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 正文

改革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

来源:UC论文网2015-12-24 22:19

摘要:

1传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理论课时不断压缩,课程内容又不能不讲,导致模电课程的教学造成内容多,课时少的局面,使得课程

1传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理论课时不断压缩,课程内容又不能不讲,导致模电课程的教学造成内容多,课时少的局面,使得课程的学时和课程内容间的矛盾突出。

(2)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并且期末考试主要是考理论知识的笔试,这就造成了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状况,致使学生学习该课程时重理论,轻实践,影响了实践能力的提高。

(3)传统的模电教学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课堂参与不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

2.1模电课程教学内容既包含了模电的基本理论,又涉及到模电的方法、实践和应用举例几个方面。因此,该课程具备了项目式教学的基础。以我院11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为例,本课程共80学时,在实施过程中,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将普通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的教学合二为一,做到边讲、边看、边练,实验、实训相结合,理论验证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教材选用我们自编的校本教材。

2.2优化与更新教学内容

强化器件的外部特性,淡化器件内部原理,从工程思维的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强调定性分析,淡化定量推导,以具体应用电路引出知识点的讲解。例如在讲到电压放大电路这章内容时,先要求学生做项目“读诵助记器的制作”,按照电路图安装一个实物。有些同学出来的效果很好,有些同学安装的实物听起来声音低、音质差,还有就是实物工作一段时间后三极管发烫,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由这些种种现象引出本章内容具体知识点的讲解。

2.2.1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电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比较烦琐,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先上理论再辅助几个实验,这样对于我们高职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课程不是很感兴趣,加之随着高职生源的不足,班级里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文科学生,这样就更不感兴趣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让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听课,从而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时,先要求学生根据电路做该电路的相关参数测试,测试过程中有些同学就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做静态测试时,用模拟万用表的学生测得UBE的电压是0.6V,但测得VB的电位是7.6V,VE的电位是9.2V,通过计算UBE=VB-VE=-1.6V,这与UBE的电压是0.6V是不一致的,这个解释主要是由万用表内阻引起的。在动态指标的测试中,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时,按照理论分析应得出输出与输入一致的很好的正弦波波形,但有时会出现如图5波形。对于刚学模电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分析遇到的这个问题,也没办法解决。此时老师可直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电路自激产生的“高频干扰现象”,可在输入端或输出端并联小电容,将高频信号滤除掉,得到波形如图6。当遇到的问题被很好地解决时,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高频信号产生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地提高。图5有高频干扰时输出波形图6滤除高频干扰后输出波形

2.2.2建立与授课内容相辅相成的教学网站

在辅助教学上,充分利用网络的远程服务功能,建立教学网站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以网络共享的方式提供课程的相关服务,比如说学生在网站上积极提问,老师每天及时给予答疑等。

2.2.3开发习题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优秀教材中有价值的习题进行总结,编辑有价值的习题库,同时注重选题的有效性,典型性,代表性和不重复性。

2.2.4力求教学内容的学以致用

例如在做到任务“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时,当做实验过程中输出波形出现了双向失真应如何处理,这时可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学着分析问题,得出结果:根据波形可得出电路已经振荡,只是AF>1产生双向失真,因RC串并联网络在谐振时F=1/3,所以调试时应减小A,调节输出与反相输入端的可调电位器RP使A变小满足AF=1。在学习了正弦波振荡器这章内容后我们也组织学生进行了门铃的设计与制作,在学习了集成运放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了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这些都使得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学习的内容可以直接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2.3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我们要转变观念,以往评价成绩通常关注结果,重视学习阶段的终了状态考核,这是一种显性的功利性评价,它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能力作出判断。所以我们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将考核方式做了具体调整,课程内容考核注意到多元化,考核学习态度、操作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作者:郭素萍 袁惠娟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