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初探

来源:UC论文网2021-04-13 08:22

摘要: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学虽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画等号,但两者有诸多相合之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把握传统文化特点,传播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应注意方法,教学时可在文学史讲解、作品选分析、实践活动考察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是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其次是塑造学生品格,最后是传播中华文明,使之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学虽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画等号,但两者有诸多相合之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把握传统文化特点,传播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应注意方法,教学时可在文学史讲解、作品选分析、实践活动考察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是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其次是塑造学生品格,最后是传播中华文明,使之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21)03-0081-03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植根于作家之血脉,并渗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形成一篇篇永不褪色的文学佳作。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之渊源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之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实绩,深刻理解古代文学各个阶段和各种体裁的重点作品,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了解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突出的文学现象等,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借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爱国情感。


  何谓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先秦,绵延至晚清,包括伦理道德、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并对当下之文化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学虽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画等号,但两者仍有相合之处。中国古代文学在时间与轨迹方面与传统文学有相合之处。在文学的发展中,“文学”一词并不单纯,常常与政治、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融合。先秦时期,文学形态即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3]此段点评魏晋时代,提出文学自觉一说,但至今仍有争论。《宋书·雷次宗传》云:“时国子学未立,上留意艺文,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4]指出元嘉十五年,宋文帝立文学馆,将之与儒学、史学、玄学并列,文学取得了独立地位。中国古代文学披沙拣金,蕴含了传统文化精华,传延中华文明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把握传统文化特点,彰显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一方面使得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常与传统文化脱节,教师专注于具体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使得学生对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念、典章制度、心态思想、风俗习惯非常隔膜,亦使得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困难重重。之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脱节,一方面源于教育观念的僵化,重知识轻能力,强调专门而非广博。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古代文学基本功外,还需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历史、哲学、民俗、思想等文化知识。因此,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既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之方法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若能适当引入传统文化,则能拓展学生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解中可融合传统文化。比如讲解白居易及其诗歌之时,可通过白居易中进士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唐代的行卷与科举。“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5]唐代科举考试不糊名,考官需借助文士平时作品與声望决定取舍。进士科对文士文词的要求使得行卷之风大为盛行。行卷之风起于盛唐,盛于中晚唐,对唐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青年白居易即以自己的诗集行卷于顾况。顾况则以白居易名字调侃,化用《礼记·中庸》,戏言“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然而,当顾况读到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惊讶,由衷赞叹白居易的才华,表示“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课堂通过白居易行卷之一角,展示了唐代进士行卷与科举关系的整体风貌,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使得学生加深了对唐代科举的了解。又如在讲解陶渊明及其诗歌时,笔者将玄学思想引入教学。“玄学思潮对于士人人生理想,价值取向,生活情趣等的影响,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6]东晋时期,玄释结合,融入名士的人生志趣,树立了名士追求自然闲适的人生理想。陶渊明不同于金谷园名士,亦不同于兰亭集中文人,他将自己融入自然,物我一体,心与物冥。“归园田居”中之田亩、草屋、榆柳、桃李、村子、炊烟、鸡狗等皆与陶渊明心灵相通,陶渊明在“复得返自然”中不仅安顿了身心,而且为后人构筑了永恒的精神家园。玄学思想的引入深化了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思想的深化与人格的完善。


  其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中可与传统文化结合,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比如学习《诗经·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在讲解此诗时,教师引入中国古代婚姻政策,可加深学生对此诗的理解。《周礼·媒氏》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7]按照《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成年男女可以谈婚论嫁。符合“礼”的婚姻满足三媒六聘的条件,然而,有些男女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行礼,官方则给他们安排时间,创造机会,允许他们私奔。周代的婚姻制度从根本上是为了促进人口的繁衍,维护政权的稳定。《摽有梅》以落下的梅子起兴,梅子愈发稀少,姑娘待嫁的心情则愈发迫切,这种急切可谓周礼的影响使然。又如学习王维及其诗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王维的绘画修养。王维《偶然作》坦言“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自明画师身份。王维长于青绿山水与水墨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山水画自唐始变,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以李思训为祖,南宗则以王维为祖。北宗长于勾勒,提起手腕,刚健有力,笔多折断,传人有郭熙、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南宗好用皴擦,腕力沉坠,其性偏柔,笔触长韧,传人有荆浩、关同、范宽、董元、李公麟等。在介绍唐代绘画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一位画家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他有哪些普通诗人不可及之处?教师又举《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为例,贾母因刘姥姥提议,命惜春绘下大观园,惜春颇感为难,薛宝钗则帮着惜春出点子,提出画大观园得注意纸张、工具、颜色等。可见作为一名画家,王维会对布局、颜色、浓淡、光影、线条给予关注,融合于诗,则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如“新晴野望”云:“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此诗就极重色彩,采用白、青二色,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冷悦目的山野图,雨后新晴的清爽空气似乎扑面而来。


  最后,高校的采风与社会实践活动亦推动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以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历史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皆安排了采风与社会实践课程。比如,在去广西的采风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参观广西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时,对漓江岸边东华路出土的长3.7米,宽3.2米的巨型石刻作品“曲水流觞”颇感兴趣。教师则向学生介绍“曲水流觞”为文人集会宴饮,吟诗作赋的娱乐设施。文人聚会之时,引入槽内的清泉流淌,将酒杯放置于流水之中,酒杯停在哪位面前,哪位就得吟诗,不能作诗者则需饮酒受罚。“曲水流觞”充分展现了文人雅致风流的一面。教师举《诗经·溱洧》为例,“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郑风中士与女相聚一堂,赠以芍药的活泼场景正发生于传统上巳节。曲水流觞的习俗亦是源于周王朝的“修禊”之事,人们在上巳节倾城而出,手持兰草,前往水边,祛除不祥。王羲之《兰亭集序》开篇云:“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此段既点明了兰亭文人雅集的时间为传统上巳佳节,又引入曲水流觞这一文人娱乐之事。传统节日习俗的讲解有益于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作品的理解与深化。又如学生在参观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时,教师向大家介绍随园为天下所称之名园,曾是江宁织造曹家园林的一部分,抑或为《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清代袁枚购得此园,起名随园,后亦葬于随园。随园于太平天国时期逐渐凋零,如今几乎无迹可寻。对随园故址的采风,使得学生对《红楼梦》、袁枚、《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多了一份亲切之感,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与古人的距离。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之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海涵地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需在课堂内外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


  (一)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教学改革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比如教材方面,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投入与使用。教学模式方面,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教学设备方面,多媒体、PPT被广泛使用与热烈关注。然而,在教学内容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然有探索的空间,亦是今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中心,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亦有积极意义。目前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很多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文言文疏通、字词赏析、艺术特点的探索、学术热点的讨论方面,充分为学生考试或考研打基础,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为学生推开古代世界的大门,将中国传统思想、绘画、建筑、民俗、宗教等展示给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博大精深,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兴趣,调动古代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拉近自身与历史,与古人的距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亦是影响深远。


  (二)完善学生人格修养


  习近平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8]此处指出了教师重大的责任,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在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不仅承担向学生传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的艰巨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承担塑造学生品格的光荣使命。然而,当今世界呈现出国际化态势,经济全球化,知识产业化,这些迅猛的变化直接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甚至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迷茫与偏差。比如急功近利,“有用”说盛行。教师曾遇到学生提问,“我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究竟有什么用?对我毕业求职有帮助吗?对我考公務员有帮助吗?如果没有,我为什么要学?”面对这样的提问,教师常常感觉无奈与无力。比如诚信缺失,好走捷径。每到各类考试,总有一些学生铤而走险,考试作弊,学校屡禁不止。甚至有学生告诉同学,被抓当然倒霉,但如果成功,则可能获取奖学金等利益,两相权衡,还是值得冒险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部分,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共同承载厚重的民族文化精神,成为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若能把握文学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把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定位于塑造学生灵魂,健全学生人格的高度,学生则能与古人精神交流,激发学习创造的热情,实现自我价值。


  (三)让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我们常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文明模式,理应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灵魂。如《尚书》即言“明德慎罚”,《左传》亦言“明德惟馨”。相比于以宗教为核心的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则以人为中心,推行仁政,崇尚德行,礼乐教化,践行君子人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学说,思考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等终极问题,跨越时空,与当下对话,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亦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亦应承担传播中国文明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孔子学院与中小学孔子课堂,其宗旨在于传播中华文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教学应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应注意方法,可在文学史讲解、作品选分析、实践活动考察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是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其次是完善健全学生人格,最后是传播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