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形成

来源:UC论文网2015-12-04 21:11

摘要:

关键词: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形成,防范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投

关键词: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形成,防范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投资教育能带来收益,但也伴随着风险。研究生阶段教育是一种个人层面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其投资周期长,投入大,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环境的不可预料性和结果的变动性。尤其在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大众化,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张的大背景下,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正逐步的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主要表现为教育服务风险、就业风险、过度教育风险和预期收益风险等几个方面。
  1、教育服务风险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将支付更高的成本接受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较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其教育服务除具有一般服务的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贮存性这四个基本属性外,还具有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的特殊属性[2]。正因为研究生教育存在服务的特殊属性,所以研究生教育消费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风险。
  教育服务风险是指培养单位能否利用教育教学设施、实验科研设备和教育技术等各类资源向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各类教育服务的不确定性。研究生教育服务风险主要表现在:
  (1)培养单位和专业选择风险。社会个体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之前,需要填报志愿选择培养单位和学科专业。但是,由于对培养单位的情况、学科专业的就业前景等信息掌握不全和个体主观判断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在进行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科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存在风险。以学科专业选择为例,学生跨专业考研情况相当常见,有些专业跨专业考生人数甚至接近半数。我们通过对42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179名学生是跨专业读研,比例达42.62%。但是,在这179名跨专业读研的学生中有39名学生表示后悔跨专业读研,占跨专业读研人数的21.79%。可见,个体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过程中的学科专业选择风险是很大的。
  (2)研究生培养单位核心教育服务风险。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提供的核心服务主要包括学术氛围、专业师资力量、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指导、图书馆资源和实验科研条件等。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在读硕士研究生对就读学校的学术氛围、专业师资力量、导师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学校图书馆资源和科研条件等的不满意程度分别达27.14%、25.71%、16.67%和18.57%。可见研究生对培养单位的核心教育服务满意度总体不是很高。也就是说社会个体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核心教育服务风险。
  (3)研究生培养单位辅助教育服务风险。
  辅助教育服务是指为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实践能力提高提供的各种条件服务、环境服务和创设的活动。具体包括学校硬件设施、校园环境与文化、行政教辅服务和就业知道服务等。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和我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各培养单位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与文化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也将造成研究生对培养单位硬件设施等条件的不满意,对行政教辅服务和就业服务的不满意,即存在辅助教育服务风险。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在读硕士研究生对就读学校硬件设施的满意度为33.81%,不满意占18.57%,47.62%的学生认为一般;对就读学校校园环境与文化的满意度为34.29%,不满意占13.81%,51.90%的学生认为一般;对培养单位行政教辅服务的满意度为19.52%,不满意占24.19%,56.19%的学生认为一般。由此可见,研究生对培养单位的辅助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并不高,也就是说个体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时存在辅助教育服务风险。
  研究生培养单位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的学习、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升值,并影响到研究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就业竞争力,最终影响到研究生毕业后预期收益的实现。
  2、就业风险
  研究生就业风险就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和个人预期的不完善性,毕业研究生可能遭受失业、教育与职业不匹配等风险。另外,研究生个体还面临着工作转换的风险、教育和职业不匹配的风险。我国研究生就业风险主要表现在失业或待业的风险、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匹配和工作与学历不匹配等风险。其中,又以硕士生毕业后遭受找不到工作的风险即失业风险的可能性最大。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率逐渐走低,有些省份研究生就业率甚至比本科生、大专生的就业率还低,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广东省2007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25%,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57%。研究生的就业率竟然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低于专科生。
  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能就业,这是就业风险最严重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失业将直接导致研究生毕业后零收入甚至负收入的恶劣结果,也将导致他们教育投资成本不能得到补偿,不能获得教育投资收益。从整体考察和个案分析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研究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存在越来越大的就业风险或待业风险。此外,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学历要求合适的工作岗位。很多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就能胜任,这就是职业与学历不匹配风险,是一种高学低就现象。如在对广西师范大学2006-2008年毕业硕士生就业流向调查中发现,这种高学低就现象呈加剧的状况,2006年约4.0%的毕业生在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就业,2007年的比例是9.0%,到2008年达14.53%。这种职业与学历不匹配风险,不仅在师范类毕业生中出现,在其他一些学科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也同样存在。可以说硕士毕业生所面临的职业与学历不匹配风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研究生就业风险增加最直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硕士生投资收益的回收和影响硕士生的职业发展。
  3、过度教育风险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规模也迅速扩张。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出现普遍意义上的教育过度,但从就业市场中出现的毕业研究生起薪不断降低和越来越多的毕业研究生从事低知识、低能力要求的岗位的现象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初步出现教育过度的现象,尤其是某些文科专业。研究生过度教育不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将加大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研究生教育过度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是研究生教育整体不足、局部过度。
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报显示,我国每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不足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且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57%,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3】。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还是很不足的,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培养规模以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流向以及单位去向上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平衡,一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签就业协议时间早、起薪高,表现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如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汽车制造、汽车电子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几乎均被提前预定;另一部分专业毕业生则相对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主要集中的某些文科专业。这些现象也就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不是总量上的过度,而是一种结构性过度,即某些环节、部分专业教育过度。
  二是人才高消费。就业市场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材小用”。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2008年11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研究生双选会上,除厦门大学等十多所“211”高校外,大量是独立学院以及位于地市的二本、三本高校和职业院校。除个别紧缺专业外,绝大多数高校只招博士【4】。但是,往往高学历人才进入单位后又不能安排与其知识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常常从事低于其能力的工作。这就造成了不健康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即高能低就。过度教育不仅造成社会个体投资的巨大浪费,也将造成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过度教育可能导致社会个体的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不满情绪的出现。试想一名高学历者处于一个只需要普通教育水平的岗位上,必将导致对工作具有不认同感,对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缺乏工作激情,导致个体的工作效率低下、对工作的认同感低,最终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加大研究生个体的投资风险。
  4、预期收益风险
  社会个体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期望在接受了研究生教育之后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而目前的现实却表明,越来越多的社会个体在接受了研究生教育之后并不能获得他们所期望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即教育收益的实际值与事先估算值存在不一致,即是社会个体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后所获得的教育收益的实际值与事先估算值之间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存在风险。在研究生扩招之前,我国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大都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货币收益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急剧扩张,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就业竞争加剧等一系列不良结果。这些因素都直接增加了研究生毕业后预期货币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研究生预期货币收益风险出现。硕士毕业生起薪却开始逐年下滑。在2008年的一些研究生招聘会上,一些文科类研究生的起薪甚至低于2000元,有的文科类研究生岗位的薪水比一些本科毕业生的起薪还要低。此外,在研究生扩招以前,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大多数研究生能获得更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研究生的身份能得到社会的较多尊重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随着研究生越来越多,直接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造成一些研究生并不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更好的工作能力,一些研究生在工作岗位上并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导致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的认同度降低。
  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是通过预期收益风险来实现的,研究生预期收益风险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大小。那么,研究生预期收益风险加大就将加大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预期收益减少,投资风险增加,必将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为未来收入的风险增加将对个人教育投资时间的长短产生不同影响,风险回避型的人将减少教育投资【5】。
  二、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形成原因
  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本身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等层面的原因。具体地说,导致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体对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非理性认识
  许多个体读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也不是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的前提下通过读研究生提高职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而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甚至很多个体是随波逐流,跟风考研。这种现象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表现更加突出。我们对在读硕士生读研目的的调查发现,只有49.05%的人读研的目的是通过读研究生培养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而有19.52%的人是跟风考研,24.76%的人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推迟就业。由此可见,不少人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时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对士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也具有不理性因素。这种对研究生教育的非理性认识是造成投资风险的重要原因。
  2、研究生规模扩张导致培养质量下降
  自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张,到2008年全国招生人数达39万人、在读人数达110.20万人、毕业生人数达34.2万人,分别是1999年招生人数的5.43倍、在读人数的6.13倍、毕业生人数的8.18倍。然而,在研究生培养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各培养单位的师资、实验和科研条件、图书馆资源和学术氛围建设等软硬件设施却没有跟上。以师资为例,据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研究生生师比2006年是1999年的2倍多。有的高校,一位导师辅导三、四十个研究生的情况屡见不鲜,见怪不怪。导师往往成为事实上的“班主任”,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指导学生,“放羊式”教学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加上做硕士生导师的条件放低,一些学术水平不高、责任感差的老师也加入硕导行列,这样就难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而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必然结果是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以致硕他们难于找到满意的工作和获得预期的收益,因而也就增加个体投资风险。
  3、研究生教育投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研究生教育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社会个体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过程中诸多环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教育服务选择过程中个体与培养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就业过程中的硕士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社会个体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选择培养单位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第三方机构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公布各培养单位的完全信息,教育服务提供者(培养单位)和教育服务的消费者 (研究生)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局面。消费者几乎是在信息盲区作 “购买”选择,使得消费风险难以预见和有效防范。在教育服务市场没有类似产品市场中的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为研究生教育服务提供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官方”信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等状态。一些毕业生通过 “包装”使自己看起来很优秀,用人单位在不能掌握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会做出错误决策。对次优的毕业生录用必定将很多非常优秀的毕业生排除在外,即造成人才招聘中的“以次充好”、“劣币驱除良币”现象【6】。同样,当用人单位被虚假信息蒙蔽了之后,则可能提高招聘的条件,本来优秀研究生可以做的工作却要招聘博士生。无形中把很多优秀硕士毕业生排除在就业大门之外,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风险更高了。
  4、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正在发生转变,我国自1993年开始逐步实行,1998年开始全面推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分配体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推向市场,硕士毕业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业政策法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硕士毕业生一方面需要自己参加自主的、双向的就业选择,同时又依旧面临着并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流通现状。此外,我国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还表现在许多计划经济时代表现出来的地方性限制和行业限制依然存在。由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我国的就业政策法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就业风险增加,最终导致投资风险加大。
  三、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1、个体要树立教育投资风险意识,理性选择投资方式
  社会个体在选择投资之前,应该客观理性的认识到教育投资风险的存在,树立风险意识,避免盲目投资,力求理性、合理的投资研究生教育。在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必须认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接受研究生教育,是否对学术研究有相当兴趣,还要分析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和收益。另外,个体在选择投资研究生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就读方式,转移投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如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可以结合现有工作岗位情况选择专业和培养方式,可以选择定向培养和在职就读等方式。那些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以在考上脱产研究生后与某一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由用人单位承担学费,个体硕士毕业后回工作单位服务若干年,达到双赢效果。事实上,在读硕士生中有很多学生选择这种投资方式。
  2、培养单位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在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培养单位要转变管理理念,为硕士生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核心教育服务和高满意度的辅助教育服务。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设置培养计划,开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把科研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和就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切实有效的提高培养质量。同时,要有前瞻性地结合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合理优化专业设置,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7】。培养单位应该从源头上杜绝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学科专业结构比例,根据历年各专业就业的情况,对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以增强毕业生竞争力,保障供给的有效性[8]。此外,还应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3、国家要建立研究生教育中介机构,促进教育投资过程信息对称
  教育中介机构是社会中介组织的一种,主要指参与政府教育决策和各级各类管理教育运行活动的一种中介性机构。这里所指的研究生教育中介主要指研究生报考中介和就业中介,有利于研究生教育投资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它对于防范制度风险,降低教育服务风险和就业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生教育中介机构指完全独立于政府与学校之外,由社会举办的非官方专业组织,承担相关研究生教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同时对社会公开。如客观评价各培养单位的软硬件实力、师资水平,其毕业生的就业率等关键信息,客观评价和公布各用人单位的关键信息等。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介机构还没有发展起来,社会个体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和硕士毕业生找工作更多的是参加人才招聘会或者通过网络等途径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但是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信息缺乏公正性和成本较高。因此,建立研究生教育中介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信息搜集、整理、过滤的作用,保证关键信息的公开和公正性,减少社会个体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选择过程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降低投资者信息成本,最终降低社会个体的研究生教育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教育中介机构面向全社会公开、公正的公布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客观上可以达到监督政府和培养单位的行为,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达到信息高效传递和沟通的目的。
  4、政府要加强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建立研究生供需矛盾预警机制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导致了我国各个领域中的许多政策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而在一定层面上加大了社会个体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风险。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大教育领域,就业市场领域以及社会保障领域的宏观制度建设力度,降低毕业生的就业风险,进而降低投资风险。此外,在加强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政府应该从源头介入,对研究生招生进行宏观调控,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少,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应该适度控制其培养规模,解决研究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避免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要在加强研究生制度建设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建立研究生供需矛盾的预警机制,加强研究生需求预测,对硕士毕业生的供需情况进行宏观把握,杜绝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宏观把握人才供需情况,也正尝试建立相关的人才预警机制,如武汉市人事局为了宏观把握高校毕业生的供需情况,就推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系统(包括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指标体系),江苏、广东等省市近年来也推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白皮书。虽然现阶段,这些资料和数据一般还属于内部资料,社会个体和毕业生还难以及时、完整准确的获得这些资料。但是,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考路径,针对研究生培养规模增加,就业风险加大的形势,有关机构可以建立针对研究生的高层次人才预警机制,定期统计和公布相关信息,从而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政府决策和社会个体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培养单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个体的教育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沃伦·巴非特.理财:资金筹措与使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2] 陈水芬,黄卫华.高等教育服务购买风险的分析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4,(2).
[3] 黄芳.我国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13.
[4] http://www.jyb.cn/jy/jysx/t20081110_205961.htm.
[5] 马晓强,都丽萍.国外教育投资风险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7):66.
[6] 潘国臣.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就业问题研究[J].文化建设,2007,(2-3):148.
[7] 林丽娟,赵建明,周树红.当代农科大学生培养与就业新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5(6).
[8] 李蓉,黄菲,罗恩立.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个人因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 .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