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医食疗论文 > 正文

浅论中医养生哲学指导下的食疗原则

来源:UC论文网2015-11-28 21:00

摘要:

与中医养生思想相适应,中医食疗养生的历史久远,早在《汤液经》里就主张通过食物烹饪的方法来达到特定的疾病治疗效果。至汉唐时期,食疗养生的发展更为鼎盛,形成了那一时期

  与中医养生思想相适应,中医食疗养生的历史久远,早在《汤液经》里就主张通过食物烹饪的方法来达到特定的疾病治疗效果。至汉唐时期,食疗养生的发展更为鼎盛,形成了那一时期特有的食疗理论系统。如《黄帝内经》中就曾对各种食物的药用价值进行过一一阐述,将食疗养生的思想广泛传播。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是对某些植物的药用功效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进一步凸显了“以食为养”的食疗理念,并推动中医食疗体系更加完善。

  进入当代社会,中医养生食疗也日益成为人们青睐的养生保健手段。如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提出了“用之对症,病自渐愈”的食疗主张。实践表明,以中医养生哲学为理论基础,培育人们科学合理的食疗养生习惯,不仅能够实现饮食的均衡搭配,对于抗老延衰、延年益寿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功效[1,2].而且遵循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食疗,也能从人体基本生理调节的角度提高人体机能的免疫力与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1中医养生哲学是食疗养生的理论基础
  
  1.1 未老养生的预防思想
  
  《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适时做到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养生、平时注意养生,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养生,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1.2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强调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因素。由此,中医养生要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等。

  1.3阴阳对称的平衡观
  
  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互对应的双方,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应该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反之,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因此人体养生,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或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保持相互平衡。

  1.4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一系列的内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的突出表现就是升降出入,一旦人体的升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同时强调“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动”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唯有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方能养生保健。

  1.5养生方法中的辩证观
  
  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方法。尤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尊重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同时根据个体的阴阳盛衰情况进行调摄,才能实现健康长寿。

  2 中医养生哲学指导下的食疗原则
  
  我国素有讲究平衡膳食的优良传统,要求遵从良好的饮食原则。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食物的原本,即多样性。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造食物涌现出来,这类通过加工的食品,可能味道比较诱人,普遍受到人们的赞赏,但其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并非有利。同时按照上述中医养生哲学思想,某种食疗方法对某一类人有效,却未必适合其他人群。因此,食疗养生需要根据作用对象的身体状况、年龄、疾病等来作出具体选择。换言之,只有遵循基本的养生原则,选择科学的食疗方法,才能达到治病防病等养生功效。

  2.1阴阳平衡的原则
  
  阴阳平衡也是中医食疗中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阴阳盛衰失调必然会影响到养生食疗的药用效果,其对机体平衡也极为不利。中医养生食疗崇尚“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食疗理念,重视人体的阴阳平衡,如鹿角胶粥、二冬膏等均能起到很好的滋阴补阳效果。在阴阳平衡的机体状态下,方能促进食材药用疗效的发挥。

  2.2五脏协调的原则
  
  协调五脏是中医养生食疗中最为基本的养生原则。这主要是由于人体五脏中任何一处病变都将严重制约人体机能的发挥,影响人体健康。五脏以脾胃为重,运气濡血均需通过脾脏运行,这也是食疗养生的根本场所。古语云“虚不受补”,只有在保障脾胃功能的基本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体现食材的药用疗效。

  2.3三因制宜的原则
  
  所谓三因制宜原则,主要是指中医养生食疗过程中应坚决做到因时配膳、因人配膳以及因地配膳。因时配膳应以四时变化为基础,顺应气候变化的规律来选择食材;因人配膳则需从个体的身体素质出发,重视临床症状与食材疗效的相互对应;至于因地配膳则是立足于不同地域特征的药膳特点,注重从生理与环境的双重角度来体现中医养生食疗的效果。

  2.4辨证施膳的原则
  
  辨证施膳是一种药膳养生整体观的体现,同一种临床症状可能表现为多种病症特征,这就需要中医食疗过程需要时刻与实际病症相对应,切忌出现食材胡乱、随意搭配的现象。一些气候变化、地域特征或是个体素质差异等,都有可能造成不同的食疗效果,需要仔细辨别、妥善对待,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施膳途径。

  3 传统中医食疗养生的具体要求
  
  3.1粗细粮合理搭配
  
  粗细粮搭配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适当多吃一些传统的粗粮,即相对于大米、面粉这些细粮以外的谷类及杂豆,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二是针对目前谷类消费的主体是加工精度高的精米白面,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营养价值。如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豆类蛋白质中蕴含丰富的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也是其限制性氨基酸。

  若将谷类和豆类食物合用,它们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正好互补,从而提高了其蛋白的生理功效。

  3.2主副食品合理搭配
  
  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副食主要为动、植物性食物,它们在营养价值及感官性状上各有特点。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所以如果进行适当的副食搭配,如增加鱼、肉、蛋类和豆类等,可使主食的营养价值获得较大的提高。当然如果通过适当的烹调加工来改善、提升风 味 的话 ,其营养价值 和 人 体 吸 收 利 用 率 也 会 有 很 明 显 的提升。

  3.3荤素食品合理搭配
  
  荤食是指肉、鱼、蛋、奶及其制品,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无机盐。特别是动物肝脏中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适量食用可改善相关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欠佳状况。素食主要是指各种蔬菜、水果和豆类。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含量丰富;水果则含有丰富的糖类、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其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这些糖多是多糖,可以直接为人体吸收,因此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容易被人体吸收;豆类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因此两者搭配烹调制成成品,味美口香,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4酸碱搭配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留下了很丰富的饮食文化,有待于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发掘、提高。如南方有些地区讲究把鳝鱼与藕合吃。原来鳝鱼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同时其又含有比较丰富的完全蛋白质,属酸性食物;藕则含有丰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属碱性食物。

  这一酸一碱,加之两者所含营养素的互补,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很好的作用。实际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烹调习惯,有很多是属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的。总的看来,动物性食物属酸性,而绿叶菜等植物性食物属碱性,这两类食物的搭配对人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中医食疗养生强调荤素搭配的优点所在。

  4 小结
  
  食疗养生是指人们通过饮食促进人体生命活力,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的养生方式。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食疗养生的基本类型,已经可以分为传统食疗养生和现代食疗养生两大类。传统食疗养生以中医食疗养生为代表;现代食疗养生,则是指以营养有机食品为核心的养生方式。由此,食疗养生的理论支柱,也当包括传统和现代两方面。但无论传统理论,还是现代理论,都讲究饮食的多样化及合理搭配,就此而言,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本文所探讨的中医食疗养生理论,仅是传统食疗养生理论中极小的一部分,其科学性尚待进一步论证。用中医养生哲学指导食疗养生实践,不仅因为其理论晦涩难懂,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与专业技能,而且往往带有相当的局限性。

  同时还会因为中医理论的模糊性,势必夹杂或隐含一定的欺骗性。对此实际应用过程中,忽视现代食疗养生基本理论,或者过分夸大传统中医养生理论,都是极其片面的。

  还应该看到,不尊重科学饮食之道,仅把希望寄托在中医理论、中医秘方和饮食偏方等方面,是伪养生泛滥,进而使人们受骗上当的重要诱因。因此,比较恰当的做法是把传统与现代食疗养生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弥补传统食疗养生观之不足,也可促进现代食疗养生方式的多样化发展[2-5],使二者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总之,中医养生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传统食疗养生需要扬弃,要与现代饮食科学相融合,最终实现科学饮食、合理膳食,不断提升食疗养生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里特.中华传统食品的科学与价值[J].食品科技,2004(1):17.
  [2] 李斌.中国食疗发展史探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3):215.
  [3] 项平.中医食疗药膳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药膳食疗》,2002(11):56.
  [4] 海城.食疗药膳基础知识(一)[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7(2):1.
  [5] 叶锦先.中医康复食疗药膳特色和展望[J].药膳食疗研究,2001(1):3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