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医食疗论文 > 正文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诊断MRI联合减影CTA的价值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3 12:50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症诊断中MRI联合减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的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30例,影像设备选择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及西门子MAGN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症诊断中MRI联合减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的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30例,影像设备选择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及西门子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减影CTA及颅脑MRI平扫,分析其MRI及减影CTA图像特点。结果:1. 减影CTA显示21例(70%)患者存在后循环动脉异常。其中基底动脉病变19例,包括13例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及6例基底动脉瘤。椎动脉病变10例,包括6例椎动脉局限性狭窄狭窄和4例椎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23.8%),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52.4%)。2.MRI显示患者脑内存在单发或多发缺血及梗塞病灶,包括双侧丘脑11例,中脑及脑干8例,单侧或双侧枕叶7例,单侧或双侧小脑半球5例,单侧或双侧颞叶3例。结论: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中,MRI联合减影CTA可以清晰显示脑实质及脑血管的病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一种由于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内多部位受累的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仅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较困难[1]。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计算机体层成像(CT)和磁共振(MRI)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3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RI联合减影CT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症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3CTA检查方法
1.4MRI检查方法
2.结果

3.讨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发病率并不低,国内研究报道其发病率约为5%,患者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预后不佳[2]。基底动脉尖端部位动脉血管病变是引起该病的血管基础,双侧丘脑、脑干、颞叶、枕叶、小脑半球多发缺血灶及梗塞灶是其主要特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大小异常、意识障碍及头晕[3]。

CT和MRI是颅脑病变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随着设备的更新和进步,它们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CTA是经外周静脉团注造影剂后,于感兴趣区动脉血管内造影剂浓度达到峰值时行容积扫描,再经工作站后处理后得到脑动脉图像[5]。它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动脉血管,能十分准确地显示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的部位、程度,管壁的斑块形成及钙化,还可以评价周边侧支循环形成等情况。减影CTA可以应用减影的方法去除颅骨的影响,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脑动脉血管情况[6]。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减影CTA观察患者后循环动脉情况,发现21例(70%,21/30)患者存在后循环动脉异常。其中基底动脉病变19例,包括13例(61.9%)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及6例(28.6%)基底动脉瘤。椎动脉病变10例,包括6例(28.6%)椎动脉局限性狭窄狭窄和4例(19.0%)椎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占23.8%,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占52.4%。有研究显示[7],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病变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主要的血管造影表现,DSA图像能够显示其管腔闭塞、狭窄及局部动脉瘤。减影CTA能够与DSA图像相媲美,可以清晰显示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对其管腔狭窄,斑块性质及动脉瘤瘤腔内情况有较高评价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建华,宋春伶,杨鑫.尤瑞克林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8):1854-5

[2]闫云岗,陆西旬,吴荷祥.基底动脉尖综合征9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4):345.
[3]李惠玲,王桂莲.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10):1013.
[4]吕发金,张丽娟,房文皓,等.减影CTA和64层VCT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0):1222-6
[5]张龙江,柴学,赵艳娥,等.双源CT数字减影CTA与双能量CT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0):1773-6
[6]雷静,高培毅,林燕.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后循环CT灌注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3):198-201.
[7]朱海霞,宋治,等.老年血管性眩晕患者脑前后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4):314-316.
[8]赵辉林,刘晓晟,许建荣,等.应用3.0TMRI定量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9,15(1):13-7
[9]神兆玉,尹勇,神岳明,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1):90-1
[10]王兰桂.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4):253-4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