨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什么要求;第四,构建《儿童舞蹈教学结构》的意义和知识结构。情境式教学形象逼真,意味深长,为学生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就是教师制造一个一个的支架,让学生利用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从一个水平到达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可见,支架是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桥梁,教学效果几乎是由支架的位置和质量决定的。教师的教学关键在于弄清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设计一个个的支架,成为学生发展的桥梁。这样教师的教学设计最终应落在设计支架上。舞蹈教学也是这样,有的舞蹈比较难学,教师就要在学生的舞蹈基础上,为他们学习新的舞蹈设计支架,或先做示范,学习单一动作要领;或观看录像,把握舞蹈全貌,发现一个个难点,最后设计合适的支架。


  支架式教学的关键是借助支架,一步一步地进行意义建构。课堂教学有如下几个环节:搭建支架—进入情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习评价。


  (三)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与评价,帮助学生感受案例,发现规律,构建意义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是案例式教学的载体,蕴含着教学目标设计的知识点和技能,也包含着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在舞蹈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研究典型的舞蹈录像,完整地经历和感受舞蹈演出过程,感悟舞蹈语汇,体会动作情绪,发现作品的闪光点。再和教师、同学交流,定会有所发现、有所认识,然后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模仿学习,互相纠正,进行舞蹈的意义建构。从发展迅速思维能力来讲,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感受、熟悉、动作模仿和审美判断,以至于创编舞蹈,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式教学结构是“搜集案例—研究案例—拓展案例”。如,学习维吾尔族舞蹈。首先,选取《掀起你的盖头来》作为典型案例;其次,指导学生观看视频,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和民族色彩。进一步研究舞蹈动作与眼神相配合的传情达意,学习脱帽式、摊绕腕、三步一台等舞蹈动作,能够准确流畅地完成整个作品,能够体会维吾尔族音乐伴奏多用切分音、浮点节奏,弱拍处予以强的艺术处理等特点;最后,由此延伸到《達坂城的姑娘》《阿娜尔罕》等维吾尔族舞蹈。


  四、建构主义舞蹈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建构主义的舞蹈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强调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教师是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师生共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构建知识意义的精彩过程。


  (一)学生:建构主义舞蹈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舞蹈教学的主体和知识建构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要运用探究法和发现法去感受学习环境,发现真理,主动构建知识和训练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要承担更多任务和责任,要经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从感受到感悟,从归纳到发现,从欣赏到鉴赏,都需要学生自己做主,自主实践,包括选择内容、制定计划、应对环节、交流研讨和构建知识。因此,舞蹈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进行舞蹈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教师:建构主义舞蹈教学的助手


  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在课堂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就引导者而言,上述三种模式的创设情境、搭建支架、搜集案例,都是引导学生构建意义的科学方法。就帮助者而言,教师提供多媒体软件,开展小组问题研讨,组织全班交流展示,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办法。教师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比如,教学情境是否与所学内容一致,是否具有启发性;支架是否位置恰当、合理,是否具有逻辑性;案例是否典型而简单,是否蕴含着规律性。这些都是值得教师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的问题,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也可以成为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舞蹈知识技能的构建过程


  舞蹈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舞蹈活动本质上讲都是学生对舞蹈知识和技能的构建活动。这些活动都包含着环境、协作、会话和构建等要素,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基本点,是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认知和实践。舞蹈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协作和探究,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舞蹈动作的模仿与训练,知识的学习与运用,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以及交流与互动、合作与会话,从而获得感悟与发现,直至完成教学内容的构建。开展活动是舞蹈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智慧、教学机智的具体体现。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舞蹈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建立先进的、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探索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从环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几个方面研究创新,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教法改革,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