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社会主义论文 > 正文

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群众路线

来源:UC论文网2015-12-28 21:15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每个公民应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三个层面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体现,是公民和全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群众路线是党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追求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着力改善民生,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群众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人民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民主、自由和权利,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务实、清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须靠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也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当然,正如任何科学理论不会自发产生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不是自发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概括提炼出来的。通过积极倡导、广泛而持久的宣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和精神追求,成为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追求,而这本身就是践行了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表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浸透着中华民族最朴实的期盼,每一层表达都包含着中华儿女最执着的追求;每一次注释都蕴含着全体人民最绚丽的梦想。它在群众中孕育,在群众中提炼升华,更是在群众中走向成熟。

  (二)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党的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内涵和核心。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追求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人人都有幸福感。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带领全国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也为人民群众所向往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而奋斗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因此,群众路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们从切身体会中达成高度的认同并积极践行,以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首先是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实现人民群众最大化的参与。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走“群众路线”,被群众所认同,因为只有精神变物质才是最终目的,才是物质变精神的价值体现。共同理想只有转化为实际行动才具有力量,崇高追求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离开了生活和实践,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再崇高的价值观也只能是虚无缥缈、海市蜃楼。我们并不缺少理论家,我们缺少的是执行者,因此要通过走“群众路线”,善于做群众的学生,主动到群众中征集不同意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意识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有机统一性,它们统一于广大群众为之奋斗的具体实践中。党员干部具有何种精神状态、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对于能否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践行群众路线,主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唯有如此,广大党员干部才会自觉遵循实践党的群众路线。

  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践行群众路线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缺失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践行核心价值观脱离群众。

  失去了群众的参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变得纸上谈兵,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毫无意义,追求的价值就会偏离方向;失去群众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变得没有了明确目标、准则;脱离群众的价值观,就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需要群众推动,需要群众引领并导航。《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找准人们思想的交集点、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真正做到“接地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遵循它、践行它,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一,践行群众路线,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因此更加注重对主体意识的培养,强化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中,并通过制度固化下来,才会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纳,并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所以,要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与提升人们社会参与水平,通过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主体地位不断获得提升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重在实践养成。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及各种载体和平台,要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成为思想的引领、精神的追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先行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开展广大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贯穿于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育、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效果。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广大群众的日常行为规范,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遏制,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第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又是主要实践行者。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在贯彻群众路线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要找寻人们思想道德的交汇点,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典型,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在引导中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要充分发挥弘扬真善美、贬斥丑恶假的育人化人功能,使人们自觉、有力地去抵制和反对一切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行为。分别对不同层次的群体用不同的方式教育群众、感化群众,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培育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趋势,成为潮流。善于以大胆创新的工作作风,搭建群众便于参与和乐于参与的平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行之久远,持之以恒。

  推进手段创新,为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力与感染力提供更多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鼓舞,它能够充分调动每个人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实践中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达到一致的认同并深入人心,宣传方式必须贴近百姓,这样他们才能够听得进去,并在实践中践行。在宣传中要用老百姓的语言或讲身边故事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和行动故事昭显其思想、道德和精神的力量,显现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社会属性。要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在运用传统媒体和渠道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应用网络以及新媒体宣传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新形式。在运用传统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与途径的同时,努力探索和发展网上和掌上群众路线,赋予群众路线新的形式和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制度创新建设和改革。我们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教育制度,更要创新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制度、体制、机制,对不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的制度和规定,及时修改完善。通过建章立制,扶正祛邪,使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成为党员干部的制度约束和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广大人民群众既是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者,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升价值认同,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群众路线的实践,以广大群众乐于接受、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其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使广大群众主动践行情感共鸣的言行举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形式上的“接地气”,逐步提升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