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来源:UC论文网2021-09-11 10:03

摘要: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目前我国为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创新是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创新的实现依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其在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和符合行业需求。科研平台在软件和硬件等方面汇集了诸多优势资源,从研究...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目前我国为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创新是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创新的实现依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其在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和符合行业需求。科研平台在软件和硬件等方面汇集了诸多优势资源,从研究生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氛围、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出发,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双一流”;科研平台;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生教育)“‘双一流’背景下加强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9SJGLX081Y);2019年度河南大学医学院医学交叉学科培育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和学科情报分析的河南大学医学学科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高蕾(1986—),女,河南开封人,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大数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代付军(1984—),男,河南开封人,理学博士,河南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6)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肿瘤药理学和抗肿瘤药物筛选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32-0071-04[收稿日期]2021-04-06


  一、引言


  创新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源动力,科技创新能力也是评价国家和社会等各個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层次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教育部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1]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和科学研究是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的主要功能[2]。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准的重要指标,也将影响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简称为“双一流”,其建设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战略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是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和后备人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可为未来复杂的变化储备一批具有强大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及对个人健康关注的意识越来越强,这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影响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因素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育部统计,我国的研究生人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百人已发展到2020年的300万人,研究生人数位居世界前列。在研究生规模日益壮大的今天,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俨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现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实践的参与度不高、独立科研和创新的能力有待提高、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少。影响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研究生读研目标不明确、科研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教学管理尚需优化、导师团队有待加强、科研创新氛围不够浓厚、评价和鼓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仍需深入融合等。此外,社会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科研平台在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中的重要性


  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科研创新实践上。研究生要学习和掌握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逐步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使其最终成为符合时代高速发展的创新性人才。陈彪等人认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科研平台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因素;张茂林认为,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学科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科研平台是高校科研人员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科学研究的基地,按级别可分为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市级科研平台和校级科研平台。科研平台具有方向明确、目标清晰等特点,是学科发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级别的科研平台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其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服务于教学。


  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明确提出“研究教学合一”的理论,这在全球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教育部在2018年9月下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构建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各级科研平台的作用,强化科研与教学结合协同育人。高校利用科研平台的丰富资源,将科研同教学相结合,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信息引入课堂,弥补了教材知识陈旧化的缺陷。科教相结合使知识结构得到全方位的更新,促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增强了研究生对基础医学领域最新动态的了解,提高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其创新意识。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将是一种新的具有协同育人作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基于科研平台加强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管理


  基于自身数十年的研究生培养历程和鉴于国外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归纳出一条重要结论:融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5]。科研平台为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软件、硬件的支持以及相对完善的体制保障。科研平台拥有大量的、先进的科研仪器和实验设备,能够接触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最具前瞻性的科研思维。基于科研平台,研究生能够接触和使用这些仪器与设备,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实验技能,体会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激发创新精神,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一)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研究生是我国医学领域科研的生力军,其科研诚信水平关系到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也关乎我国研究事业的未来和发展[6]。我国的学术科研事业备受重视,这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在科研迅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诸多不端现象。此类负面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科研环境和声誉。依靠科研平台,可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和学术诚信体系,并向研究生普及有关的学术道德知识,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探索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引导研究生成为国之栋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是科研促进教学和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思想保障,要将研究生培养成为既有学术道德又有思想道德的创新型研究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后备军。


  (二)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但基础医学研究领域依旧缺乏创新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缺少集教学和科研于一身的科研型教师。科研平台要立足于国家长远发展,培养的创新人才应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突出产业发展导向。各类平台之间要高校联动,整合优势资源,健全平台间的协同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明确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优化和深入实施具体的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的认知水平,强化其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课题和论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自我创新能力。科研平台中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均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基于各类重大项目,着眼基础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沿,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选题之前,让研究生查阅大量科研文献,充分了解基础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以保证课题的创新性。通过课题研究,让研究生逐步掌握先进科研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开组会、课题组内导师间的讨论以及导师与学生间的讨论、预答辩等形式,及时纠正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管控课题研究方向,鼓励研究生独立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严格把控论文质量。


  五、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科研平台应该具有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开放性和创新性为其必备特性。科研平台是利用科研仪器和设备围绕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的场所,亦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基地。科研平台是研究生就读期间主要的实验基地,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科研条件、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开放性的学术交流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为研究生科研创新培养提供高水平师资


  “师带徒”是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常见的一种培养途径,导师的自身素质、业务水平、人格魅力、创新能力等在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导师除了具备严谨的学术作风、端正的科研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率先树立科研创新的榜样。由于一个导师的精力、时间和能力相对有限,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应运而生。引进高层次的科研人员,不仅能够填补导师队伍在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中的不足,还可以引入科研的新思路和新技能。导师队伍自身的科研创新水平,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促进学术交流,拓宽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视野


  科研平台应该为科研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建立有效可行的学术交流渠道,主动营造开放的科研氛围。学术交流可以引起思想的碰撞,由此将会产生新的设想和构思。学术交流活动能够让不同的学术观点无界限、无障碍地碰撞,减少学术偏见和学术成员之间的成见,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团队之间的协作精神。同时,定期邀请国内外医学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在开展学术交流期间,鼓励研究生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形式的学术交U3qMF4qbqmJ47DfZJM/Up/IxOhIJdqFLjG3/Vi7UADQ=流活动。支持研究生参加短期的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一方面提升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拓宽其国际学术视野。通过交流研究生接触学科前沿,在交流中产生灵感,这样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建立科研創新能力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调动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础医学研究生不仅要参与导师课题的研究,还应具有独立承担并完成课题的能力。为此,科研平台应该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项目,配套相应的经费给予支持并设立奖学金制度,根据研究生申请的课题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择优支持。对已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和考核,根据其获得的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的生源,集中精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对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交叉学科协同培养模式


  科学前沿取得的新发现和新理论,均与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密切相关[7]。交叉学科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由原来单一学科的培养模式转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依赖科研平台的基础医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同一平台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培养,以促进资源的开放性共享;二是不同单位或国内外的科研平台之间的合作培养,为研究生提供更多交叉学科的实践机会。多学科和多平台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不同学科和不同平台之间的优势互补,能够克服学科和平台的单一性、局限性,也丰富了研究生培养的平台资源。交叉学科和多平台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扩大基础医学研究生的选题范围,获得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教育目标是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包括企业、高校、医院等培育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研究生导师基于科研平台开展的各项课题是围绕解决现实的科学问题和希望将其转化为成果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而进行的。因此,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立足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符合产业的发展导向。为此,与行业保持合作与交流,建设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有利于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社会需求和先进的技术[8]。实践基地为研究生配备合作导师,研拟适合的培养策略,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实践机会,如此可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真正做到服务于社会和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七、結语


  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立足于国家未来建设,以符合产业发展为导向,基础医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平台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汇聚高层次科研队伍,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进步。基础医学研究生是医疗卫生事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科研平台应从多方面培养研究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输送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