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学论文 > 正文

止痛调经方与少腹逐瘀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4 14:33

摘要:

导语:本研究通过将50例属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止痛调经方组(治疗组)和少腹逐瘀胶囊组(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中医症状疗效、疼痛疗效、盆腔血流阻力

导语:本研究通过将50例属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止痛调经方组(治疗组)和少腹逐瘀胶囊组(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中医症状疗效、疼痛疗效、盆腔血流阻力、搏动指数、雌激素、孕激素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止痛调经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由本站写作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引言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运用解痉、镇痛药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进行对症处理,作用快,但疗效短暂,容易反复发作。祖国医学对痛经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亦有许多精辟的阐述,为后世医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代医家对本病也十分重视,并从中医中药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很好的疗效。尽管如此尚不能令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满意。因此需要加快研究步伐,深入探索发病机制,发挥中医药特色,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方药。
刘静君主任医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痛经之发生,寒凝血疲证最多见,癖血阻滞胞宫、胞脉是其主要发病机理,故拟温经散寒、化癖止痛之止痛调经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论文通过观察止痛调经方对痛经患者治疗前后疼痛、中医证候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EZ、P等指标的改变,探讨该方的临床疗效机理,为痛经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本研究中的病例来自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期间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2005年出版的《妇产科学》〔‘,原发性痛经: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
2.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2〕第七版制定。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骼,甚至剧痛晕厥者,可诊断为痛经。
3.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2〕第七版制定。
寒凝血癖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
次症:(1)月经周期延后;
(2)经行不畅;
(3)月经量少;
(4)月经色黯有块或黑如豆汁样;
(5)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冷汗淋漓,甚则厥冷;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癖点疲斑,脉沉迟或沉紧。
中医辨证要求:主症必备,次症具备两项或两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三)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
(l)符合西医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
(2)符合中医原发性痛经诊断及辨证标准。
(3)能够接受治疗、观察及检查者。
2.排除标准
(l)经B超或妇科检查证实是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患者。
(2)合并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病变者或精神病患者。
(3)正在参加其它临床试验患者。
(4)有药物过敏史者。
(四)评分标准
1.痛经程度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l)经期及经前小腹痛(基础分)5分
(2)腹痛难忍1分
(3)腹痛明显0.5分
(4)坐卧不宁1分
(5)休克2分
(6)面色眺白0.5分
(7)冷汗淋漓1分
(8)四肢厥冷1分
(9)需卧床休息1分
(10)影响工作学习1分
(11)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
(12)用一般止痛措施可暂缓0.5分
(13)伴腰部酸痛0.5分
(14)恶心呕吐0.5分
(15)肛门坠胀0.5分
(16)疼痛在1天以内0.5分
(每增加1天加0.5分)
痛经程度分级:疼痛积分在8分以下为轻度,疼痛积分在8一13.5分为中度,疼痛积分在14分以上者为重度。

参考文献:

[1] OstadN. EvaluationofimpactFoeniculumvulgarevarietydulceoninhibitingthe contractionsofratsuterusinducedbyoxytocinandprostaglandinE2 .Barijess encepamphlet, 2000, (1) :27-29 . 
 
[2] Ievin J H etal. .FertilSteril, 1992, 58 :530-536 . 
 
[3] IzzoA, etal. .ClinExpObstetGy-necol, 1991, 18 (2) :109-116 . 
 
[4] Lin MT,et al. The protective sffect http://www.51lunwen.com/Chinesemedicine/ of dl-tetrahydropalmatine againstthe development of amygdale kindling seizures in rats .Neurosci Lett, 2002, 320(3) :113 . 
 
[5] Gupta M B. .Indian J Med Res, 1971, 59(1) :76 . 
 
[6] 黄荷凤,何赛男. 子宫前列腺素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5,(05) . 
 
[7] 董克玲. 近15年来中医治疗痛经方药应用分析[J]. 国医论坛, 2003,(03) . 
 
[8] 史建辉,殷炯辉,靳全友,薛琳娜,王秀霞,侯学敏,季春红. 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河北中医, 2003,(04) . 
 
[9] 樊琴. 痛经片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 2007,(08) . 
 
[10] 张晓萍. 川芎及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 2005,(05) . 
 
[11] 匡继林. 谢剑南教授辨证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J].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09) . 
 
[12] 王应兰. 痛经辨治浅谈[J]. 江苏中医, 1995,(11) . 
 
[13] 齐津丽. 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J]. 辽宁中医杂志, 2006,(03) . 
 
[14] 陈琼,顾仁樾,周端. 藏红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作用[J]. 辽宁中医杂志, 1997,(08) . 
 
[15] 孟楠,周金秋,吴宜艳,付艳君,王汝辉. 痛经舒对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6,(02) . 
 

<BR>目录:

提要 3-4 
ABSTRACT 4 
引言 7-8 
临床研究 8-15 
    一、临床资料 8-11 
        (一) 病例来源 8 
        (二) 诊断标准 8 
        (三) 病例选择 8-9 
        (四) 评分标准 9-10 
        (五) 一般资料 10-11 
    二、研究方法 11-13 
        (一) 治疗方法 11-12 
        (二) 观察指标及方法 12 
        (三) 疗效判定标准 12-13 
        (四) 统计学处理 13 
    三、结果 13-15 
        (一)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13 
        (二) 疼痛疗效比较 13 
        (三) 盆腔血流RI、PI比较 13-14 
        (四) 血清雌(E_2)、孕(P)激素水平 14-15 
讨论 15-22 
    一、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5-16 
    二、西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16-17 
        (一) 子宫收缩异常 16 
        (二) 内分泌因素 16-17 
        (三) 其他因素 17 
    三、止痛调经方的组成及方药分析 17-20 
 ......
结语 22-23 
参考文献 23-25 
综述 25-35 
    参考文献 32-35 
致谢 35-36 
详细摘要 36-4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