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小学数学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4 15:56

摘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的基本内涵 (一)现实、现实性的内涵 从字面含义看,现实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作名词时意思为客观存在的事物;作形容词是合于客观情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的基本内涵

 

(一)现实、现实性的内涵

从字面含义看,“现实”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作名词时意思为“客观存在的事物”;作形容词是“合于客观情况的”。而“现实性”是具有客观存在特性或是符合客观情况。如果像我们经常讲的理论研究要服从和服务于现实生活,不能空洞无物地“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这样来理解“现实性”未免太肤浅,这个实际究竟是谁的实际?又是什么实际?所以要对“现实性”本身的哲学意义作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才能有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现实性”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现实性”哲学思想认为,“‘现实性’从根本上说,首先是人的物质生活的现实性;‘现实性’有其自然物质性的存在基础;‘现实性’是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客观关系或联系;‘现实性’是事物历史地形成的客观必然性,不是永恒的客观存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它们在这种意义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①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讲,现实性所代表的涵义就是:教学要扩展向人的“生活世界”;课程要要以真实情境和真实素材为基础;学习就是要把握、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关系;客观的知识不是永恒不变的,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呈现出其多样的姿态,具灵活性和变化性;人们对知识的探索不可能永远是准确无误的,需要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显然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现实性”将“客观”两个字牢牢印在教育实践中,是教学事件本身的现实性。解释学从人的现实出发,探讨人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现实性。现代解释学认为,每个人在理解和认识事物时,都先验地根据自己的“前理解”来进行。强调解释过程不是完全客观中立的,它本身与研究者的态度、倾向有密切的联系;强调“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②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个体的学习是自己对事物意义的建构过程。很多人将解释学中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客观”对立起来,然而我们认为,在教育实践中,是可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应用的。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现实的数学;二是每个学生的现实。
1 现实的数学
现实的数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要与现实生产、科研、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是虚拟的素材和信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中提取。新知识的引进,尤其是新的数学概念引入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例子。
(2)教学过程。数学教学过程的现实性主要是指避免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和程序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经验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或是在设计好的真实情境中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对现实性问题情境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3)教学物资。教学物资作为客观实物从其本质属性来看是现实的,但是这里强调的现实性还包括教材、教学工具、数学实体、几何模型等参与教学的各种实物要符合现代生活和生产发展,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充实。
2、每个学生的现实
主要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现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经验。按照杜威的思想,经验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主动地尝试”(经验的过程),另一种是“被动地承受”(经验的结果)。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各种经历走入课堂的,这些经验的结果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理解产生很大影响。比如,一个经常和爸爸妈妈逛商场的孩子,对购物结帐比较熟悉,可能在数学情境中对价格问题的计算就会更容易理解。对于经验的“主动”方面,也就是经验的过程,杜威认为,学生的知识经验自然发展的进程“总是从包含着做中学的那些情境开始。”

.......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研究的现状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教学现实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如下的规定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数学和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材提供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题材应丰富多样,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己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第二,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三,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第四,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被广泛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①可以看出,我国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索性,提倡合作学习;关注数学学习的过程及其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增加数学教学的技术含量,提高教学效率。课程标准是对教学方向的指引,也对教学效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习题讲解练习,要加强数学教学的现实性。

 

(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集中体现在生活化、活动化和个性化三个方面。这样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一致,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是数学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1、生活化
数学教育历来存在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以往人们往往突出数学的抽象性和严格性,以致完全切断了“学校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样就导致很大部分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望而生畏。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数学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方面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体现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教材为数学知识的引入提供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现实情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人教版通过设计学校运动会和游园活动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收集学生喜欢食品、课外活动项目、电视节目等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北师大版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教材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人类生活的空间,通过学生身边的物体引入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学习,并增加了确定位置、图形变换等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教学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这部分是以前几何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是新课标所强化的“空间与图形”学习内容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编写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一些现象,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和视图的初步知识。二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课本70页,这是第一个信息窗,老师们知道,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本情境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借助学生熟悉的小朋友“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为画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整个情境图分为左右两幅,左图指左眼引起“那边是左”问题的讨论;右图指右耳引起“那边是右”问题的讨论情境图的立意。立意有两个:一是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引导教师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二是由活动引向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由情境而引发讨论。

.......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研究的意义.....................12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彰显现实性...........巧
(一)转变数学教学理念:现实性追求...............................15
(二)教学设计彰显数学教学的现实性.....................................17
(三)教学实施过程彰显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20

(四)教学评价彰显数学教学的现实性..........................36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彰显现实性

 

1、拓宽教学评价的领域教学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人类共同的知识科目、门类,尽管它们是学校教育知识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它绝不是学校知识的唯一对象。学校开展教学评价,就不能只是评价学生对共同的必修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还应适当涵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本土知识乃至一些个人知识;同时,本土知识、个人知识有其自身的特点,其评价内容与方式不能完全照搬、抄袭国家课程、必修课程的评价样式与规范,应有所区别、差异。以前我们的评价重视的是书本知识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去计划的意识。即使是考试中出现的应用题,它所体现的情境是一种虚拟化的、纯粹化的、结构清晰完整、条件规范的题目,与我们所强调的数学的现实性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能够熟练的解决这类应用题,但是对生活中相似的问题却感到十分棘手,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教学的现实性不够。因此,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也要重视对数学现实性的关注和考量,以此来促进数学教学现实性的彰显。

......

 

结语

 

而质性评价尊重知识的多样性、差异性、过程性,关注个体学习的内部感受,尊重评价对象、内容、环境的多元特征;它还特别关注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互动,强调差异性理解、个性化体验在评价中的独特作用,因此,它有助于克服量化评价标准化、统一化、模式化的缺陷,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知识解读空间,更好地把握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整体性和对知识理解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此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的现实性,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现实性和课外的数学问题解决并未做深入讨论,笔者会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为小学数学教教育的现实性进行新的思考,为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