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 正文

浅析青海手机报发展状况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5 18:59

摘要:

手机报这一新兴媒体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青海的手机报也正在逐步发展。但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手机报业的发展一样,青海手机报的发展道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论是内容与对受

  手机报这一新兴媒体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青海的手机报也正在逐步发展。但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手机报业的发展一样,青海手机报的发展道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论是内容与对受众市场的分析,还是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方面的问题都制约着青海手机报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期使青海手机报业未来的发展越走越好,真正让受众获益。
  【关键词】青海手机报现状
  青海手机报发展状况浅析
  引言
  (一)什么是手机报
  最初只是作为通讯工具出现的手机,现在正以另一个角色——大众传播媒介逐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新媒介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受众更加贴近他们想知、预知抑或不容易了解的事物。为了顺应媒介的快速发展,“手机报”便应运而生了。那么何谓“手机报”呢?
  正如深圳特区报北京记者站的陆云虹所说:手机报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换言之,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1]具体说,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
  人民日报手机报在两会期间的突出表现,实际上已经将党报的宣传工作延伸到第五媒体领域,这标志着手机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的结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笔者认为,手机报纸的出现将是从传统媒介到新兴媒介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而作为西部贫困省份的青海虽与其他地方相比比较落后,但逐渐进步的他们也正在接受手机报这一新的媒介所输送给他们的营养,正在与世界同步,与国际接轨。
  其中青海日报社已于2007年3月16日与中国移动合作创办了《青海手机报》,刊登青海日报社所属的《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青海法制报》《西海商报》《西海农民报》等报纸的内容。
  青海日报社社长刘力群说:“开办手机报,并不完全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看准了手机报这个市场,抢占先机,为未来发展创造空间。”[2]
  (二)手机报的特点及其优势与劣势:
  1、特点:
  手机报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同时作为一种无线通讯工具,它的轻便、多功能及简单的操作,可以使受众在瞬间接收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动态性。而订阅者也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报纸平台,传受者之间没有隔膜,实现了直接交流。
  手机报所发送的新闻,不是短信意义上的文字新闻,而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用户不仅可以去看、去听,而且还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充分调动受众的视听器官,实现对新闻的多媒体传播和多维阅读。
  传统报纸主要靠发行和广告赢利,而手机报则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赢利。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实行赢利,比如目前各种手机版用户,每月的包月费用为5元到25元不等;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三是借鉴传统报刊的做法,通过广告吸附来实行赢利。
  2、手机报的优势:
  手机报最大的优势是随时、随地、随身,彻底摆脱了传统纸质媒体的时空限制,无论读者身在何处,打开手机就可以方便轻松地阅读新闻信息。此外,手机报纸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弥补纸媒在互动性上的不足。
  3、手机报纸的劣势:
  目前,手机报纸没有原创内容,缺乏自己健全的采编体系,缺少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大部分手机报纸是将报纸内容直接翻版到用户的手机上,新闻信息资源的同质化,会使手机报纸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传输容量以及储存容量的限制,手机报纸只能是短小精悍的快餐式报道,没有能力进行深度报道。而这样有限的空间也无法去承载支撑媒体发展的广告的信息,这对手机报纸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在广告经营方面则远远没有满足需求。
  一、青海手机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手机报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存在着技术瓶颈、内容众口难调以及用户、广告商认知不够等几大制约因素。而作为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相对较落后的青海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下面,笔者将从宏观视角分析制约青海手机报发展的因素。
  (一)资费问题
  大多数人在考虑到如果用手机来订阅自己喜欢的、关注的内容时,总是会在心里产生这样的一种想法:手机订报一定很贵。于是他们望而却步,从而对手机报资费贵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报的订阅范围。还有一种想法:担心在订阅手机报后会产生更多的流量费,也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媒体在对手机报的宣传上应加强透明化、明晰化,这样才能让受众更放心订阅我们的手机报。
  (二)内容是制约和影响手机报发展的核心因素
  其实订阅了手机报的用户最在意的只有两点:“好不好看”和“及不及时”。因此,是否具有新鲜、好看的内容,成为影响和制约手机报发展的核心因素。
  青海手机报内容模式虽然各有特色,但在栏目设置和定位上存在同质化问题。手机报大多定位为综合性手机报,这种大而全的信息服务,可能会起到吸引较多用户注意的作用,但却不容易长期稳定用户。
  同时,手机报用户不同于传统媒体用户的需求,呈现出信息需求的分众化特点。而不同职业的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目前的手机报内容虽然各个栏目都有所涉及,但对受众细分不够,不能精确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对面积大省人口却仅有500余万、接受教育水平又相对落后的青海而言,如何满足对手机用户需求是一个很难克服的困难。例如:新华手机报青海报基本完全照用总社手机报的内容,毫无青海的特色可言。另外,手机早晚报在内容设计上也没有什么创新,始终是国内、国际新闻,体育、娱乐、生活等方面。旧的板式及内容实在不会吸引更多的受众订阅手机报。
  (三)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方面的困境
  1、无线信息产品制作人才和技术人才短缺
  手机报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实际上它提供的是一种无线信息产品。而对于这个新的产品类型,全国相关的制作人才和技术人才较为短缺,更何况是在青海。摸索无线新闻产品的各项规律尚需要时日,所以,真正的无线信息产品制作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出现,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过程。
  2、技术不稳定性制约手机报发挥潜力
  目前,手机报依存的彩信和WAP技术都不是很稳定和成熟。中国移动彩信容量上限为100kb,WAP上网速度也还没达到固网ADSL的速度水平。温州新闻网副总编辑李亮认为,彩信是一种并不成熟的过渡技术,其最大的缺点是容量有限、不能实现即时互动和个性化点播,因而建立在彩信技术之上的手机报难有作为。[3]而WAP手机上网形式,虽然在信息量打造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潜力,且能够更便利地实现互动交流。但是,技术不稳定、手机上网繁琐、下载时间久都制约了它的发展。
  3、资金投入较少,市场开发不够
  目前,各报社开展的手机报业务基本上都是对纸媒和网站内容的二次利用,一般只派几名工作人员负责内容编辑和市场推广,相关资金投入较少。而资金的过少投入,可能会影响手机报业务扩展的广度和深度。另外,由于用户对手机接受传统意义的广告具有抵触情绪,且手机报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覆盖人群数量并不多等原因,导致广告市场开发不成熟。这些因素,无疑都制约了手机报拓展的速度和规模。
  笔者认为手机报纸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从技术层面上讲,随着CDMA1X、EDGE等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3G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硬件的飞速发展,手机报纸的质量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将会更加适应人们的阅读需求;从社会背景来讲,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受众在接触传统的媒体时,往往是这样的,当读者(或听众、观众)在拿到一份报纸(或看、听一个节目)时,浪费了大量时间,而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也许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或根本没有,手机报纸则可以大大节省人们的时间,直接获取自己最需要、最感兴趣的信息。同时,手机报纸的出现还会带动相关产业如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突破青海手机报发展的瓶颈的方法
  程中1、内容需深度细分。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手机报的最大特点是便捷性,和“我”的个性,即可以让用户看到自己需求和感兴趣的内容。手机报的营销思路是高精确、强细化到每个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这将是未来无线服务中最为前卫的服务方式,它的服务将会精确到每个用户的终端,并将分析出单个用户的喜好和消费特点,针对用户需求将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这样进一步细分受众,就可以使读者逐渐自主选择内容。而手机报要想顺利度过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就必须做好读者群信息需求调查,增强手机报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做到每个用户能看到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即制定每个用户的服务模式,但是对于内容提供商来说他们的工作还是不变,只是手机报增加不同内容自由组合的功能就行了,这就是需要规模经济效应。
  在手机报中,人们对各种生活实用信息的需求非常突出。一些在传统媒体上并非主流的内容显得越来越重要。对这种现象,“长尾理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商品是一个坚硬的头部,而海量的、零散而无序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了一条长而细的尾巴。将长尾上个性化的需求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商品还要大的市场。长尾理论要求在大众化产品之外提供众多的个性化定制,从而做到区别对待每一个个体的客户。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切实将用户需求切分、编织得极为细密,才能网罗到这一新兴市场的每一个用户。[4]
  2、内容需不断延伸。
  一方面,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读者首先浏览标题和图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手机报的容量较小,特别适合发布简短、标题式的新闻及图片。手机报可以剪辑出“精编版”,将母报各版标题、导语、图片缩减后免费发送给用户,如果用户对某个内容特别有兴趣,可发送相应代码以取得全篇的内容。除了提供大众新闻之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活资讯,适应处于流动状态,不可能进行深度阅读的读者。
  另一方面,手机报的内容应趋向于多媒体化。由于彩信、WAP能够同时支持文字、图片和声音,可以通过组合将它们拼接在一起。随着大容量彩信的推出,图片质量和承载的内容将更加丰富。随着技术条件的成熟,手机报还可推出声音版,用户不仅可以看报,更可以“听报”,对此有需求的用户也会从传统的传媒方式转向手机报。
  3、立足本土,彰显地域特色
  地方的手机报在地域特色上是全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这样就要求我们青海的各大媒体在要“地域特色”上多下功夫,比如地方的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让受众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到本地都有哪些事件发生,这就远比只是一味地复制粘贴国内、乃至国际上离我们遥不可及的事件更能贴近民心、体察民意。
  4.赢利模式需完善。
  手机报的赢利模式是相关利益方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制约手机报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手机报的赢利模式相对单一,要么由运营商通过定制获得收入,要么由报社自己投资。其实手机报的赢利模式可以是内容定制收费或“内容定制收费+广告收入”。不管是哪种收费模式手机报内容及广告主题一定要做到高精确,强细化到每个用户的需求信息。比如一个对美容护肤感兴趣的女性用户肯定愿意为美容护肤相关信息付费,也不会反感与美容护肤产品相关的广告。
  例如:新华短信。它是中国最大的手机新闻信息短信提供者,是“第五媒体”的领航员,拥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短信采编平台,运用文字、图片、图表、视音频等多种形式,为手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快、精、准的特点。
  综上所述,作为新近出现的新兴传播媒体,手机报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手机报业务的发展成功与否,打造其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健康良好的运营模式是关键。相信不久的将来,手机报将引发多种新的传媒市场探索与开拓思路,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传媒经济增长点,并为即将到来的3G多媒体应用夯实基础。
  注释:
  1.邵碧玉《手机报纸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国报业网2008-7-29
  2.陈国权马千里《青海报业市场之历史回顾》中国记者,2007年第11期
  3.庞春燕:《手机报,报业“蓝海”?》,《传媒》杂志,2006年第9期,第42页
  4.张垒吴长伟:《需求拉动创新——从受众使用看新媒体发展》,《中国记者》2006年第11期
  5.《手机报的发展瓶颈及措施分析》SP论坛2007-11-26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