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学论文 > 正文

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探讨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4 11:29

摘要:

1.1概述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典型皮损表现为粉剌(包括闭口及开口粉刺)、丘瘆、脓痕、结节及囊肿,临床上常伴有皮脂溢出增

1.1概述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典型皮损表现为粉剌(包括闭口及开口粉刺)、丘瘆、脓痕、结节及囊肿,临床上常伴有皮脂溢出增多,好发于青年男女。
《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生气通天论中有记载“劳汗当风,寒薄为鈹,郁乃痤。”其中的“鈹”及“痤”均为皮瘆。秦伯未在《内经类证》中注释“皴即粉刺”。“痤”字在《说文解字》中卷七有记载“从广部,小腫也。从广坐聲。”此条经文可以说是中医对痤疮这类疾病最早的认识。晋朝《刘捐子鬼遗方》有记载“治面皴范,木兰青方。”乃是最早的治疗痤疮的方药。隋朝《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论面痛侯,曰“面癌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痕,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详细的描述了痤疮的皮瘆特点。
隋唐以前的医书,对痤疮多以“面范”、“面鮍”、“鮍痕”命名,且常将痤疮与酒渔鼻相混谱或归为一类病症。宋朝《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体面门?论面皴,曰“面皴者,是粉刺也。面上有敲如米粒。”明确提出鮍是指粉刺,且皮瘆形如米粒。此后医家多以粉刺替代皴来命名痤疮。到了明清时期,众多医家意识到痤疮乃是由肺热或风热引起,因此在命名上也凸显其特点,如明代《外科启玄》称之为“肺风港”、“粉花痊”,《外科正宗》称之为“肺风粉刺”,《外科大成》称之为“肺风酒刺”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明清时期开始,古代医家对于痤疮的认识逐渐完善,并且多以“粉剌”命名,这与现代中医十分接近。
............................

1.2古代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阳郁致病
对于痤疮的发病机理,最早的认识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中“劳汗当风,寒薄为皴,郁乃痤。”后世医家对此条经文阐述颇多。张清《素问释义》指出其发病“皆阳气郁所为。”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按“烦劳气耗,体多出汗,汗则玄府开而邪易入,自宜静密谨防。如或露体当风,或当风熟睡,风乘虚入,化而为热,外又感寒,榜碟肤膝,必生鈹子。鮍,俗名粉刺是也。若不解散,郁积之久,不至于鈹而且为痤矣。”薛雪著《医经原旨》“注: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凝液为鮍,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按,是名曰痤。凡若此者,皆阳气不固之使然。”张隐蕃《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劳汗当风,寒湿薄与皮肤之间,则为皱为痤矣。夫鈹与痤痨,乃血滞于肤表之轻症。…寒薄为皴者。言阳气之外卫,而在于皮毛之间也。”由此可见中医最早认识到痤疮是由于阳气郁滞引起的。
.....................

2痤疮的西医研究概况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头面及胸背部,较少累及四肢。通常其病程可持续多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痤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局部地区皮肤科门诊调查结果显示,在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中,痤疮排名第一⑴。由于其患病人群主要是青年,且皮瘆常发生于颜面部,容易影响患者情绪。严重的痤疮会导致损容性瘢痕并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干扰其日常生活[2'3]。
.......................

2.1流行痏学
痤疮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人种中的差异较大。研究表明[4]美国12-24岁人群患病率高达85%?国内陈豐等[5]调查了广州2252名大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且性别不同,结果显示痤疮患病率为85.3%,现患病率为36.4%,男性痤疮现患病率低于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向守宝等[6]调查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门、广州四地区中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四地区痤疮总患病率是51.13%,其中男性为53.35%,女性为46.65%,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62)。上述四地区中学生痤疮患病率分别为65.24%,58.26%,45. 47%和32.81%,地区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虽然各调查结论不尽相同,但可以发现痤疮的高发年龄是20~24岁。且痤疮严重度与初发年龄密切相关,即初发年龄越小,痤疮越严重[7]。青春期痤疮患者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目前普遍认为青春后期痤疮女性患者多数。有研究显示28?37岁女性痤疮患病率在23%~26%,而42?52岁女性也有39(^5%的患病率。就发病部位而言,痤疮发病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前额、面颊、下颏,其他部位如鼻部、胸部、背部、全面部则比较少见⑻。
.........................

2.2病因及发病机制
痤疮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雄激素、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皮脂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免疫应答、心理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

第二部分 文献分析 ................46-66 
前言 ................46-47 
1 资料与方法 ................47 
1.1 资料采集 ...........47 
1.2 纳入标准 .............47 
1.3 排除标准 ..............47 
2 统计方法..................47 
3 结果与分析 ...............47-60 
3.1 一般情况 ................47 
3.2 用药情况统计 .............47-53 
3.3 痤疮中医证型分析 ............53-60 
4 讨论............... 60-61 
4.1 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探讨.............. 60 
4.2 药物的性味和归经................. 60 
4.3 痤疮的中医证型探讨 .................60-61 
4.4 三种常见类型的痤疮组方用药探讨 ............61 
5 结论 ...................61-62 
参考文献 ......................62-66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头面及胸背部,较少累及四肢。通常其病程可持续多年。有研究表明美国12-24岁人群痤疮患病率为85%。另有报道[2]国内部分地区大学生痤疮患病率高达85.3%,现患病率为36.4%。青春后期痤疮则以女性为主,28~37岁女性痤疮患病率在23%~26%,而42~52岁女性也有3%~5%的患病率[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痤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局部地区皮肤科门诊调查结果显示,在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中,痤疮排名第一。
......................................

结语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临床上治疗痤痊常用抗生素类、维甲酸类、抗雄激素等药物,以及多种物理治疗方法。但上述疗法存在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多、容易复发以及部分疗法费用昂贵等缺点。因此不少患者希望接受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寻常性座洛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在治疗痤疮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为后世提供了诸多经典方剂。现代中医治疗痤疮已经由单一的从肺热论治发展为辨证论治以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临床上也涌现出大量治疗痤疮的方剖,或以经典方临证化裁,或将多年经验总结归纳出自拟方。痤疮的病因病机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很难用单一的证型概括,使得中医药治持痤疮的疗效难以得到全面的肯定,进而限制了其推广。本研文献分析部分在查阅现代文献资料的基袖上,归纳和总结临床优质文献在治疗痤疮方面的用药及辨证分型。结论为临床治疗痤疮运用清热药最多,清热是贯穿痤疮治疗过程始终的总原则。最常见的痤疮类型为湿热类、肺热类和痰齋类。该结果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临床部分观察了中药口服加祛痘面膜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同时规范中药面膜外敫的操作流程。得出结论:1.中药配合面膜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不同类型皮损数目;2.能够降低患者痤疮等级,改善痤疮的严重程度;3.能有效改善中医症状;4.本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