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理学类 > 生物论文 > 正文

砂梨种质资源萼片性状的频度与聚类

来源:UC论文网2015-11-18 17:13

摘要:

论文摘要:对344份砂梨种质资源的果实萼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种质资源中,萼洼广度、萼片姿态、萼洼深度、萼洼状态等4项性状指标,主要表现为2种表现型

   论文摘要:对344份砂梨种质资源的果实萼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种质资源中,萼洼广度、萼片姿态、萼洼深度、萼洼状态等4项性状指标,主要表现为2种表现型,比率均占30%以上,其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594~0.719范围内,表现相对一致。以脱萼率10%为单位,分为10组,频度呈U字形,第1组和第10组频率极高,分别为29.7%、25.9%,位于U字形两端,而其他各组分频度低,且相对一致。以脱萼率为指标,将所调查的种质资源分为7组,频率标准差则与频率表现相反,呈倒U字形,两端组分值较小,而中间组份值较大,即脱萼率极高和极低的品种脱萼率的稳定性较高。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梨品种可划分为3个类群。
    论文关键词:梨,种质资源,萼片性状,频度分析,聚类分析
    我国是世界栽培梨起源中心之一,种质资源丰富,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梨果实萼片宿存和脱落是梨属植物果实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与果实外观品质密切相关,萼片宿存的果实俗称“公梨”,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相对较差,而萼片脱落的果实俗称“母梨”,其品质相对较好;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公梨”明显低于“母梨”,如‘库尔勒香梨’、‘砀山酥梨’等,虽然有关梨果实萼片宿存和脱落的机理前人做过一些初步研究,但梨果实萼片宿存和脱落的形成与调控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梨果实萼片宿存和脱落在很多时候作为种的特性来进行研究,如Koehne根据梨果实成熟时萼片的有无,将梨属植物分为脱萼组和宿萼组两大类,后来的分类学家Rehde、Terpo、俞德浚等将果实萼片宿存与否作为重要特征,结合叶片、花器、果实等特征作为属植物的分类依据,而日本学者认为萼片宿存和脱落是彷徨变异,即同一品种或同一棵树的不同果实有时会有不同表现。有关梨种质资源评价和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的报道较多,而梨果实萼片相关性状的调查国内外鲜有报道。为了更多的了解不同品种的梨果实萼片宿存和脱落情况,我们对湖北果茶所国家砂梨种质资源圃内的梨果实萼端相关性状进行细致调查,以期对梨果实萼片宿存规律有所了解,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利用、品种改良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