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西方文化论文 > 正文

培养中西方文化对比下的英语思维方式

来源:UC论文网2015-12-21 19:13

摘要: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将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有些是语言现象,还有些是非语言现象,如时间观念上,英语民族可能更为守时,汉民族可能有一定的灵活度;在对待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将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有些是语言现象,还有些是非语言现象,如时间观念上,英语民族可能更为守时,汉民族可能有一定的灵活度;在对待领导的态度上,前者更愿意把领导当作普通人对待,而后者则非常重视领导的权威;在人际关系上,前者较为单一,而后者错综复杂;在对待自我问题上,前者强调个人主义,突出个人在群体中的作用,而后者则淡化个体作用,强调群体本位。诸如此类差异现象不一而足,都折射出两种民族在语言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连淑能,2002:39),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与创造。

1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的复杂整体。英汉两种民族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逐渐形成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1.1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决定文化习惯。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无论是古希腊、英吉利,还有北欧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大海环绕,耕地面积少而贫瘠,只能发展航海贸易,以向外扩张空间。所以,西方文化从源头开始,逐渐形成喜欢探索、武力征服的外向型文化。而汉民族长期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沃土,属于典型的封闭型农耕文化,长期相对安逸、缺乏冒险的生活逐渐养成其好静的内向型文化特质。

1.2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古希腊实行城邦制度,分为贵族制和民主制,采取独立、民主、法制的形式来实行统治。经济上,不是封闭的农业社会,而是扩张性的庄园经济、开放的商业社会。频繁的贸易往来,外邦人的大量迁入,导致社会中血缘性的亲族组织瓦解。逐渐形成外向型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维权意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血缘亲族关系是传统社会中的深层结构。长期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形成“和为贵、忍为高”的意识形态。

1.3宗教信仰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源头来自于古希腊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经过历时的发展,古希腊的哲学、古罗马的法律,以及古希伯来的犹太教,都和基督教结合起来,将科学、法律、伦理融合起来,共同构筑了西方文化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渗透于西方社会各个方面,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且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基督教是一种哲学化的宗教,它的核心是对神的本质的论述和对神人关系的思考,持“性恶论”,犯罪感与忏悔成为永恒的主题。中国长期以来受佛教、道教以及儒家影响,主张“神人合一”的“性善论”,强调修德养心来感悟自身存在的价值,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英汉思维差异比较

萨丕尔认为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必要工具,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也是语言的最高级的潜在内容,语言的发展充分依赖于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中西方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形成语言、文化上的各种差异,因而产生了操两种语言的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注重抽象思维、感性思维、归纳思维,强调集体主义、群体本位;西方文化注重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演绎思维,强调个人主义、个体本位。

2.1“聚集型”与“流散型”

例如:Itisinspiringtolearnofsomeoftheworkbeingdonebytheseyoungpeople,whobringcreativityandinnovationtothechallengestheyface.令人鼓舞的是,我了解到一些年轻人正在做着一些事情,他们面对挑战,富于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可以看出,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逻辑严密,多为长句。而汉语主谓结构复杂、多样、灵活,不受形态约束,没有主谓形式协调一致的关系,句式呈“流散型”,形散神似,多用短句。

2.2客体思维与主体思维

例如:Thethickcarpetkilledthesoundofmyfootsteps.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听不到我的脚步声。Itoccurstothatitmustbeatamehorse.我想到了:这也许是一匹驯服的马。英语句子常用物称(非人称)表达式,表示客观、理性的客体思维方式。汉语是主体思维,强调主体性、直观性、情感性,重人称,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2.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例如:Italkedtohimwithbrutalfrankness.我对他讲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英语表达中,使用抽象词“brutal”“frankness”,注重抽象思维,不能从字面意思简单地直译,而要采取意译。汉语的相对表达中采用具体的“忠言逆耳”表达方式。再如:Thethreemensatdownfacingeachotherandbegancasuallychatting.三个人品字式坐下,随便聊了起来。汉语表达用象形文字“品字式”,偏重形象表达。而英语表达使用具体事物,突出指称意义。

2.4静态与动态表达

例如:他总是说谎。Heisagreatliar.她打开抽屉拿出钢笔。Openingthedrawer,hetookoutapen.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英语表达中名词或者名词化表达法更常见,使得整个语言表达呈静态。而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或多动词谓语句,语言叙述多呈动态。

2.5英语常用被动句,汉语常用主动句

如:“IhavebeencloselyassociatedwiththeCommonwealththroughmostofitsexistence.”(英国女王2009年圣诞致辞)“在英联邦成立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同它联系紧密。”

2.6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例如:“您先请.“”Afteryou.”九五折Afivepercentdiscount东北,西南Northeast,Southwest钢铁Ironandsteel晴雨Rainandshine从以上英汉语言表达中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在一些词序的表达上恰恰相反,进一步体现了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

3英汉思维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英语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最直接的交流工具,可分为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交际离不开文化基础,即以语言为工具的跨文化交际。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诸多差异,无疑会影响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3.1词汇差异

英语是分析性语言,单词有曲折变化,而汉语属于综合性语言,强调整体思维。因此,单词的构词有大量的前缀和后缀;英语名词分为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区别,与汉语思维中对数的表达概念不同;英语中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之分,在句子中分别充当固定的成分;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也是汉语思维中没有的。此外,英汉词汇在概念表达、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等方面存在不对等现象。例如,英语“blacktea”对应汉语的“红茶”等。

3.2句式差异

英汉语言在遣词造句上有着很大差异。例如,汉语有时候可以把宾语放在句首,“这部电影我看过。”而英语表达中一般没有这样的句式。关于句式本文第二节已经做了详细区分,在此不再赘述。句式的选择与理解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应在跨文化交际中加以重视。

3.3世界观、价值观差异

由于历史环境以及哲学观的不同,两种语言思维下对待世界的看法不同。即对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方面,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人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是“天人各一”的思想;而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上帝的限制与监督;而东方价值观诸如“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更多的是受道德教化的影响。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深层次的文化体现,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4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4.1大量模仿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觉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操练完成。所以,培养英语思维方式首先要从听力模仿开始,不断进行重复练习。

4.2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负迁移:要了解英汉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尽量摆脱汉语影响,主动直接用英语去思维,而不是先用汉语思维然后翻译成英语。

4.3主动创设英语环境以培养语感

乔姆斯基认为,语感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语感越强就越能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语言。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进行英语文章的背诵、多看英语原版书籍、看英语原声电影、听英语电台等,使自己融入英语世界。此外,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多与英美人士交流,使自己身临其境,逐渐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5结束语

总之,英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是社会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现象。英汉语言中存在着明显的思维模式差异。英语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器物层,即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制度层,即英语是文化的载体;思想层,即英语是认知或思维的工具。我们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内容本身的学习,还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从文化高度上提高外语的熟练程度,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更要对比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英语思维模式,才能在两种语言中进行自由转化。

作者:赵艾 单位:张家口学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