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历史学论文 > 正文

概论基于教师角度的历史课堂人文性架构

来源:UC论文网2015-12-20 20:30

摘要: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课堂教学也处处显现出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新面貌,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尝试中逐渐完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课堂教学也处处显现出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新面貌,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尝试中逐渐完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改革中,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要达到高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体现人文性。本文仅从教师的角度对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作简要的探讨,笔者认为要让历史课堂呈现出人文性这一显著的学科特点,历史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历史教师要有思想性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更要有深刻的思想,要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文化气息、悲悯情怀和审美情趣。这不仅是对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的要求,也是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教师的期待。目前,很多历史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一片茫然,徒然听讲,机械读书;教师或自问自答,或只顾讲课,唱“独角戏”。面对了无生机的课堂,毫无生气的学生,很多教师归咎于学生的启而不发,殊不知,作为历史教师,课堂上出现如此状况,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教师缺乏一种撼人心魄、振奋人心的力量。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输,而是信息的双向交流;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纳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与认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一定要经过科学化的过滤与思考,这样的课堂才能动人,才能贴近学生、打动学生。如果一个历史教师不能被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打动,那他无论如何也打动不了学生。历史是一门知识,是蕴含着人类探索精神的伟大叙事,历史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让自己的思维更开阔、思想更深刻,用自己思想的厚度和锐度去感染学生,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深度和效度,更能体现出人文性。

二、历史教师要多一些文化内涵

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充分走进课堂。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在各地、各校、各学科中已是十分平常。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辅助教学方面确实体现出了积极作用,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有些历史教师热衷于制作课件,课堂上只用课件讲课,历史教学流于形式,知识的传授与反馈沦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附庸。由于越来越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和教学素养的积淀,导致历史课堂缺少美、缺少情。在这样缺少人文关怀的课堂上,面对缺少文化内涵的教师,我们又怎能奢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和人文意识呢?技术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并提高,但是它代替不了教师自身文化内涵的建构和作用。后者需要时间,需要积累,它的作用通过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外化出来,和教师的思想力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即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唤醒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所释放出来的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与热爱打造有凝聚力的历史课堂;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信息与思维能力内化为对知识的永恒追求。因此,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体验到美、感悟到真,就需要历史教师多一些文化内涵,让历史课堂具有人文性。另一方面,文化功底又何尝不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呢?

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了三维目标,这就间接地提示和要求广大历史教师要注意历史教学的人文性,它不是简单的只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也不是体现或宣扬狭隘的爱国主义立场与观点,而是要通过知识这个被传输的载体让学生形成对国家、对民族历史发展的责任感、认同感,欣赏并传承中国文化,更要让学生走出国家概念,对整个历史与人类抱有深沉和真挚的情感,用悲悯而博大的情怀去关怀历史与人类;让学生感受到直击心灵的震撼力量。从这点上说,人文性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色彩之一。因此,历史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然而,对学生而言,知识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可以以思想、文化所铸就的精神气质感染、感化学生。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除了传递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也是教师所担负的育人责任。以此看来,历史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可以体现和增强课堂的人文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而后者不也正是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吗?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变革,它呈现出一种一直“在路上”在基本属性。身为历史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这场不断深入和需要完善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不能心浮气躁、一蹴而就,不能盲目效尤、流于形式,不能忘记历史课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和规律,不能忘记历史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不能像工厂里生产、出品的“标准件”一样。我们要通过自身的思想力、文化性,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打造具有人文性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历史课中感受到知识所蕴含的伟大的人性力量,进而把学生引入文化与思想的洪流。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