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英语相关论文 > 正文

探析陶瓷英译与接受美学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8 17:32

摘要:

1 引言 中国瓷器艺术在西方人眼中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意义,但在陶瓷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词多译、译名混乱的现象,影响了陶瓷艺术美学内涵的传达。如何准确、恰如

  1 引言

  中国瓷器艺术在西方人眼中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意义,但在陶瓷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词多译、译名混乱的现象,影响了陶瓷艺术美学内涵的传达。如何准确、恰如其分地翻译以向世界诠释陶瓷艺术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精要? 这一问题在当今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

  陶瓷英译里有种现象: 景德镇“青花瓷”的英文blue-and-white 是由两个表明青花瓷原色的单词blue 和 white,其间加 and 一词合成的; 而浙江龙泉“青瓷”的英文则不是按其原色-绿色译成 greenporcelain,而是根据 17 世纪法国一个剧本中男主人公的名字译成 celadon; 江苏宜兴紫砂陶的英文是boccaro ware( 惠宇,2003: 2152) ,也不是按其原色译为 purple-red-brown clay.这说明西方读者对上述英译文的接受肯定与不同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存在一定关系,与艺术上的审美价值( aesthetic value) 判断有一定关系,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无意识中对陶瓷的外文翻译产生了影响。那么在陶瓷英译时译者究竟应该如何关注接受主体的文化基因,翻译出以受体为中心的译文,从而使译文引起属于原文审美构成的“联想”( association) ? 虽然,我国自八十年代起就有学者运用接受美学研究翻译问题,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朱健平,2002: 6-9) ,但诸多研究集中于接受美学在文学翻译、广告翻译方面的应用,强调“重视对译文读者的关照”.

  本文尝试将该理论应用于与美学紧密相关的陶瓷领域,依据接受美学理论,考察陶瓷领域主要与色彩相关的一些典型术语,探讨作为跨文化接受主体对于陶瓷翻译活动的影响,强调译者对跨文化读者接受性的关注度,以期达到陶瓷英译传递中国陶瓷文化精髓的预期效果。

  2 接受美学与陶瓷英译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 unfoldness) 和阐释的不唯一性,认为“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改变读者的期待视界实现的”.所谓“期待视界”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任何读者在接受活动开始前,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界”,即“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 朱立元,2004: 61-63) ,阅读前的意向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接受美学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主张“接受者的审美能动性起着关键作用”,这不仅拓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而且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因为“翻译就是释义,让外国读者理解、认可和接受中国文化。”

  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是原文的接受者( receptor) ,可将自己对审美客体( aesthetic object) 的审美认识注入译文; 另一方面,他又是阐释者,“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对译文可能产生的想象与感觉”( 方梦之,2011: 262) ,以恰当的手段使读者对译文引起属于原文审美构成( aestheticconstitution) 的联想。陶瓷翻译的目的正是为了再现原文审美构成,使跨文化读者理解、接受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以达到宣传中国陶瓷文化的目的,因而我们应当关注接受主体的期待视界---跨文化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对陶瓷英译的影响,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填充文本或作品的潜在的审美价值,使译者和读者的视野相融合。总之,翻译时需充分考虑跨文化读者的接受视角。

  本文依据接受美学,选取陶瓷领域“龙泉青瓷”、“红釉瓷”、“薄胎瓷”、“青花瓷”为例进行探讨,从文化审美、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的层面关注跨文化读者的接受性。

  3 从文化审美关注译文读者的接受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龙泉青瓷”的英译常出现一词多译,如: china,green porcelain,Longquan porcelain 等,我们认为上述译文都不如celadon 更容易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据《英语词源典故词典》的释义,china 源自 16 世纪晚期古波斯语 chini,古波斯人把通过丝绸之路运去的中国瓷器称为 chini,英语把它吸收过来曾先后拼写为chiny,cheney,chenea 等不同词形,最后为 china,与中国瓷器闻名于世显然是有密切关系的( 2009:58) .有人之所以用了 china 指瓷器,是因为中国在海外最早是被叫做 china( 瓷器) 的,此后中国便被世界各地称作瓷器之国 China 了,《英汉辞海》对china 的解释“influenced by China,the country”也印证了这一点。可见,china 主要反映了瓷的原产地在中国,指非工业用瓷,无法反映“龙泉青瓷”的艺术造诣。而 porcelain 则源于法语 porcelaine,《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把它翻译为“瓷料”、“瓷器的总称”( 2004: 1773) ,外研社在 2010 年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该词的解释中强调“a hard shiny whitesubstance”,porcelain clay,即“瓷土、高岭土”( 陆谷孙,2007: 1521) ,以上表明该词侧重指工业用瓷、瓷土,与独特的青瓷尚不够贴切。

  Green porcelain 似乎是“青瓷”字面对译的结果,因“green”属英语颜色词,我们不妨根据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来考察此译,汉语中的绿色多用于褒义,代表大自然和希望,是环保的代名词,象征着年轻、朝气蓬勃、茁壮成长; 虽然英语中的绿色也有in the green ( 年富力强、青春期、血气方刚) 、greenold age( 老当益壮) 、green memory ( 栩栩如生的记忆) 等褒义语,但多数情况下为贬义,如表示“嫉妒、眼红”,相 应 的 词 组 有: green with envy,to lookthrough green glasses,be green-eyed ( 苏立昌,2009:225) ; 还表示“稚嫩”、“工作不熟练”,如: green hand( 生手) ,green man( 无经验的工作人员) ,as green asgrass( 幼稚,无生活经验的) ( 秦涵荣,2009: 233 ) .

  可见,在西方,“绿色”并不像在汉语中那样总是引起积极美好的联想,故把“青瓷”译为 green porcelain似乎缺少生动,有意犹未尽之嫌,尚不能有效传达原语而达到效果等值。

  另一方面,从陶瓷美学角度而言,我国 2000 多年的青瓷制烧历史自古就有“尚青”思想。“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属皆从青。”②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漂瓷”、唐越窑的“秘色青瓷”,到龙泉青瓷,从宋代官窑的“青器”、汝窑的“天青”瓷,到钧窑的窑变青瓷,可谓瓷种纷繁,釉色斑斓,诸如翠青、冬青、天青、粉青、梅子青、水青等,都无不以青为尚,表明了祖先们对大自然绿色的理解与爱戴。

  唐代诗人陆羽赞越窑青瓷“类冰”“似玉”,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它的巧夺天工。

  ③南宋龙泉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陶瓷美学意境,使青瓷呈色青翠纯正、釉汁莹润,烧造成功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代表了龙泉青瓷的最高艺术水平,如此艺术造诣远非英语中普通且贬义强的green 一词所能蕴含和体现,龙泉青瓷具有的“诗风之纯”、“楚骚之情”、“建安之骨”、“唐诗之秉”和“宋词之意”的美学特征,⑤也不是英语 green 一词所能涵盖。显然,无论 green porcelain 还是 Longquanporcelain 的英译都如同没有文化内涵的符号,无法与西方读者的审美情感相融合。

  但英译文 celadon 则不同,Celadon 本身是个外来词,源于 16 世纪晚期法国作家杜尔夫的小说《牧羊女亚司泰来》中主人公牧羊人 Celadon( 雪拉同)的名字。后来该小说被搬上舞台,剧中男主角 Cela-don( 雪拉同) 身穿一身青衣,这种颜色的衣服当时在巴黎很流行,恰逢龙泉青瓷首次运到法国,巴黎市民赞叹那葱翠釉色,将其与剧中 Celadon( 雪拉同)所穿的衣服相媲美,称“青瓷”为 celadon.④据《英汉辞海》释义: celadon 即 fr. Celadon,Astree's lover inHonore d'Urfe's romance L'Astree's ( 1610) ( 1987:810) ,强调了“雪拉同”这一名字的由来;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对 celadon 的解释为: mid 18thcent. :from French celadon,a colour named after the hero ind'Urfe 's pastoral romance L 'Astree ( 1607-27 )( 2007: 337) ,侧重指出男主角雪拉同身上衣服的青色;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则把 celadon 直接翻译为“青瓷( 着名中国瓷器) ”( 张柏然,2004: 349) .此外,2010 年人类非遗龙泉青瓷法国巴黎展《中国意境》⑤中的英文说明始终用 Longquan Celadon 表示“龙泉青瓷”,这与上述各词典提供的 celadon 的意义是完全吻合的,能使跨文化读者顿然领悟,实则是唤醒其记忆,将其导入当年巴黎观众特定的审美体验( aesthetic experience) 中,唤起美好联想,填充瓷器潜在的审美价值,而瓷器作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器物代表,其蕴含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等也正是现当代陶瓷艺术和用器追求的核心价值。

  通过以上比对和考证,可以更加确信“龙泉青瓷”的英译是 Longquan celadon,这正是对西方读者审美情感关注而使其理解和接受的翻译结果。

  红色乃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一种颜色,它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 惠宇,2003: 226) ,汉语中的“开门红”、“走红运”、“红得发紫”、“红极一时”,文学作品中的“红妆”、“红榜”,戏剧中的“红脸”无不说明这一点。若将瓷器与红色融合一起,便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最好诠释,“红釉瓷”就是一例。其英译涉及颜色词“red”,虽然该颜色词在西方文化中侧重于负面意义,如习语 be in the red( 负债) ,go into red( 出现赤字) ,see red( 大发雷霆) ,be red carded( 被赶出) ( 秦涵荣,2009: 475) 等,表明红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但“红色”的内涵在两种文化中却有相同之处,在西方人类文明中,红色常是天主教的象征,称红衣主教,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另外,在西方的许多建筑中经常采用红色坡屋顶与红色墙壁,这些已被作为民族文化留存下来。

  ⑥由于火在中西方人类发展历程中均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火的颜色正是红色,因而从色彩的感情角度而言,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均表示热烈、欢快、热情、激昂、奋发向上等积极的精神状态,如英语中的red-letter days( 大喜日子) ,red-carpet treatment( 铺红地毯欢迎重要人物) 就说明了这点。因而,使用原色词 red 把“红釉瓷”直译为 red-glazed stoneware,“釉里红装饰”直译为 The underglazed red decoration等不仅推介了古老的中华文化传统特色,也表明了对西方文化审美传统的关注。

  4 从思维方式关注译文读者的接受性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着名传统瓷器品种中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制作技艺“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多次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 0. 5 毫米左右”( 吴山,1988: 8) .以如此高超技艺制作的薄胎瓷,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并非简单地按字面译为 thin-body ware,而是译成 egg-shellporcelain( 惠宇,2003: 220 ) . 经查阅,egg-shell 在《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仅有其字面意义“thehard outside covering of an egg( 蛋壳) ”( 2008: 691) ,《英汉辞海》将它译为“薄胎白坯瓷器”、“薄胎瓷”( 1987: 1663)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把它译为“蛋壳细薄瓷器”( 2004: 716)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这一词条则进一步完善: 作为名词表示“蛋壳”;作比喻意表示“薄而易碎的东西”; 作为修饰语表示“( of china) of extreme thinness and delicacy”,指( 瓷器) 薄胎的,egg-shell porcelains 即“薄胎瓷”( 2007:676) .从中西文化差异来看,中西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差异便是西方人重个体( individuality) ,偏重分析性( analytic) 思维; 中国人则重整体( integrity) ,长于综合性思维( synthetic) ( 陈宏薇,2010: 20) .整体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词义的笼统与模糊性上; 分析性思维则表现在词义的具体性上,因而汉语中概念具体的词语,往往不宜生搬硬套地译成英语,而需把汉语具体的概念化为英语具体的词语,即“刻意地贴近受众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袁晓宁,2013: 93) ,因而 egg-shell porcelain 的英译符合西方人对这所谓“神技”瓷器的认知和理解,这是对西方人分析性思维的关注,由此达到了让跨文化读者准确理解薄胎瓷的目的。

  5 从语言习惯关注译文读者的接受性
  
  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产品---景德镇的青花瓷是一种白底釉层下饰有青色花纹的瓷器,只用一种色来装饰所产生的独特艺术效果及艺术语言,为其它色彩斑斓的陶瓷所不能代替。“青”在汉语中不仅表“绿色”,还有“蓝色、黑色”之意,中国古代《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⑦,表明并未把青色与绿色或蓝色等同。经查阅各大汉英词典,几乎没有“青花瓷”的词条收录,按其字面对应似乎可译为 porcelain of green flower 或 porcelain ofblue flower,然而实际上,青花瓷是根据它客观的外观颜色----蓝色和白色英译的,其英文 blue-and-white( 惠宇,2003: 1299) 是由表明“青花瓷”原色的两个英语颜色词 blue 和 white,加连词 and 构成合成词 blue-and-white,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英汉民族对同一色彩概念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联想,从陶瓷色彩视觉美感功能性的普遍性来看,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文静、安详与洁净,其沉稳的特性及理智、准确的意象,使青花瓷有着“素肌玉骨,沉静典雅”的美感。英语中的 blue 虽在描述人的情感时带有贬义,指人的情绪低落、忧愁苦闷。如: theblues( 忧郁、烦闷或蓝调音乐) ,sing the blues( 垂头丧气) ,blue fit( 郁郁寡欢) ( 秦涵荣,2009: 44) ,但蓝色在英美人的心目中一如中国人一样产生美妙的遐想,常用来形容天空和海洋---blue sky or blue sea,显示大自然或人们心胸的开阔。据《英语词源典故词典》,其它表示积极意义和引起美好联想的习语,如: blue ribbon( 蓝绶带,最高荣誉) ,blue chip( 蓝筹股,热门货) ,blue-brick university( 蓝砖大学 < 指今天英国人所称的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 > ) ; blueblood( 名门出身) ( 2009: 38) .

  白色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从感情色彩角度而言,白色的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表示纯洁无暇、真实。汉语中的“白色”用来隐喻美德,如“白璧无瑕”、“清清白白”、“冰清玉洁”( 苏立昌,2009: 227)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如 whitethan white 就表示清白无比,指“从未做过任何坏事,行为总是诚实的人”; 其它表示积极联想意义的词语还有 a white day( 吉日) ,a white hope( 足以为某一团体带来荣誉的人) ,white knight( 主动帮助别人或组织的人) ,a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a white war( 不流血的战争) ( 秦涵荣,2009: 656) .两个寓 意 美 好 的 颜 色 词 合 成 的“blue-and-white”,早已成了西方人用以表示“青花瓷”的一种语言习惯,一种蕴含了艺术审美意义的语言习惯。

  我国青花瓷各个时代经典产品的英译文同样说明这点,如元代的青花釉里红( blue-and-white with under-glazed red or blue-and-white with copper red colors) ,明代的青花缠枝莲纹盘( blue-and-white plate withlotus scroll design) ,清代的青花莲托八宝纹壶 ( jarwith the design of Eight Buddhist Emblems and lotus inblue-and-white) ( 吴桂元: 1994) ,以上译文中均使用blue-and-white,折射出青花瓷典雅清新的艺术特征,迎合了各时代跨文化读者的欣赏习惯,使译文顺利进入他们的期待视界而为其接受,顺应了跨文化读者的审美期待。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 方梦之。 中国译学大辞典[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 惠宇。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Z],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 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 第 2 版) [Z].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6] 秦涵荣。 英语常用隐喻词典[Z].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苏立昌。 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Z].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8] 王同亿。 英汉辞海[Z].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9] 吴桂元。 英汉汉英陶瓷辞典[Z].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
  [10] 吴山。 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Z]. 江苏: 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11]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2] 英语词源典故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13] 袁晓宁。 论外宣英译策略的二元共存[J]. 中国翻译,2013( 1) .
  [14] 张柏然。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15] 朱健平。 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J]. 上海科技翻译,2002( 1) .
  [16] 朱立元。 接受美学导论[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