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与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

来源:UC论文网2021-06-03 09:16

摘要:

  摘要:东盟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东盟身份认同等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有相通之处,坚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重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为新契机,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现状、...

  摘要:东盟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东盟身份认同等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有相通之处,坚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重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为新契机,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现状、中国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定位以及中华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以推动中国—东盟社会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关键词:东盟;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中国;社会文化合作


  [中图分类号]D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479(2017)06-0021-06


  Abstract:ASEANSocio-CulturalCommunity(ASCC),establishedbyASEAN,itaimsatpromotingcooperationonhumandevelopment,socialwelfareandprotection,socialjusticeandrights,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andbuildingASEANidentity.Withimprovedcooperativemechanism,theASCChaspromotedsocialandculturaldevelopmentofASEAN.China-ASEANsocio-culturalcooperationsharessimilaritieswiththeregionalconstructionoftheASCC:ChinaandASEANadheretoculturalconceptsofopenness,inclusivenessandharmonyindiversityandcooperatethroughofficialdiplomacyandnon-governmentalexchanges.TakingtheestablishmentoftheASCCasanewopportunity,ChinashouldcorrectlyunderstandthestatusquooftheASCC,China’spositioninChinoEoQtSKj9CGkEAViN8hK+A==a-ASEANcooperationandtheinfluenceofChinesecultureinASEAN,soastopromoteChina-ASEANsocialandculturalexchangesandachievewin-wincooperation.


  KeyWords:ASEAN;ASEANSocio-CulturalCommunity(ASCC);China;Socio-CulturalCooperation


  2015年12月31日,由政治安全共同體、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组成的东盟共同体正式成立。东盟以“一个视野,一个身份,一个共同体”(Onevision,oneidentity,onecommunity.)为口号,强调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力,要求建立身份认同以推动东盟的内部建设和对外交往。东盟区域内文化、宗教复杂多元,仅依靠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合作不足以建立东盟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更何况成员国间还存在着领土、海权争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等问题。因此,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是建设和发展东盟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助于东盟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国重视与东盟及各成员国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的领域、主题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目的在于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民心相通”,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成立为新契机,中国与东盟将深化社会文化交流,推动合作共赢。


  一、东盟内部社会文化合作——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东盟共同体三大支柱中是最晚被明确提出的,却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东盟内部的社会文化合作进程可大致分为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前和成立后两大阶段。在2009~2015年这一成立前阶段中,东盟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09~2015》为指导文件进行建设,并于2015年年底完成该蓝图中的各项预定目标,宣布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正式成立。2016~2025年是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新阶段,东盟在《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09~2015》的基础上通过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25》愿景文件,为东盟内部的社会文化合作指明新方向。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09~2015》指出,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重点在于通过实施教育、文化和媒体等合作项目培育东盟成员的“东盟意识”和身份认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具有整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共同体,以实现东盟各成员国民众之间及各国之间的团结、稳定与统一,塑造共同身份,构建一个具有共同关怀、福祉共享、包容与和谐的社会,促进和改善区域内民众福利和生活①。东盟内部社会文化合作涉及到文化和资讯、教育、青年和体育、社会福利和发展、妇女和性别、劳工、行政部门、农村发展和贫困消除、环境、灾害管理和人道主义援助、健康和传染性疾病、科技等相当广泛的领域,在关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建立东盟身份认同、减少发展差距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建设成果。


  在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之际,第27届东盟峰会签署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25》,明确共同体成立后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首先,《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25》肯定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已有的成绩。根据东盟秘书处公布的数据:东盟区域内的民众每人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比例从50%下降到12.5%;1999年小学适龄儿童的净入学率是92%,到2012年上升到94%;2000年妇女在议会席位的占有率只有12%,到2012年增加到18.5%;1990年平均每100000名新生儿出生就有371.2位母亲死亡,这一数字到2012年下降为103.7;2000年生活在贫民窟的城市人口比例为40%,到2012年降低到31%。此外,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立了从上到下的、较为完善的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的各项工作。这些机制拥有非正式性的特点,使得东盟成员能够更轻松地、更好地进行决策商讨和执行。相关的机制包括: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委员会、文化与信息委员会(COCI)、东盟资讯部长会议(AMRI)、东盟文化和艺术部长会议(AMCA)、东盟教育部长会议(ASED)、东盟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AMMDM)、东盟环境部长会议(AMME)、东盟跨境烟雾污染协定缔约方会议(COP)、东盟卫生部长会议(AHMM)、东盟劳工部长级会议(ALMM)、东盟农村发展和消除贫困高官会(AMRDPE)、妇女工作部长会议(AMMW)、东盟妇女儿童权益促进与保护委员会(ACWC)、东盟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会议(AMMSWD)、东盟青年事务部长级会议(AMMY)、东盟行政事务合作负责人会议(ACCSM)、东盟体育部长级会议(AMMS)等②。


  再者,《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25》对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指出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未来十年的建设目标以及应具备的特征与要素。具体而言,建设目标包括:


  第一,通过建立负责任的、具有包容性的、惠及东盟成员国民众的机制来构建一个坚定的、富有参与性的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共同体。第二,构建一个提升生活品质、提供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共同体,以促进和保护妇女、儿童、青年、老年、残疾人、移民工人以及弱势、边缘群体的人权。第三,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来构建一个促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共同体,以满足人们当前和未来的需要。第四,构建一个能够适应和应对社会和经济的脆弱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以及新的威胁和挑战的具有弹性的共同体。第五,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共同体,为其身份、文化和遗产而自豪,并从中激发出创造性,为全球社会做出积极贡献①。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应具备的五大特征与要素包括:


  第一,吸引和造福民众。即惠及东盟的利益攸关方、增强民众权利和加强机构职能。第二,包容性。即減少障碍、提供人人平等的机会、促进和保护人权。第三,可持续性。包含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城市、可持续气候、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等方面。第四,有弹性。即面对灾害能够更好、更智慧、更快地参与、应对、合作、适应和重建;一个更安全的东盟应该能够应对包括生物、化学、核能等在内的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和新的威胁;适应气候的变化;加强对妇女、儿童、青年、老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移民工人、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社会保护,减少气候变化对生活在偏远和边境地区的民众的伤害;优化资金、粮食、水资源、能源供应以及其他社会安全网络,以便在危机时提供更方便、可使用、可负担和可持续的资源;无毒品。第五,有活力。即走向开放与包容、走向创新与负责任、形成创业文化②。


  东盟内部的社会文化合作在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东盟在加强政治安全和经济合作的同时,清晰地意识到社会文化对构建一个完整的共同体的重要性,因此将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放在与政治安全共同体和经济安全共同体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东盟内部的社会文化合作偏重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力图解决民众基本生存的需要,保障社会福利和人民权利。在未来,东盟将更加重视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希望各成员国及民众能为东盟的文化、文明感到自豪,以“东盟身份”参与亚洲、甚至全球层面的建设与发展。


  二、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经验


  (一)合作基础:文化理念相似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东盟合作与东盟内部合作在基础理念上十分相似。东盟区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联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合作形式。这种合作被称为“东盟方式”,具有松散却灵活、开放且包容的特点。翟崑认为,所谓“东盟方式”,指的是“一种‘不写下来的方式和非正式的理解’——虽是政府间的合作,却不具备超国家的管理方式,没有正式的条约章程;强调‘舒适度’和‘灵活性’,是一种非正式和松散的安排;依靠共同利益和协商一致原则,而非约束性承诺采取行动。”③“东盟方式”强调各成员国之间应平等互待、协商一致,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多方意见。《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25》提出,开放包容是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基本特征。面对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东盟的基本态度是包容、理解和相互尊重,以促进宗教间的对话,维护文化多元性④。作为整体代表的东盟文化恰恰就是在各成员国互动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共同体的“同一性”并非为了消除差异,而是强调对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灾害管理、危机应对、教育事业、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移民劳工、社会福利等相关领域与人群的重视和关怀。东盟尊重各成员国及民众之间文化、语言和宗教的差异,强调在多样性中仍体现出来的共同价值观,帮助人民适应现实,应对机遇和挑战⑤。经过50年的发展,东盟对不同社会文化的包容、理解和尊重程度越来越高,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域合作精神。


  这种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与中华文明特别是儒家思想高度一致,即“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思想。西方的哲学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二元对立的,多做出“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判断,因而容易产生“合作就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的霸道观念。中国式的哲学思维则不然,它强调一种圆融的思想,在不互相干预的情况下保持各自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理念,主张“和谐世界”理念,尊重东盟共同体独特的建设方式及其多元文化。相似的文化理念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基础,双方互动不局限于政治、经济层面。深化社会文化合作,需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而言,社会文化上“和而不同”的共识甚至可以缓和政治和经济上的差距与冲突。


  (二)合作方式: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存


  在国家层面,中国与东盟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合作主要是以东盟为主导开展的“10+3”(东盟加中日韩)机制。东盟邀请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与东盟成员国进行对话,以帮助东盟消除贫困,为民众提供福利和权利保障,推动文化、教育机构合作,加强艺术、文化遗产等方面交流。


  就双边合作而言,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6~2020)》,在社会人文领域,进行公共卫生、教育、文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减贫、环境、媒体、灾害管理、地方政府等方面的合作,并强调通过妇女、青年、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交流项目以推进民间交流。此外,中国还与东盟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包括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工作论坛等。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为例,其对话领域包含文化产业、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技术发展、文化人力资源培训等多个方面。该论坛的前身是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自第六届起更名为“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历届主题为:“亚洲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国际性艺术节的管理与实践”“新常态、新合作:东盟共同体建成后的‘10+1’文化合作”“交流与共享: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国—东盟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等。可见,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领域相当灵活、广泛,将文化交流本身视为目的之一,而不仅仅是经济合作的“附属品”。


  在民间层面,青年和华侨华人是两个重要的桥梁。以青年和华僑华人为民间交流的代表,前者侧重的是中国与东盟青年学者、青年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后者则侧重华侨华人在东盟社会中的直接影响和中华文化在东盟的传播。首先,青年是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与实践的重要一环,促进青年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推动国家间,包括东盟成员国间、东盟成员国和中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东盟大学联盟(ASEANUniversityNetwork)为例,目前东盟区域内有26所大学加入东盟大学网络,通过师生交流、开发项目、合作研究、建立信息网络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东盟高校、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人才开发。“在教育领域,东盟大学联盟作用逐步显现,东盟学分转移系统(ACTS)在东盟大学联盟间投入使用,大大便利了东盟各国大学生在东盟大学联盟成员学校之间转学,有效促进了东盟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各国大中小学校设立东盟课程,联合编写东盟教材,并加强在东盟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建立东盟语言中心促进东盟国家语言教学;举办东盟小学生体育运动会,提升小学生东盟意识、促进友谊、加强团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青年交流项目,建立东盟青年志愿者项目的动议,提高青年的东盟意识和身份认同。”①以东盟大学联盟为合作平台,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项目有: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盟员会等。还有一系列校际合作的人才培养项目,青年学生参与交换学习、语言学习、联合科研等。青年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沟通和理解,有助于中国与东盟展开广泛、深层次的合作。东盟秘书处在2017年6月发表的《中国—东盟对话关系概述》中提及相关的合作项目还包括:中国—东盟青年营、大湄公河次区域(GMS)青年友谊计划和东盟青年领导人培训计划等。这些活动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青年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合作做出贡献②。进一步而言,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青年”的概念可以更为广泛,不仅包括知识界,也包括创业者、企业家、高科技人才等。青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群体,是一群能为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注入活力和创造力的人。


  华侨华人作为另一支重要力量,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侨华人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从前中国人移民到东南亚是为了求生存,以低文化的农村移民为主,现在移民则是出于追求自身发展,以城市知识分子为主。当地华侨华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连同海外留学生、新移民、华侨华人新生代,已经逐渐进入当地主流社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一方面,中国联系华侨华人,帮助当地各项建设,展开多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华侨华人不仅为自身服务,也造福当地社会。以成立于1936年的泰国广肇会馆为例,该会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创建的广肇学校和广肇公立医院帮助解决当地人的读书和就业问题。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学校一般都会进行华文教育,向当地社会传播中华文化。华侨华人作为民间交流的代表,是中国与东盟互相理解、加深认识、发展合作的良好“中介”。


  三、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的困难与对策


  (一)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仍处于建设进行时,不可将其视为成熟的合作对象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虽已宣布成立,但普遍受到“先成立、后一体”的质疑。“蓝图”中的建设目标和实际的建设成果之间存在落差,东盟尚未形成真正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出于政治需要,东盟有意简化社会文化共同体各项评估指标,以宣布东盟共同体的成立。根据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经验,双方合作集中在较低层次的、较为分散的领域,注重在具体问题上的对话,距离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仍有一定距离。


  东盟自身的社会文化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妥善处理以下三大难题:一是社会文化多元,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同一共同体。东南亚是世界上种族、语言、宗教等最为复杂、多样的区域之一,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来源。东盟各成员国及民众对东盟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弱,国家、地区间的差异性尚未消除,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质性进展较少,“社会文化共同体正式成立”似乎只是、也只能是一句口号。二是政治体制各异、经济发展不均,难以保证东盟各成员国的参与度。东盟各成员国的政治体制不尽相同,东盟也不像欧盟那样拥有成熟的统一机构来管辖成员国的相关事务。由于社会文化领域能产生的直接利益较少,一部分成员国可能对该领域内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更何况东盟成员国内存在领土、海权争端,争端的背后是观念的分歧,是国家、民族意识的激化,主权国家间的隔阂一时难以消除。此外,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成员国的价值观在东盟的共同价值观上的体现程度不同。无论是依靠协商来达成一致,还是推举出有实力、有能力的核心国家来领头,要决定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方向,确定东盟社会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位置仍是大难题。三是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可以量化,但评估指标不够完善。2013年10月,第23届东盟首脑会议发布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09~2015中期报告》,以相关性、有效性、效率、可持续性和影响力等五个标准,在五个层次上对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进展状况进行评估①。2016年3月,东盟秘书处发表了《2015年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记分卡》,对《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09~2015》中的前五项特征与要素逐一进行评估②。但是,评估指标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无法令人信服。各成员国的社会文化建设指标不尽相同,东盟仍缺乏健全的执行机制和绩效标准来衡量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程度。


  东盟内部的分歧也会表现在其对外交往中。因此,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现状,继续支持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一方面,坚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等待时机成熟以树立双方的共同价值观;另一方面,切忌操之过急。就目前状况而言,中国与东盟的社会文化合作可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在社会发展方面,与东盟已有的合作机制对接,继续为东盟提供经验借鉴和实际帮助;二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拓宽交流渠道、人才数量和对话领域,整合“低层次”合作的资源,为深化合作打好基础。


  (二)中国与东盟之间存在认知差距,不可高估中国在东盟的形象


  中国与东盟的认知差距会阻碍双方的合作进程。曹云华曾指出:“东盟国家民族众多,宗教多元,社会文化多样,政治法律制度也与中国完全不同。对于有宗教信仰的民族而言,经济利益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国家和人民可能更加看重精神、文化和价值观等无形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实力。我们引以为傲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成就感,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并不一定认同,他们的‘中国观’除了受到西方传媒的影响外,更多地受到他们国家自身的宗教、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国对东盟国家经济让利和施惠并不必然会换来双边关系良好发展和人民对中国的认同。”①因此,中国在与东盟交往中的定位和立足点很重要,应坚持平等对待、互相尊重的基本原则。在政府间合作之外,应注重民心、民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非政府组织、民间合作交流。减少双方认知差距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提,应鼓励民众通过教育、旅游、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真正落实“民心相通”,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带来积极影响,全面提升“五通”的水平。


  (三)中华文化在东盟的认同度有限,不可忽视美国、日本在东盟的文化影响力


  正如前文所言,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当代社会,东盟各成员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有明显的局限性。除了自身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在对外交往中,东盟各成员国大量吸收了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文化因子。美国因军事需要开拓了东南亚研究,以“普世价值”影响东盟价值观的建立。东0655df0c282490e7243221ac488dd3a6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两份蓝图中反复可见对“平等”“人权”“公正”等概念的表述,体现出东盟对美国的“亲近”。日本在政府交往行为之外,也同样重视科研人才交流,输出以动漫为主的文化产业,与东盟形成了全方位的、长时间的交流合作。客观而言,目前东盟各成员国对美国和日本文化的认同和向往高于其对中国的。


  在东盟大国平衡战略中,东盟通过与大国的亲疏关系调整以获得主导权,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文化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东盟的判断,因而造成中国处于中美博弈中的不利地位。“东盟方式”中体现出来的开放包容、平等尊重是中国—东盟合作的连接点,但“东盟方式”也可能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消极因素。在“东盟方式”下,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形成了互动关系。一方面,东盟需要成为一个联系紧密、互相信任的整体以一致对外。另一方面,东盟任一成员国的意见都可能改变东盟整体的行为选择。一般情况下,东盟各成员国会按照多数成员国的意愿来行动,但出现利益冲突时,东盟利益未必优先于成员国的利益。这里的利益不仅包括政治和经济方面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会将社会文化因素考虑在内。


  因此,中国应认识到“东盟方式”的独特性,以及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脆弱性。在重视与东盟合作的同时保持与各成员国的双边关系。在中华文化影响更占优势的国家,加强语言、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寻求双方共同的价值观,以巩固合作关系,降低外部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成果丰富,但任重道远。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成立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契机。一方面,中国要积极与东盟建立更为密切的社会文化合作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战略的对接。這不仅是政府和精英阶层的任务,也需要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中国应正确认识到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现状,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增进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文化影响是长期、缓慢互动的过程,中国与东盟要实现合作共赢,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双方都应明确认识到,中国对东盟而言不是威胁其安全和发展的“大国”,而是坚持“和而不同”“亲诚惠容”的“命运共同体”。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