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探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孤独感教育的措施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3 18:24

摘要:

引言 近年来,随着 论文范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犹如一阵热浪,推开了人类文明的闸门,以全方位的新鲜视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论文范文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犹如一阵热浪,推开了人类文明的闸门,以全方位的新鲜视角,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互联网己经成为人们口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我们的口常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 2012年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2年六月底,中国网民的总数量己达到5.38亿,互联网使用的普及率提升了1.6个百分点;而青年学生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所占比例为30.2%;从年龄分布来看,过去五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从学历分布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的网民占比基本饱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将之带入到一个崭新的生活空间。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信息数据库,跨越时空与经济的限制,从中获取养料,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毫无疑问,互联网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在网络为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交际方式、表达方式、行为习惯乃至心理方面也产生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过度沉溺于互联网而导致的孤独感即为其一。
    高校新生自从踏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就离开熟悉的亲朋好友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此时大学生们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希望结交到互相帮助、互吐心声的朋友,同时也会面对诸多困惑,如人际交往的不顺利、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等问题。对于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无疑成为了其最忠实的伙伴,弥补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善而出现的空缺,驱散了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若长期沉溺于虚拟、开放、匿名的虚拟世界里,将会与现实生活脱节,使得这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不堪一击,从而会产生孤独体验,久而久之,网络便会成为了这些学生孤独生活的唯一调齐。每个人都曾体会过孤独感,孤独并不可怕,但若这种不良的主观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疏导或解脱,会逐渐发展成为习惯,久而久之性格会变得孤僻、怪异。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孤独感的影响己经渗透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个体的社会化等方方面面,是构成人们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我国学者也将愈来愈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孤独感与网络的相关研究,尤其是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拟从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分析入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在调研和思考国内外己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中沉浸理论,对孤独感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沉浸体验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就改善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推进我国大学生孤独问题研究的发展做出有益探索,为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相关依据,为使大学生更好地合理运用网络适应社会尽绵薄之力。第一章研究综述
    孤独感是一种较容易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负性情绪体验,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能会导致某些情绪障碍的产生,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国外,孤独感己被评为衡量个体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孤独感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
    

1.1孤独感概述

    1.1.1孤独感概念的界定
      “孤独”这一术语,最早起源于医学领域,在该领域中,“孤独”被视为一种情绪问题,继而,研究者将“孤独”引入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孤独的概念、意义和分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理论维度对孤独感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从人类需要的角度分析。国外学者Sullivan C 1953认为,孤独是当个体与人接触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负向体验。美国学者Robert .Weiss (1973)受到依恋学说的影响,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该文称: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当个体对自身的人际关系不满,或渴望中的社会交往与实际交往水平存在差距时,便会产生这种孤独体验。 PePlau (1982)受该文的启发,于20世纪70年代末,与其学生开始了关于孤独感的系统研究,他认为,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质量上的低下时,会出现一种不愉快的体验,这种不愉快的体验就是孤独感。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孤独感的两个特质:一,孤独与人际关系密切相连;二,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
    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分析。认知加工的角度主要关注对社交关系的知觉、比较和评价,Altman 1975认为,这种角度对个体预测孤独感的认知加工过程更为关注,与人类角度相比,该角度能更好地解释个体独处与拒绝社交的原因,当个体将渴望中的与实际的社交关系进行对比时,可能会产生孤独感。国外学者Poriman (1982)提出,当个体渴望中的与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也会体验到孤独[U。我国学者李艺敏(2004)认为,孤独感表明个体主观上对自身社会交往的不满,可以通过测量个体所感受到的与渴望中的社交关系模式或数量标准之间的差异,而不是测量朋友的数量或社交网络的规模等客观线索
    从行为的角度分析。行为角度将不充分的社会强化视为孤独感的源泉,该角度认为,社交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强化,而孤独感被归因于社交强化的缺乏或不充分,孤独感被定义为负面的、不愉快的情绪,个体用孤独感来解释不理想的社交关系与挫
    近年来,我国学者愈来愈关注孤独感这一研究领域。国内学者王健(1988)以哲学的角度对孤独感加以界定:孤独感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其重要特征是疏离主体对象而使人精神上产生的落空感。朱自贤(1989)对“孤独”与“孤独感”分别进行界定:孤独感是当个体身处特殊、陌生、封闭的环境时,所产生的孤立、寂寞和郁闷。李传银(1999)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孤独感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界定,她认为,孤独是当个体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不满足时,当期望中的交往水平与实际交往水平之间出现落差时所产生主观上的负面的体验或感受,这种孤独体验往往伴随着寂寞、孤单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及精神上的落空感受

    1.1.2孤独感的分类
    由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孤独感定义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对孤独感的划分也不尽相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nbsp;   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Weiss (1973)从孤独感产生的原因角度将其划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他认为,当人们缺乏亲密感,或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情感孤独,如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等;而社会孤独产生的原因是则是个体与周围同事、朋友相处不和睦,或缺乏社会融合提供的社会关系

    状态孤独和特质孤独。Erlman C 1979从持续时间长短的角度对孤独感进行划分,孤独感既可以为短时间的、带有境遇性和一时性,也可以是长期性的或特质性的[s]。前者即Young和Beck (1979所说的暂时性和情境性孤独,统称为状态孤独,后者称之为特质孤独,特质孤独是一种漫长的和长期存在的慢性孤独,是一种人格特质,该特质是个体长期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交不足的反应[s} o Penman C 1979)和Shaver (1985)认为,与特质孤独相比,状态孤独者能够在人际交往时更全面、更主动的表达自己,而特质孤独的人在与他人交流中显得更加被动。
    主动孤独和被动孤独。朱自贤(1989)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否的角度出发,将孤独分为主动孤独和被动孤独,他认为,主动孤独通常与宗教饭依有关,个体为了满足一定的文化要求,刻意追求心理上的隔离状态;而被动孤独则是个体希望与他人接近,但却被迫与他人隔离,这种强烈的渴望由于某些社会因素而得不到满足[flsl
    
1.2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孤独感作为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其产生根源是非常复杂的。在个体与个体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社会需求,进而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体的内在需求促使其寻求情感保护,当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或现实中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与其所渴望的社会关系产生差距时,孤独感便油然而生。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大多数研究在考察孤独的影响因素时,或单独考虑个体因素(如人格特质、认知因素),或单独考虑外部因素(如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实际上,孤独感的产生是个体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3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与发展,研究者们将愈来愈多的注意力投向了互联网的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主要观点整理如图1.1所示:

 

 
    有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用户的孤独体验无显著联系。Madrid (2001)以大公司的职员为被试,研究发现,使用计算机交流对个体孤独感的影响影响不显著[l0];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具有高互动性,因此,个体长时间使用互联网交流并不会产生孤独感,个体与交流对象虽然在物理距离上存在隔离,但其心理上的联系与沟通并不会引发个体产生孤独感。
    持相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网络与个体的孤独感体验存在显著相关。刘连龙、胡明利(2009),孔鑫、徐勇、葛玲(2011)在研究中发现,网络成瘾与孤独感这一不良社交情绪紧密相关,孤独感与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与社交孤独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
    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的使用是有效降低个体孤独感程度的一种方式,孤独的个体会选择使用互联网来缓解、释放自身的压力、以减轻消极情感。Shaw(2002)等人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降低个体孤独感,减轻其孤独感体验,孤独者可以利用网络来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张晓琴、柳彩霞、梅俊华(2007),对84名经常使用网络的大学生进行测试发现,网络服务对网络孤独具有直接作用,网络是解决个体孤独感程度高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于孤独感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三种主要观点:频繁地使用网络会导致个体产生孤独感;孤独个体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从而产生网络依赖倾向;孤独感与互联网的使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二章 大学生应对孤独的方.....................22-24
    2.1 孤独感引发的消极表现................ 22-23
        2.1.1 网络时代下由孤独............... 22
        2.1.2 大学生应..............22-23
    2.2 研究假设.................. 23-24
第三章 研究工具与施.............. 24-27
    3.1 研究被试.............. 24
    3.2 研究工具.................. 24-25
    3.3 施测过程与数.................. 25-27
        3.3.1 施测过程 ...............25-26
        3.3.2 数据收集及分................ 26-27
第四章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孤独............... 27-47
    4.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 27-29
    4.2 大学生孤独....................... 29-32
        4.2.1 大学生孤独感总体.................. 29-30
        4.2.2 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统.................... 30-31
        4.2.3 大学生孤独感在互联网使用................. 31
        4.2.4 大学生孤独感在互.....................31-32
    4.3 大学生网络依赖情况.................... 32-37
        4.3.1 大学生网络................ 32-33
        4.3.2 大学生网络依赖在人口统计................ 33-35
        4.3.3 大学生网络依赖在互联网络....................... 35-36
        4.3.4 大学生网络依赖在互.................... 36-37
    4.4 大学生互联网沉浸体验.................... 37-40
        4.4.1 大学生互联网沉浸...................... 37
        4.4.2 大学生互联网沉浸体验在.................. 37-38
        4.4.3 大学生互联网沉浸体验在网................. 38-39
        4.4.4 大学生互联网沉浸体验在互联................. 39-40
    4.5 大学生孤独感、网络依赖倾向与互..................... 40-47
............................................................
  
结论
  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中沉浸理论的角度,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调查了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探讨了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依赖、互联网沉浸体验的特点与关系,证实了大学生网络依赖、互联网沉浸体验能够联合预测大学生的孤独感,并提出了引导性的教育策略,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孔鑫,徐勇,葛玲.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回归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9)
[2] 张志松,尹国兴.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探讨[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3] 赵淑娟,王卫平.  当代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4] 谭雪晴.  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08)
[5] 答会明,李利琴,李晓红.  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1)
[6] 刘连龙,胡明利.  网络成瘾与其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7] 龚群英.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相关性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08)
[8] 贺金波,郭永玉,向远明.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机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1)
[9] 张晓琴,柳彩霞,梅俊华.  人格特质、网络服务对网络孤独感的影响方式[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10)
[10] 常若松,王瑜,熊亚刚.  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的调查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