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探究慕课教学给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启示

来源:UC论文网2015-12-29 17:40

摘要:

慕课(MOOCs) 就像一股狂潮席卷着全球各大高校,2008 年这一名称首次被提出,2011 年在美国迅速崛起,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2013 年中国有多个知名高校纷纷加盟这个在线平台。MOOCs 中

 “慕课”(MOOCs) 就像一股狂潮席卷着全球各大高校,2008 年这一名称首次被提出,2011 年在美国迅速崛起,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2013 年中国有多个知名高校纷纷加盟这个在线平台。MOOCs 中的“M”是英文单词 Massive,即“大规模”的意思;“O”是 open 的缩写,即“开放”之意;第三个字母“O”是 Online,即“在线”;“C”代表 Course,即“课程”的意思。

  “慕课”的中文含义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由于“慕课”的载体是互联网。因此,它的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广、社会影响大,对全球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基于这些因素,有人预言,50 年以后,“慕课”的模式将代替传统的高校模式,世界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大学还在传递着高等教育。

  “慕课”热潮的背后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恐慌甚至是质疑,面对这股热潮,我们应该更加冷静、客观、积极地迎接“慕课”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来寻找相应的对策。

  面对“慕课”的影响,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要试着将“慕课”的优势融合到文科的教学当中去,学习它的长处,但是又不能因此覆盖了高等教育的自我特色。

  一、通过“慕课”的互联网优势推动汉语言文学在全球的传播和影响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很多“慕课”平台,如 Coursera、edX、Udacity、Futurelearn、Canvas、Network、Open2study、Udemy、KhanAcademy 等等,其中 Coursera、edX、Udacity 并称为“慕课”教育的“三驾马车”.Coursera 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edX 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于 2012 年 4 月联手创建,Udacity 形式更为多样,除免费课程外,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收费的认证考试。

  以 Coursera 为例,截止 2015 年 7 月,共有 1400 多万学员加入这一平台,而且学员的数量几乎每分钟都在呈递增趋势。

  Couresera 已经和全球 121 个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多数为全球知名高校,以欧美地区为主,亚洲综合实力较强的几所大学也加盟了 Coursera 平台,如北京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国立台湾大学。截止 2015 年 7月,Coursera 提供了 1066 门课程的免费学习。北京大学一共开设了 37 门课程,其中有关文学类的有《中文入门》(自助课程)、《论文写作与检索》和《中国古代文化》(后两门都处于开设具体日期待定状态)。以《中文入门》为例,学习者可获得北京大学和 Coursera 认可的学习成绩,在学员的简历和档案中加入独一无二的链接,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学员的数字证书、课程成绩和教学大纲等资料。国立台湾大学开设的课程有《东坡词》(开设时间 2015 年 8 月 18 日),《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开设时间 2015 年 5 月 27 日),《史记(一)》、《红楼梦》、《红楼梦二--母神崇拜》(后三门课程具体时间待定)。西安交通大学开设了《中国哲学经典着作导读》(自助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开设有《唐诗宋词人文解读》(开设具体日期待定)。

  据调查,现在中国国内慕课平台有一定影响力的是名为“中国大学 MOOC”的在线平台。截止 2015 年 7 月,一共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 47 所高校加盟了这个平台,网络课程一共有 406 个,其中文学艺术占了 41 个,哲学历史有30 个,经管法学 42 个。文学类有浙江大学开设的 《唐诗经典》,武汉大学开设的《文学欣赏与批评》、《方言与中国化》、《古文字学》、《中国文化概论》,东南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山东大学开设的《神韵诗研究》等,不过,不少课程都还没有正式开课。以《唐诗经典》为例,课程计划 10 周讲授 10 个主题,课程视频 10 分钟左右,期末考试通过网站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绩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计分制,总评成绩 60 分至 84 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85 分至 100 分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

  除此之外“,学堂在线”在国内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总共开设了 468 门课程,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合作,也有台湾地区包括台湾交通大学在内的三所大学加盟,更有斯坦福大学这样的美国名校加入。清华大学开设的 148 门课程中有关文学类的有《儒家修身之道》、《唐宋词鉴赏》、《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上)》三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开设的 5 门课程中,有一门是《细读张爱玲》;斯坦福大学只开设了一门《妇女健康和权益》的课程。截止 2015 年 7 月,这些文学类课程基本都处于即将开课状态。

  从上面的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在“慕课”中的传播还处在起步阶段,专业课程还没有形成规模,开设的数量有限,不少课程虽然设置了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开放。各高校应该加快步伐,制作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网络精品课程,加入“慕课”的行列,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也将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

  二、高校教师应该从“慕课”的特色中寻找教学灵感

  “慕课”的全球影响力是值得高校教师深刻反思的,我们该如何在新形势下改变观念、整合资源、提升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呢?高校教育和“慕课”办学有着各自的特色,高校教师应该通过对“慕课”本身的学习,将其优秀的、新颖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吸收过来为自己所用,在相互的交流、学习、融合中取长补短。

  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层面来看,大多数老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略显单一化。有些老师从大学本科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都是学的同一个专业方向,还有一些学历不高但资历较深的教师,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在从事某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一教就是几十年,由此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复合型的,在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与此相关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专业知识,做到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的交叉融合。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多开设一些具有交叉知识的选修课,如中西方文学的比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等,通过这些选修课的开设可以督促教师建构交叉学科的知识系统。

  高校还应该为教师创造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这样的交流学习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它可以涵盖中西方文化、古代与近现代文化、以及历史或哲学等等,更加广泛深入的学习才能真正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造福于学生。

  另外,高校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很多高校教师一毕业就进入到教育系统,一干就是一辈子。随着现代化步子的日益加快,高校教师也应该试着走出去,到政府、企业和相关教育机构实地考察、工作交流的机会,针对一些特殊专业,还可以让教师自行安排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这样的交叉融合,高校教师除了多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外,还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又将这些社会经验反作用于理论知识,使学生受益。

  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来看,传统观念里文科少有实践环节,也缺乏大量的练习与频繁的测试,主要采用讲授型模式,到了期末用考试的形式做一个信息反馈。现代教学中,高校渐渐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比如,对学生成绩的设置上,不再只看期末考试成绩,而是将日常的学习纳入到总成绩里,平时成绩占到了 50%-70%不等,以督促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课程的设置上,同一门课不仅设有理论课,还配置了实践课,摒弃了过去文科与实践无关的传统观念,不过,这种过分强调课程称谓的形式,会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弊端。例如,在实际的操作中,理论课占 30 个课时,实践课占 15 个课时。实践课主要是让学生讲,但由于人数众多,课时有限,实践机会是很难达到均等的。另一方面,由于实践课的开设,使得理论课的大部分时间又沦为了的教师“个人秀”.因此,在文科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可以尝试更为和谐的结合,打破二者的界限,教师在每一节课或每一个章节内容的设置中,要进行合理的配置,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每一位15-10 分钟的“微课程”形式,避免了枯燥的、长时间的讲授,而是像闯关游戏一样,将设置的问题答对了才能完成下一步的学习,这样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方式,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变相将其融入到传统教学的模式当中的。除此之外,“慕课”中的冲关测试也可以引入到汉语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问题与做练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学生都要带着问题来上课,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同学帮答、集体解答等形式,利用查阅资料、课堂讨论、撰写报告等来寻找答案。通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课堂和课外的双向学习。

  综上所述,“慕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位。一直以来,高校教育的危机意识不够,传统观念转变程度不够,所以,高校应该将“慕课”中好的方式更加直接、快速、大胆地借鉴到日常教学中来,让“慕课”为高教所用,而不是大学被“慕课”所吞,二者应该建立的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长补短,相互推进。

  参考文献
  
  [1]熊华军,丁艳。当前美国大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探微[J].中国高教研究,2012(8):84-87.
  [2]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3]姜泓冰.“慕课”搅动大学课堂[N].人民日报,2013-07-15.
  [4]王文礼。MOOC 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

核心期刊推荐