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外语翻译
来源:UC论文网2021-04-03 08:50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国交易越来越频繁,跨文化对话的作用随之越来越重要。想要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沟通、对话、协商都离不开外语翻译。外语翻译能力不仅需要语言学、心理学等等学科作为辅助支撑,还需要对外语能力和翻译能力树立科学的认知态度,而这便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外语翻译;跨文化 外语翻译,就是将一个相对著名未知的...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国交易越来越频繁,跨文化对话的作用随之越来越重要。想要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沟通、对话、协商都离不开外语翻译。外语翻译能力不仅需要语言学、心理学等等学科作为辅助支撑,还需要对外语能力和翻译能力树立科学的认知态度,而这便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外语翻译;跨文化
外语翻译,就是将一个相对著名未知的表达形式转换成相对著名的表达形式的翻译过程。其翻译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视频语音翻译、语言语音翻译、符号语音翻译、文字语音翻译和各种图形文字翻译等。以外语翻译为例,在汉语和外语中,“翻”这个字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汉语转换为一句外语,然后再把一句外语转换为汉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外语转换成汉语,在译成当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而理解汉语的含义。在相互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现实生活中外语翻译的研究过程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否则极易落入形而上学的窘境。
一、遵循实事求是,秉持客观性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知程度是逐步提升的。但是由于一些错综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使得人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对历史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为引导人们正确合理的解释历史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所有学科的研究都要立足于人类的客观现实。外语翻译专业的研究也毫不例外,需要立足于客观现实,紧紧与人类社会客观实际相联系。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外语翻译中我们需要坚持客观性原则,我们必须要重视自古以来人类的各种物质实践,而实践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参与实践,并在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能动地观察总结经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理论知识,而缺乏了自主发现的能力;其次,在研究时要依靠可靠的客观数据佐证自己的论点,而不是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想当然地去进行判断。
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秉持客观性的原则是进行一切研究的前提条件,外语翻译亦是如此。以实践辩证法角度来看,实践科学是不断确认人与自然界普遍存在联系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辩证科学运动;以实践认识论角度来看,认识的实践主体不是消极地不断去寻求适应新的客观世界,而是能够在实践中能动地直接反映客观世界和主动改造客观世界,以实践历史观角度来看,实践历史是保证人类经济社会永续生存的历史基础;实践价值论角度来看,实践价值是不断检验人类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一个唯一标准。
实践活动是人的自然生存生活方式的一个本质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本质。从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各个角度来看,实践是每一客观世界与每一主观社会世界、自由社会世界与每一个人社会世界和谐统一的重要基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践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由世界与个人世界统一的基础。
二、遵循独立思考,秉持主观能动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于实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观点,要求人们在面对现实的客观世界时,要充分的积极的发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外语翻译综合能力是一种综合翻译能力,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下所表现综合出来的一种能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在中国的实际运用,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辩证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坚持客观性原则并不互相冲突,外语翻译是人与人之间的学问,我们应该在坚持客观性的前提下,承认人作为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尤其是应该坚持群众史观,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作者,切忌英雄史观,我们必须知晓人类的文明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能够决定的。这也就要求研究者该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契合。具体在外语翻译的研究领域中,我们应该注意在外语翻译中分为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
文学翻译理论寻求的是,译文与语言原文之间各种文学艺术功能的基本对等,其基本理论往往过于主张疑问语言的优美,缺点主要是不应该重视不同语言文本结构之间的理性比较和实际关系性的问题。语言学中的翻译,主要寻求研究两者之间的生理系统变化转换运动规律,主张把我国语言学翻译研究的学术成果广泛用于专业翻译,同时通过帮助翻译者的实践活动促进我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在外语翻译中,就需要我们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保持自己思考的能力,重视群众的作用,遵循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的主体性。
三、遵循翻译细节,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这一基本原则也就需要我们在始终坚持实物客观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着眼于研究实物的整体特殊性,即充分重视整体性的准确把握,又充分重视实物特殊性和实物个体性的充分发挥。这一点无疑是对党的客观性基本原则、普遍性基本原则、整体性基本原则的重要补充。在具体的外语翻译研究中,我们应该知道,语言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我们研究外语翻译,既要站在宏观角度去分析语言的整体性,也不能忘记要从高处走下来,走进每一个语言情境中,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况的特殊性、不同的身份关系、不同的传播对象去具体分析每个语言情境中的不同含义的外语。比如,同样的一个场景,发生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之中时,能够出现不同的传播场合。同样一个做错事后的道歉,远近亲疏的朋友之间的道歉、不同的夫妻之间的道歉、甚至下属对上司的道歉都是不尽相同的。之所以这些会有不同,其内在原因是因为千变万化的各種人际关系的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时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所在语言环境的变化为基础,去具体分析会话的真实含义。
四、结语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外语翻译,深入探析外语翻译的实际意义,探索外语翻译的奥秘,从而进行高效率的外语翻译。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有利的研究武器,指导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去研究课题。对于外语翻译也是这样,巧妙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它既能在外语翻译的过程中未我们提供相应的方法论指导,也能为我们在外语翻译和学习的过程中提供研究的方向。
作者简介:李维(1996.08-),女,汉族,吉林省松原人,大连市沙河口区东北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