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思品教学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5 14:01

摘要:

我国的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从古代的意境论、近代的境界说以及心理学中关于语言与思维相互关系等学说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创立的理论,他认为情境教育能充分开发学生的

  我国的“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从古代的“意境”论、近代的“境界”说以及心理学中关于语言与思维相互关系等学说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创立的理论,他认为情境教育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思维的发展。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情境,常常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难以创设超越时空的教学环境,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于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其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多维性、刺激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的各种情境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已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 下面,笔者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思品教学情境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思源于学,学起于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巧妙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进而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所熟悉、 喜爱的歌曲创设问题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部分 “成长的烦恼” 时, 我就请学生欣赏歌曲《小小少年 》,然后提出问题 ,为什么小小少年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 他的烦恼却增加了? ”“他有哪些烦恼? 怎样消除这些烦恼? ”这时学生的思维点被激活了,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动、形象、直观的各种图片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网上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源, 创设教学所需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思想品德教学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例如,在学习《爱在屋檐下》一课第一部分“我知我家”时,我运用了网上搜集来的三组图片———学生所熟悉的家的外景,学生与家人围坐在一起畅谈的情景,风雨中父母接送子女的照片,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家是什么? 你希望自己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同时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开始时只是回答家是房屋,家是亲人聚集的地方,后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认识到家还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保护伞……这样,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到家的含义, 同时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和感悟,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直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活动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最基本的要求。 它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践行,鼓励学生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各种活动,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进而促进其自身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发展。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各种活动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活动中逐步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利用故事创设活动情境生动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能够在启迪思维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时,我展示“小林的故事”:小林 5 岁就没有了母亲,一年后他多病的父亲也去世了, 可怜的小林只能随祖父母生活,可祖父母生活困难,小林的两位叔叔视他为累赘,经常斥责、打骂他。慢慢地小林变了,脾气越来越暴躁,有时去偷东西,今天他又偷拿东西时,被人们发现了。然后,我请学生围绕“是否宽容小林”的辩题,分正方反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认为应该把小林扭送公安机关, 反方认为应该宽容小林)。 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确宽容是有原则的, 在辩论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明辨是非的思辨能力。

  (二)利用 FLASH 动画短剧、生活短剧创设活动情境FLASH 动画短剧和生活短剧以其生动 、形象、 直观、 直入主题而广泛用于创设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之中。 这样的情境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有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课堂氛围, 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学习《两代人的对话》时,我首先请学生观看生活短剧 “冲突”———“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 爸爸同意了, 但要求她 8 点前回家。 小冰想现在已经快 7 点了, 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接着我设计了—个心理体验活动: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 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 小组准备后, 学生纷纷进行表演。 后来我加以引导: 怎样找到—个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 有的说:“让她做完作业后把录像带回家看。 ”

  有的说:“让家长陪她到同学家,看完录像后再陪她一起回家。 ”有的说:“可以打电话让家长去接她。 ” 这种讨论、 争辩的活动既是学生道德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也能较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共鸣情境,升华学生道德情感

  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各种教育手段、学习内容、师生交流有机结合,形成知、情、意、行的统一,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交融点,引发共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音乐和诗歌既能渲染气氛, 又能感染学生, 在创设情感共鸣情境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如:在即将结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课堂教学时,我用《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深情朗诵《宽容》的诗歌———“宽容是大海,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能容下竞游的百舸,也能容下一叶扁舟。宽容是高山……”这样的设计,丰富了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